扫码手机阅读

五代十国往事

作者:南无臭蛋 | 分类:历史 | 字数:114.9万

第810章 求和(上)

书名:五代十国往事 作者:南无臭蛋 字数:2014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6:53

很快,多条战线又传来捷报:

1,夹攻之势

东面的吴越国已经奉诏出兵常州、宣州,南唐宣州将领姚彦洪率领一万多士兵投降吴越国;

西面的朗州王逵攻克鄂州的长山寨,杀敌三千余众,生擒南唐将领陈泽等,献于寿州行在。

3,孤城寿州

寿州城内左神卫军指挥官徐象等18人出城投降。

2,刺刀行动

韩令坤奉诏驰袭扬州,前锋白延遇率领百余骑兵于清晨突入城中,扬州竟然毫无察觉,韩令坤随后率主力与之里应外合,南唐扬州守将弃城而逃,扬州遂被后周军队接管。

据《五国故事》记载,韩令坤使用了“白衣渡江”之计。让士卒蒙着羊皮装扮成喜洋洋,然后有人牵着马,赶着“羊群”,以商人的身份渗透进敌后。所以扬州才会被轻松拿下。

据《东都事略》记载,韩令坤之袭扬州,守城将吏主动开门迎降,市不易肆,人甚悦。

南唐帝国的东都扬州,就这样几乎是被和平解放,后周不费一兵一卒,直接接管驻防。

期间,东都副留守、“四凶五鬼”之一的冯延鲁被后周生擒。据记载,冯延鲁得知后周军队突袭后,急忙给自己来了一套洗剪吹,剃光了头发,换穿僧衣,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还是被捕识破。

得知冯延鲁被生擒,饱受“四凶五鬼”欺压的南唐民众编了几句上下联,讥讽之:

“执节分符,始作大军之帅;披缁削发,潜为行脚之僧。”

又云:

“昔日旌旗,拥出坐筹之将;今朝毛发,化为行脚之僧。”

柴荣赐给冯延鲁衣冠,又授予他给事中(一说太常卿),好言相慰,然后向他打探南唐虚实。

“没有人比我更懂南唐了。”——“四凶五鬼”冯延鲁

据记载,冯延鲁竹筒倒豆子,“占奏详明”,尽泄南唐虚实,柴荣大喜,立即追加了大量赏赐,把他安置在汴州,赐官刑部侍郎。

南唐天长军制置使耿廉率部全体投降,上缴粮草两千余万。天长县在扬州以西100余里,也是昇州的重要门户。战火距离昇州越来越近了。

韩令坤攻克扬州后,马不停蹄地继续攻打泰州,泰州刺史弃城逃跑,泰州亦被接管。

泰州,在扬州以东115里,原为海陵镇,南唐先升镇为县,后升县为州,这个“镇级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其实是一座高级监狱,里面关押着南唐最高级别的政治犯——杨氏族人。

当扬州失陷后,李璟第一时间派亲信尹延范到泰州迁移杨氏子孙至润州,以防止他们被后周俘获,继而在淮南地区打“杨氏牌”。

尹延范当然明白李璟的意思,到了泰州之后,就把杨氏族人六十余名男性全部诛杀,只把女性带了回来。杨氏从此绝嗣。

消息传来,李璟大怒,当即将尹延范腰斩。

据《江南野史》记载,李璟将尹延范腰斩之后,内心痛苦无比,向左右近侍哭诉了实情:“尹延范就是成济的翻版。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我实在也是迫不得已呀!”

杨氏宗族被灭口后,泰州被解放。

李璟以蜡丸书求救于契丹,结果被后周截获,蜡丸书被送交到柴荣手中;

李璟再派陈处尧到契丹求救,结果陈处尧走后,音讯全无,不知是死是逃;

3月1日,柴荣亲自视察寿州水寨前线,在经过淝水桥的时候,柴荣亲自抱了一块儿大石头在怀中,骑马至前线,以供投石车攻城之用;随从官员争先恐后地效仿,每人抱一块儿。

皇上和文武重臣利用视察的机会,亲自搬运巨石,舍不得跑空,这令后周将士士气大振。

赵匡胤乘船在寿州城下经过时,城上守军用床弩狙他,“矢大如椽”,裨将张环奋不顾身举着大盾牌保护赵匡胤。赵匡胤毫发无伤,然而张环被射中大腿,当场昏死过去。等救醒之后,发现箭簇深深地扎进骨头里,无法取出,张环喝了满满一大碗酒,然后命人“破骨出之”,鲜血流了好几升,而张环全程神情自若。

堪比关二爷的“刮骨疗毒”,张环之勇震惊了所有人,特别是赵匡胤。赵匡胤称帝后,就任命张环为侍卫亲兵总指挥。

李璟见柴荣毫无收手之意,于是复派孙晟、王崇质奉表入见,称愿意比照两浙、湖南之事,奉大周正朔,向大周称臣;另外再向大周进贡黄金一千两,白银十万两,罗绮两千锭。

与钟谟、李德明不同,孙晟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之前孙晟与冯延己并列为相,但他向来鄙视“四凶五鬼”,与冯延己不合,甚至公开以“金杯玉盘盛狗屎”来形容冯延己等人,因而也遭受到了“四凶五鬼”无情地打压排挤,如今,冯延己仍为宰相,而孙晟则是没有实权的司空。

出发前,孙晟找到冯延己,对他说:“您才是宰相,这个丧权辱国、身败名裂的活儿应该是您的。但是,我深受李氏两代厚恩,此刻正是我报答先帝的时候。所以由我来代替您背负这个千载骂名吧。”

半路途中,孙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对着明月唉声叹气,对王崇质说道:“咱们这一趟,是不可能活着回去了。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对不起先帝啊!”

求和谈判,特别是城下之盟,自然要丧权辱国,事后难免会被己方键盘侠批倒批臭,批得体无完肤,把一切脏水、一切黑锅都甩到签约者的头上。孙晟为了报答徐知诰的知遇之恩,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至于他如何壮烈殉国,后文将会呈现。

面对南唐称臣纳贡的表态,柴荣仍旧没有答应,因为这不是他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