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靠种田暴富了
作者:姬重槿 | 分类:古言 | 字数:53.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发米
梵云澹郑重谢过李牧之夫妻。
赈灾的事有了解决的办法,梵云澹也不多做停留,和李牧之商议了一会儿后,两人快速行动。
李牧之把夏及己送到夏家,他这几日要到镇上和县里协调发米出去的事。
李牧之和梵云澹他们去了镇上。
在村口的时候,李牧之看到大家都围在村口。
他与村长说了,他家与他岳父家会各捐出两千斤谷子出来给村里人。
大家听了全都欢呼不已。
全村不到二百人,四千斤谷子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有二十多斤谷子了。
二十多斤谷子能出个二十来斤米。
一个四口之家,一斤米配上红薯就能吃一天。
八十斤米够撑上一段时间了。
梵云澹告诉他们赈灾银子很快就会发下来,城里的米也会跌回原来的价格,让大家不要太忧心。
大家见梵云澹穿着不凡,气质斐然,都相信了他的话。
这米,省着点吃,可以顶两个多月了,有了这些米,至少他们能够等到赈灾银子下来的那一天。
李牧之让老贵协助村长先去他岳父家帮忙,然后再和他岳父去他们家拿谷子。
李牧之对老贵说完,又对老贵媳妇说道:“贵婶,及己有四个多月身孕了,她要是跟回家,劳你帮忙照看点。”
李牧之想他岳母也很忙,肯定会在家里守着,贵婶会跟着老贵叔去他们家拿谷子,人多忙乱的,得有个人看着点他媳妇。
“及己有身孕啦!恭喜恭喜啊,婶子肯定看着她。不让她操心这些事。”老贵媳妇知道及己怀孕,心里也是很高兴。
同时她也为李牧之这么关心媳妇而高兴。
李牧之交代完这才和梵云澹去了镇上。
当天晚上就有几十驾马车运着粮食连夜发往其他地方。
村长点了几个人明日去拿谷子,分配谷子。
他点的这些人都是平日里与夏二郎家和李牧之家走得近的人。
第二天十月初一,村长带着人先去夏二郎家收谷子。
夏二郎家的谷子收好后,大家又去了李牧之家。
夏及己自然要跟着去。
老贵媳妇便寸步不离的跟着夏及己。
四千斤谷子在当天就发到了夏家村村民们手中。
也是同一天,镇上忽然新开了一家粮铺。
那粮铺里面没有任何装修,直接只摆满了大米。
门口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赈灾粮,免费领取。
牌子一摆出来,便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大家都在问这赈灾粮是不是真的不用钱就可以领的。
李牧之便告诉他们,这是朝廷的赈灾粮,不用钱。
但领米有个规定,领米者需自带户籍。
一户人家只能户主来领米,户主不方便过来的才可以让家里其他人来领。
同样,领米的重量也有限制。
一个两口之家,每日只可领一斤米,三口之家每日一斤半米,四口之家两斤米,以此类推。
李牧之让人准备了许多块木牌,有人拿户籍过来领了米之后,李牧之就让专人在木牌上盖一个章,连同户籍一起交给领米的人,这是为了以防有人拿着户籍,一天来领几次。
毕竟来领米的人这么多,有人想要浑水摸鱼也很容易。
所以李牧之早有防备。
凭户籍领米这个规定。成功将那些想要让下人来领米的乡绅有钱人家们打消了念头。
他们这些人家里都有余粮,但谁知道这米价要什么时候才能降下去呢?
这两百多文钱一斤的米,就算他们再有银子也经不起这样烧钱。
这米又不是那两百文一条的稻花鱼,稻花鱼他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条,但这米,他们天天要吃的,而且,他们一家老小,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每日可是要费不少米。
所以他们得知镇上新开了一家粮铺可以发放免费的米后,他们打算让下人们去多领些米回来。
结果这放米的人精明啊。
不但限制了领米的数量,还要求要凭户籍领米。
他们都是有钱有声望的人,要他们和那群老百姓一样在那里排队领这种救济米,他们没这个脸面去做这样的事。
如此,因为李牧之的这两项要求,限制了一部分人前来领米。
就好比镇上有两千五百人,乡绅有钱人占了六十户,每户上下老小,再加上府上的下人们,一户人家至少也是十几人,六十户人家就有将近八九百人不会来领米。
再加上镇上卖米的就有十来家,他们自己家卖米肯定不用再来买米,这些人加起来也有百人。
一个镇上真正需要买米的人便只有一千五六百人左右。
人均每天半斤米,李牧之他们一天发个七八百来斤米出去。
到下午的时候,没有人再来领米,李牧之便让人把米铺关了。
镇上那些米商们因为新开的这家米铺,今日竟是一斤米都没卖出去。
两百文一斤的米和免费的米,只要不傻,大家都知道要去领免费的米。
他们不知道李牧之手头上有多少米能够让他这样发放。
下午的时候,有米商去了李牧之的米铺周围守了半天,有人认出了李牧之。
他们想不明白李牧之怎么会有米免费发放。
当他们看到米铺门口守着的两个官差后,更迷惑了。
这难道真是朝廷的救济粮?可是据他们知道的消息,各郡的粮仓里根本就没什么粮食了。
再说,如果这真如他们招牌所言是朝廷赈灾银,那为什么他们没有收到一点风声?
他们之所以敢把米卖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基本上他们这些人身后都有人。
他们理不出头绪,就只能去找他们身后的人了。
第二天,十月初二,李牧之摸米铺一早就开门了。
今天来领米的人更多了。
周围村庄的人收到消息,知道镇上在发米,大家都拿着户籍过来领米了。
镇上的镇民们看到今天忽然多出来的这许多领米的人,心里有些担心这米不够发。
就算有米发了今天,那明天呢?后天呢?
李牧之在镇上卖米,宋栩带着人到了夏家村,从夏二郎和李牧之家一共收了七万多斤谷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