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后我靠种田暴富了

作者:姬重槿 | 分类:古言 | 字数:53.4万

大结局

书名:穿书后我靠种田暴富了 作者:姬重槿 字数:2943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7:02

年底的时候,夏及己把在心里放了十几年的打算说了出来。

“牧之,明年春天,我们带上儿女回扶都看看吧。”

十几年前他们南下的时候,那时候她就说过以后要和牧之一起回他的祖籍扶都看看的。

如今儿子快十三岁,女儿快六岁,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好,我们开春就去。”李牧之将及己拥住。

回扶都也是他心里一直想要做,却又有些犹豫的事。

去扶都路程遥远,夏及己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家里双马拉车的马车有两辆,她列了张单子,把要带的东西都整理了出来,一样一样清理好。

另外她让人打了两个做饭的炉子。

他们在途中的时候可以偶尔像十几年前她和牧之去南央那样,在途中用炉子做饭。

带着儿女们,他们还可以在路边野餐。

两辆马车由两个小厮驾车,年年带着他的书童坐一辆马车,夏及己夫妻带着女儿坐一辆马车。

阳春三月,一家人告别夏二郎夫妇,南下去了扶都。

这几年他们家每一年都会到京城去,途中见识过不少风情地貌和不同的人文。

扶都在最南边,这沿途的风情地貌和人文又与去京城途径的那些地方的情况不一样。

年年对这些风情地貌和人文的特点,差异很敏感,他总能透过这些不同看到很多常人不曾意识到的涉及地理,经济,人力发展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夏及己和李牧之以往每年去京城的时候都要换路线,甚至绕很远去的原因。

读书不是闭门造车,多出去走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体会不同的人文风情,体会人间冷暖,人间辛苦,增加对于各个城市的了解,对于祖国的了解,对于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这些都可以塑造年年的性格,加深他的感悟,也为他以后从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到达戚枫镇,夏及己在酒楼吃饭的时候和儿女们讲起了十几年前,她和他们爹在这遇到刘楚才姐弟以及那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县令的事。

年年和思夏竟是不知自己的爹娘还遇到过这种事情。

哪怕只是听他们娘说起,两个人都气愤不已。

夏及己于是趁机将她之前说过的那翻话再说了一遍。

“如果你觉得朝廷失力,官员不作为,那你就去考取功名,自己做一个好官。

如果你觉得人民没有素质教养,那么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高修养的人。

如果你觉得旁人愚昧,那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好,那你就去建设它。”

兄妹两个将母亲的话深深记在脑海里。

夏及己这一个故事和她的一席话在她一双儿女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后来李槿年位极人臣,深得百姓们爱戴,他深知他能走到那一步,和父母的教育脱不了关系。

夏及己他们不着急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到了不少风景,遇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事。

等到他们到达扶都,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了。

“这就是扶都呀。”夏及己曾经在脑海里幻想了很多种扶都的样子,真真看到了,发现和自己幻想的样子都不一样。

“爹爹就是在这城里长大的。”思夏对城里的一切都很好奇。

“是,爹爹还有你们的祖父祖母们从前就是生活在这里。”李牧之站在城门口看着街道上的房屋和行人,竟是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夏及己紧握住了他的手,李牧之侧头,夏及己朝他笑了一下。

李牧之回握住她的手。

马车先去了福来客栈,李牧之牵着妻子女儿,和儿子一起走在大街上。

因为到了城里的时间较晚,他们在城里稍微逛了一下就去客栈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李牧之才带着妻子儿女去了他们以前的老宅。

李牧之看着眼前的牌匾上的李府二字。

时过境迁,此李府已经非彼李府。

李牧之在门外看了良久才和一家人离开了。

后来的几天,他便带着妻子儿女将他儿时走过的巷子都走了一遍。

每走到一个地方时,他还会和他们说起,他以前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些趣事。

到达扶都的第六天,夏及己说要送李牧之一份礼物。

李牧之看着妻子和儿女的神情,不知道他们悄摸摸给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他回想了一下,这些天他们基本上都在一起,只有三天前,及己说陪年年去买笔墨纸砚,让他在客栈带思夏。

他们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给他准备了礼物。

当李牧之再次站到李府门外时,他发现门上的牌匾已经被摘了。

夏及己将一张房契递到了李牧之手里。

“你竟是将这宅子买下来了?”李牧之这一刻十分动容。

他心里也曾生出过一种想要把宅子买下来的想法。

可是如今他们已经在北边定居,这扶都以后怕是也难再来了。

买了也只是让它空着而已。

所以最后他还是歇了这心思。

没想到及己竟然将它买下了。

“之前那户人家已经搬走了,我们进去看看吧。”夏及己说道。

再次踏进这宅子,看到里面熟悉的格局,李牧之忍不住红了眼。

二十几年过去了,这里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

他仿佛在院子里看到了他爹在教他习武,他娘走过来给他擦汗的场景。

“媳妇,谢谢你。”晚上两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李牧之对夏及己耳语道。

“我也要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宅子买下后,夏及己开始置办家具。

很快他们一家子就搬进了李牧之曾经的家。

李牧之亲自写字,刻了一个门匾。

此李府才是他们的李府。

一家人有了居住的地方,在扶都住了一个多月才回去。

在这一个月里,李牧之以妻子儿女的名义建立了一个慈善总会。

就如同他们之前在北郡建立的慈善总会一样。

他和夏及己拿出五百万两银子,用来发展扶都城各项事业。

里面有专银是用来拨给寒门学子的。

有专银是用来安顿那些家贫者和流浪者的。

大部分银子被拨出去修路了。

要致富,先修路。

好几条宽大平整的马路连接了扶都城和其他城池。

反正这个总会的存在就是哪里真正需要银子,银子就往哪里拨。

扶都一行,算是了结了李牧之和夏及己两个人的一桩心事。

第二年,颜嘉卉生了个儿子,夏苏木因为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优异,官进半品。

家里喜事连连。

又过了两年,年年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举人。

这又是他们那最年轻的举人了。

就在人们以为李槿年会乘胜追击,努力考取进士的时候,他去参军去了。

参军是年年自己提出来的。

李牧之和夏及己尊重他的决定。

李槿年独自一人去了扶都,那个他祖父和父亲都曾守护过的地方。

这一待就是三年。

期间李牧之夏及己和思夏每年也会到扶都小住一段时间,但能见到年年的机会不多。他总是在军营里或者战场上。

等到夏家村的人再一次听到关于李槿年的消息便是他考上了状元。

而且同时考中了两个状元。

当年的文状元和武状元都是他。

这莫说是在他们周围几个镇县了,就是在北方三郡里,文武双状元也只出了他这么一个。

李槿年深受皇上赏识,受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

李槿年二十一岁官至从五品,娶了正一品官职的太子太傅的女儿季秋晨为妻。

他二十三岁,又升至正五品。

二十五岁时,官至从四品。

此后官路亨通,直至位极人臣。

而思夏自十三岁之后褪去了婴儿肥,出落的亭亭玉立。

她与青梅竹马梵哲诚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定了亲,十八岁的时候成了亲。

儿子和女儿都去了京城,夏及己和李牧之却是留在了夏家村。

每一年孩子们都会回来看望他们。

而他们也会去京城看望孩子们和苏木一家。

又是一年盛夏,夏及己躺在葡萄架下的凉亭里枕着李牧之的手臂酣睡。

李牧之侧身躺在她身边替她摇着扇子。

微风吹过,吹起了纱帐,吹进了夏及己的梦里。

梦里她与李牧之一直被幸福包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