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80.4万

第一百五十七章 幽州盟友

书名: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字数:2290 更新时间:2025-01-22 02:09:28

高览不愧是河北名将,一来就抓住了重点。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井陉山道难行,要是太原郡粮草撑不住,那他就得要另行想办法了。

高干拍着胸脯保证,粮草供应绝对没有问题。高览这才放下心来。初雪未化,天空中又开始飘雪了。李利也停止了动作,安安心心准备过年。

兴平二年(西元195年)到了。开春后,李利就各种忙,他有些急躁了。今年他虚岁二十一,周岁二十。与蔡氏的三年之约也到了。要是不早点把并州给拿下来,他怎么回去娶媳妇?

春正月,朝廷按例大赦天下。曹操和吕布按捺不住,又大战了一场。这一次,吕布没有讨到便宜,因粮尽而败退到了山阳。曹操厉兵秣马,准备彻底解决这个祸患。

原本在去年就应该去世的益州牧刘焉并没有死。绵阳大火有,刘焉背疽发作也有,但老友庞羲和他的两个儿子刘范、刘诞的到来,让刘焉精神大振。却是渐渐把病给养好了。据李利估计,未来的益州牧,刘璋应该是没有份了。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除非他把几个哥哥都弄死还差不多。可刘璋要有这样的手段,益州士族和东州集团还会选他上去?

历史在李利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不在发生小变化。可能大事李利还影响不了,但许许多多的小事,却已经悄然不同了。而这些小事慢慢积累,迟早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就比如益州,刘焉未死,刘璋没有上台,所以刘表也没能够诱反甘宁、娄发等人。至于未来甘兴霸还能不能去扬州跟随孙吴政权,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关中、上党等地,已经开始了春耕。得益于韩暨之力,水车在关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上党也被引入了进来。开始服务于一郡农田。甚至还有机灵的商人,买下水车,然后向西、向东一路推销。这会的工匠,没有想象中的少,也没有想象中的多。尤其是受限于工时,而需求量又比较大。所以这水车,竟然还就非常畅销了。

李利在采纳荀攸的意见之后,很快就在上党、河东以及关中、凉州发布了征募令。汉人尚武,而且这个纷乱年代,老实的人是难以活命的。还不如去军队中搏个前程。而且李利的军队,待遇一向很好。于是从凉州到关中、河东、上党,无数青壮,云集而来。

张辽和徐晃带着人忙得不可开交。征兵是个苦力活。先是要甄别身份,黑户自然是不能要的,鬼知道你是不是亡命徒来着。然后要按李利的规矩来,家中独子不能要,年纪太大太小的不能要……

军中文吏不够,李利又从太学中招人,太学中,多的是读了一辈子书,却一官半职也没能混上的人。这种人养家糊口都难,还得要靠朝廷补贴,现在李利把钱一砸出来,立马就有几十个上了年纪的,应命赴征。他们到了军中,尽心尽力,抄得手臂酸软,笔都秃了无数支还不罢休。没办法啊,黑了心肠的李利除了基本工资,还给他们算计件工资,抄录一份表单就算个几铢钱。这些人穷得久了,有了赚钱的机会,那还不得拼命啊。要不是李利让人看着,估计这些人能把自己给玩死。

总计募得青壮勇敢万人。好在汉朝的青壮经常服义务兵役,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在郡县中干站岗这样的杂活,但是每年的简单操练还是有的。就跟后世的民兵制度一样。所以他们稍加训练之后,也能很快的融入到军队之中。

李利把这些人分散到各城池之中,让老卒带着他们驻守城池,然后尽量的把精锐给集结起来。这样,就算是呼厨泉要想离开太原,回去西河,李利心中也不会感觉到兵力捉襟见肘了。

正月下旬,一封书信辗转到了幽州,被送到了公孙瓒的手中。公孙瓒打开一看,不禁喜上眉梢。

他现在情况也不太好。死敌头袁绍一直盯着他不放,而刘虞的旧部据说也在蠢蠢欲动。现在他的压力也非常大。忽然并州那边就来了一封信,李利在信里说愿意与他结盟,一起对付袁绍。现在李利正在准备攻打太原,希望在合适的时候,公孙瓒能出兵配合下。

公孙瓒的幽州,和并州雁门相连,所以他不像其他诸侯一般迟缓,李利在并州一动,他这边很快就得到消息了。只是当初,公孙瓒不觉得李利能在并州成什么事。所以这才没怎么去用心关注。

后来李利成功夺了上党,公孙瓒还曾大开筵席,宴请群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能让袁绍不舒服,公孙瓒心里就会很痛快。

对于凉州李傕等人,公孙瓒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甚至当年诸侯纷纷打起讨董的旗号,公孙瓒也只是在幽州埋头发展,并不参与其中。所以对于李利攻打并州,公孙瓒觉得十分快意。对于他结盟的提议,自然也不会拒绝。

公孙瓒拿着信件示人,笑道:“袁绍后院失火。若李惠民能夺了并州,驱赶高干。我西北无忧也。”

高干去了并州,夺了上党和太原,然后就摆出一副北伐的架势,兵锋直指雁门。公孙瓒心里自然就会提防。高干夺下了雁门,难道会在雁门止步吗?

袁绍大军出动之时,高干肯定也会从雁门出兵代郡,侵入幽州的吧?不然高干难道还会掉头去打关中不成。

可以说李利出兵并州,对公孙瓒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只是李利当局者迷,暂时没有想到这一点,后来经过荀攸的指点,这才明白过来。

两边可以说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种事情,就算公孙瓒不说,他的部属们也都会明白。于是纷纷起身,恭贺公孙瓒。这确实是一件大喜事。

公孙瓒沉吟一会就道:“李太守在信中说,他兵微将少,现在与高干在太原僵持不下。而冀州那边又遣高览率一万精兵来援。他独力难支。希望他与高干交战时,我能够有所帮助。诸位以为如何?”

长史关靖就站了出来道:“主公,下吏以为,当兵出代郡,以临雁门。牵制高干精力,使其不能全力对付李太守。至于其他,幽州力所难及,就只能靠李太守自己了。”

公孙瓒想了想,觉得关靖说得对,自己这边的主力,要死盯着袁绍,不可能派兵去助李利。去得多了,自己本部危险,去得少了,毫无作用。不如在边界大造声势来吓唬人,多少会起一些作用的。引而不发,这才有威慑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