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奇妙征程

作者:洪铭 | 分类:玄幻 | 字数:32.1万

第三十二章 儒生造反

书名:奇妙征程 作者:洪铭 字数:3189 更新时间:2025-01-24 02:12:51

此时的狄青正在自家院子里练着家传枪法,一杆单枪穿刺着清晨的凉风,枪尖擦着地面,火星四射,提枪上挑,向前挥舞,一个螺旋转身,卷下一堆树叶。

门外一阵吵杂,一个公公模样的人被自己的亲人簇拥着,看样子是朝着自己来的!

“谁是延州指挥使狄青啊!”

狄青将枪放架子上,双手抱拳:

“我就是狄青,不知公公找狄某所为何事?”

公公将身后被人托着的圣旨拿了过来,将圣旨举了起来:

“狄青接旨!”

狄青在公公面前跪下,认真地聆听着,

“今天下动荡,十一路反王背叛朝廷,封狄青为扫反大元帅,领兵二十万,兵发信阳,愿爱卿不辜负朕之期望,早日剿灭反王,还天下之太平,以慰朕心,钦此!”

“狄元帅,接旨吧!”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狄青站起身来,双手托住公公的胳膊:

“公公远到而来幸苦了,那就在舍下吃完饭再回宫复命吧,狄某定当好好招待公公!”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锭银子,暗着放在公公手里。

“狄元帅客气客气,一切都好说好说!”

微笑着将银子不动声色的放进了衣袖里。

狄青上次兵败,他自己也回来总结了原因,一是兵法智谋不够,上当吃了奸计着了亏;二是自己前往身边未带猛将,交战之时,己方将领不堪一击,轻而易举被梁山冲散。

送走了公公之后,狄青整顿一下衣着,穿着甲胄,带着人就去校场点兵,这一次那就让自己将精兵猛将都带上吧!

校场之上,杀声震天,到处都是豪情满志的男儿,怀揣着一腔热血,期待着上阵杀敌,建立不朽功勋。

春风吹,战鼓擂,烽火连天,狼烟四起。

众位将士,站在校场内,看着自己的将军,他就是这支军队的信仰!

“将士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各地反王四起,本帅此次领命出征,将带上各位将士,平定天下!”

“我们的军魂是什么!”

万人齐喊:

“不惧战场,所向披靡!”

“不惧战场,所向披靡”

“出征!”

狄青带着他那几万人马,又汇集从其他地方守将调来的兵马,整整二十万,兵临信阳城下。

信阳王自从知道朝廷第一个攻打的是自己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请求支援,但是各路反王均不予理会,都求自保。

乱世已至,英雄辈出。

身在大梁的宋梁对这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各路反王如果不联合起来,迟早会被逐个击破,得想个办法,让这场大火烧得更猛烈些。

信阳王看着这城下密密麻麻的大军,也是头皮发麻,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呐,几倍于我。

眼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派何人去迎战,自己手下全是农民组成,并无将领。

这些农民一无军纪,二无战斗经验,上了战场就是炮灰。

狄青在城下等了许久,迟迟不见人出来交战,也是等得不耐烦了。

“攻城!”

随着一声令下,攻城车、投石车、弓箭、梯子等攻城武器一拥而上,战况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

信阳王这边军士没有守城经验,第一次参与这种大规模战争,都手忙脚乱,每个人各自为阵,没有一点配合。

狄青这些将士,身为攻城拔寨的老手,一切显得就那么从容有余。

最先登上城头的士兵,拔出佩刀,一个个如狼似虎,单方面的屠杀着这些农民。

农民们被打得丢盔卸甲,没有实战经验的他们又怎么会是这些士兵的对手。

速度之快不到一刻钟,这座城就被攻下来了,除了信阳王逃走外,捕获军士一万余人!

这傲人的战绩,首战告捷,马上传书京城,向皇帝报喜。

收到信的皇帝,深怕是败报,就让秦桧帮忙看。

看完信的秦桧,一脸高兴: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狄青元帅在前线传来捷报,首战告捷,捕获军士一万余人。”

“这狄青果然不负朕之所望。”

“皇上,狄青将军在信中提到,捕获的叛军一万多人,该怎样处置?”

皇帝犹豫了一会说:

“既然是叛军那就杀无赦,不要放跑一个人!”

秦桧说道:

“皇上,这样做怕是不妥,会激起叛军的强烈抵抗,于大军出征不利!”

皇帝对这些造反之人深恶痛绝,生气地板着脸,斩钉截铁的说:

“既然选择反叛朝廷,就必须要承担朝廷的怒火,做好死的觉悟,如果放了他们,无异于放虎归山。强烈抵抗又如何,朕天兵一到,定杀的他们片甲不留。朕主意已定,你休要再说,快去传旨吧!”

收到圣旨的狄青也是一愣,还以为是看错圣旨了,他认为皇上一定会从轻处理,给他们一次机会,毕竟是农民,为了生活才造的反。

看到圣旨上黄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办法,他即使有疑惑,也只能照办,因为他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一万余俘虏,全部如数被杀,埋葬这些尸体的大坑也是深达百尺,城外就这样多了一处大土包,碑名“万人冢”。

很快大宋杀尽俘虏的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叛军将士个个人心惶惶,力往一处使。

有几个实力弱的想要投降,听到消息后,也是放弃了想法,要继续坚决反抗,朝廷已经彻底抛弃他们,不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宋梁得知后,也是震惊不已,这般做法,无异于自毁长城,大风吹得火势燎原,原先他还想添油加醋的,现在看来不用也行了,这把火大宋是浇不灭了。

坑杀投降士卒,本就是人神共愤的做法,这个消息的传播,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皇帝的控制能力。

大宋的书生听到此消息,这些叛军里有很多都是书生们的亲人,他们可就不干了,一个个写着文章来批斗皇帝的错误做法,有的甚至扬言也要造反。

农民造反并不可怕,因为他们只有蛮力,书生造反的话,性质就不一样了。

这群人不但也拥有蛮力,而且还饱读诗书,会抓人心,装神弄鬼,比农民处理起来麻烦的多,更可怕还会用文笔来改变后人对你的看法,一不小心就遗臭万年。

这下皇帝也怕了,但也更加愤怒了,就连读书人也敢骑在朕的头上撒野了,他想到的办法不是安抚,而是镇压。

他让秦桧传旨天下:

日后凡是再以此事妄议朝政之人,如数诛杀,绝不手下留情。

大宋读书人信奉儒学,一干读书人等称为儒生。

圣旨一出,天下哗然。

知府衙门更是每天上街殴打读书人,只要是聚在一起喝点小酒,也要被爆打一通。

至于那些被人举报的儒生,不管是不是读书人直接诛杀,不听任何辩驳。

更有甚者,为了报自己私仇,就诬告别人妄议朝政,也是害的别人满门诛杀。

一时间,整个天下,怨声载道,人人自危,几天过去,坑杀儒生数万人。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江山如此之大,何处是家。

终于,天下儒生,揭竿而起,奋起反抗,势力波及全国,影响力远超十一路反王。

他们有的离开大宋,投靠其他四国,有的投靠其余反王,有的上山落草,经常三五成群,殴打官府人员。

更多儒生纠集起来,打出儒国旗号,整个大宋风雨飘摇,人才外泄,外强中干。

狄青剿灭信阳王后,大军向东边开拔,攻打合肥王。

合肥可是大宋的军事要地,是通往江南富庶之地的大门。

一旦合肥此处阻断了江南的经商来往,大宋的财政收入来源就会减少一大半,他们的大部分支柱产业均放置在江南等地。

合肥王之所以会比信阳王要强,是因为此处富饶,而且城高墙厚,外面还有一条河阻挡。

地势上勘称得天独厚,易守难攻。

但是合肥王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帐下无大将,他们也不会行军打仗,更不懂如何运营军队,布置城防。

合肥王也是在四处求援,但是其他反王虽然有意帮助于他,奈何相隔甚远,也是无能为力,离得近的也是要巨额财产相赠才愿出兵。

狄青兵临城下,隔着一条河,他也是很犯愁。

这一条河阻断了他强攻的想法,既然不能强攻,那就智取。

既然来了,也得象征性的做做样子,

“来人!上前叫阵!”

士兵来到弓箭射程之外,大声喊骂,把他们的祖宗十八代全都搬了出来,也没有触怒他们。

任凭狄青的人怎样叫骂,城上的人就好像听不见一样,甚至还挂出了免战牌。

看样子是准备和狄青鏖战了,下令让投石车进攻,城墙上的人见攻势猛烈,全部找掩体躲了起来,但还是有些人运气不行,被石头击中,血溅当场。

投石车停止攻势,他们就跑出来守着墙头,投石车进攻,他们就躲藏,一来一回,折腾的都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