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与殖民
作者:回忆破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81.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32章 失踪的真八旗(最近工作很忙,我尽力明天万更)
灰蒙蒙的天空,沉闷的心,郑恩在五百护卫的保护下,乘船千赶万赶,急冲冲的赶到的长江入海口崇明岛码头的。
崇明岛本是沈廷扬沙船帮的地盘,不过沙船帮本就是郑家十八芝的附庸,郑家军在这里集合自然畅通无阻了。
快速盖伦船上郑恩,是急急忙忙的下船,看着岛上迎接的人,还有其中很多的生面孔,开口就是一句:
“将士们都登船完毕了吗?
葡萄牙、荷兰、不列颠三国的雇佣兵及澳门西洋人在两广招募的客家人新兵都都到齐了吗?
武将黄廷,海盗顾三麻子,白头军余部赵仇、伊灿、倪良许、周钦贵,永春县林日胜及侄林兴珠带领的林忠、郑世雄与郑世英,都来了吗?”
郑恩一连三个问题,这次总算做了一把临时主将的施琅连忙大声应到:
“将士们都已登船,人已到齐,随时可以出发北上。”
“好!黄廷,海盗顾三麻子,白头军余部赵仇、伊灿、倪良许、周钦贵,永春县林日胜及侄林兴珠带领的林忠、郑世雄与郑世英,你们都先上我旗舰,我们认识一下。
施琅,你指挥舰队北上!”
“是!”
郑恩是别提有多着急,施琅是别提有多高心。
为何郑恩要如此着急北上呢?事情还得从当初南京说起。
在郑恩的运作下,朱大典、何腾蛟心喜接纳了陈友龙、萧旷、关耳三人为副将,即副总兵。
也接受了安插了百余天地会精英的四五百忠义之士,再找到了外城营区的三百勇士为骨干军官,正式招募三万乡野老实农夫新军。
朱大典统一万、何腾蛟统两万,实际统兵的是三位副总兵陈、萧、关。
郑恩也兑现了七百余忠勇之士骨干军官,人均统一授南直隶二十亩上等水田的承诺。
还以陈友龙、萧旷、关耳更通军务为由,郑恩将承诺的三千亩水田、上万亩旱地,分别交到了三人手里,用以奖赏未来新军的立功者,或者表现突出的军官。
而俘虏的守军,共四万余,又征召了外城被抛弃的万余援南军老弱,剔除上了年纪的,还有南京收容的一些特别年幼的孤儿,留在上海县郑恩名下的“赡老抚孤所”,剩下的五万左右南京守军,全送去了大员岛开发相对成熟的笨港。
同时,当初徐文爵、朱国弼、赵之龙等等十几位高官显爵,其中徐文爵的嫡女嫁给了郑恩为妾,余都有嫡女嫁于郑恩的两位兄长,郑成功、郑渡。
都与郑家结为姻亲,同时给朱大典、何腾蛟新军的近五千亩南直隶上等水田,万亩旱地,都是这十多个家族出的。
同时这十多个家族,还要留下少数族人管理家族产业以外,举族迁往大员岛笨港定居。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容不得这十多个家族说不,郑家的势力可不只是郑恩的郑家军,还有老牌的郑家十八芝,整个郑家的兵力,比整个南明朝廷都强的多,在有借口的情况下,对付十多个软骨头家族,还不是手到擒来,所以并不傻的十多个软骨头家族,根本不会反抗。
何况家族产业还在,官职还在,郑恩又答应在大员岛再送他们一份产业,并给每一个五十岁以下的男性牵线,介绍一些朝鲜女、倭国女、土着女或者西洋女子为小妾,还保证成功。
郑恩的目的很简单,五万汉人青壮丁,十多个家族,多是传承几百年富贵几百年,七八万族人总是有的,而按照时下的人均寿命,五十岁以下的男性最少有三万。
这就是八万汉家儿郎,再配八万外籍小妾,几代人过后,大员岛算是彻底消化了。
而且十几个高官显爵的家族子弟多有一定文化,有几万文化人填补大员岛文化人的空缺,大员岛的汉化才会更快。
最后本要跟小皇帝及坤兴公主朱媺娖好好叙叙旧,反正有五百护卫保护,又整合了南京守军,不怕会出什么幺蛾子。
可天不遂人愿,刚叙旧一天,朝鲜地区的岭东都司、箕子都司送来数千里加急,吞并山区外的真鞑子们突然消失了,如今的朝鲜只留下八旗蒙古鞑子、八旗朝鲜伪鞑子。
郑恩早就想到过,历史上的时代主角多尔衮,不过真的一直甘于被动,开春之后肯定会有大动作,可开发大员岛,还有南京的事,以及组建以西洋人为主的西式步兵团,还有招贤纳士等等事情,给忙的忽略掉了。
当相隔几千里的消息,传达到郑恩这里的时候,都已经是半月前的事情了。
如此郑恩不在犹豫,来不及跟小皇帝和坤兴公主多交流,收到消息的当天,就开始往崇明岛赶,一边赶,一边下达一连串命令。
当赶到崇明岛的时候,因为之前就有所准备,如今正好一切妥当。
崇明岛,一艘快速盖伦船,四艘盖伦军舰,百余艘最快的中式硬帆船鸟船,承载着郑家军文武,郑恩的五百护卫;
原福建游击将军黄廷麾下,白头军余部赵仇、伊灿、倪良许、周钦贵麾下,永春县林日胜、林兴珠、林忠、郑世雄、郑世英麾下,三支新招募的地方势力筛选出来的精锐一千;
海盗头子顾三麻子麾下的上千海盗倒是填补到海师中,全部随行;
剩下的还有郑恩征召因不适应南洋环境,在没有热带病的澳门适应环境的欧洲雇佣兵二百,远东葡萄牙、荷兰、不列颠麾下的欧洲雇佣兵一百,三国训练出来的非欧洲随从兵一千。
共三百欧洲雇佣兵,专业训练出的一千随从兵,为骨干军官。
再征召大明汉人青壮一万,填充士卒,组建仿欧洲步兵团,作为郑家军一股新力量,也是权衡郑家军凡是靠大炮,而步兵本不足的短板。
又因为仿欧洲步兵团军官以澳门西洋人为主,而对方多只会广东话,而不会大明官话,为了方便快速成军,特准许全部征召广东人。
最终,招募到的一万士卒并不是说广府话的青壮,而是占据两广人口比例极大的客家人青壮丁。
一万士卒名额,全部选择两广客家青壮丁,这是熟悉两广的澳门西洋人,一致决定的,放着语言交流更通顺的广府人不选,而选客家人,自然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