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蠡
作者:野天湖 | 分类:历史 | 字数:14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七十四章 为人之道
范蠡和颜回正陪孔子说话,忽听得外面有人说话,孔子笑道:“子贡来了。”
正说着,只见一人走进来,四十左右年纪,面皮白净,二目有神,阔大的衣袖垂到膝下,腰挎一柄宝剑,潇洒俊逸,仪态万方。这正是孔子的学生中学识和才能最强的子贡。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大家一般都叫他子贡。。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能,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两个国家的宰相。他曾经出使一次,乱了齐国,灭了吴国,保住鲁国,强了晋国,最后使越国称霸。这个故事我们马上就要讲到。
子贡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民间素有“端木遗风“之说,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于经商,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而成为儒商的鼻祖。
此时,子贡在鲁国为相,刚刚下朝回来,听说江南名士范蠡到访,便匆匆赶来相会。
进得门来,子贡急走几步,参拜孔子:“见过老师。”
孔子微笑回礼:“赐啊,还不见过贵客,此乃江南名士,越国上将军范蠡是也。”
子贡急忙对范蠡施礼,范蠡还礼,互道仰慕。
子贡说:“少伯令名广布天下,端木仰慕已久,今日相见,真是幸事!”
范蠡躬身说:“子贡先生追随老师,成就极高,范蠡与先生神交久矣!”
孔子微笑说:“赐啊,少伯今日赠我先祖圣物,快来拜谒。”
子贡和孔子一样,同属于华夏一族,殷商遗民。所以孔子这样说。
子贡走过去,神情庄重地观瞻了范蠡赠送的那只酒器,然后不免参拜一番。
拜毕,大家复又围着孔子坐下。孔子一边捋着胡须,微笑着说:“今天是个好日子,贵客来访,带来先祖圣物,我心里好高兴。”
范蠡说:“老师能不能不要把范蠡看作客人。范蠡虽然受业恩师文子,但刚才听老师论道,发现儒道二家的思想学问虽然侧重不同,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天下众生过上太平日子。所以范蠡愿意为老师执弟子之礼。”
孔子高兴地说:“孔丘和少伯只能说是互相学习。我发现,你们三个,各有特点。贫而不谄,颜回也。富而不骄子贡也,美而不浮,范蠡也。哈哈,快哉快哉!”
子贡说:“做人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样可以了吗?”
孔子点点头,说:“能做到这样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谨慎地遵循礼。这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子贡说:“端木经常私下里揣摩老师所讲的道理。对于如何做人,是需要时时加以思考的。这正如《诗经》上说的:‘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老师,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孔子哈哈一笑,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不错,不错!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范蠡说:“老师,你把贫穷而乐于学习道,看作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范蠡想说,贫穷是人所厌恶的,真的可以贫而乐吗?请老师解释一下。”
孔子指着颜回说:“这个问题颜渊最有发言权。你请渊说说吧。”
范蠡转向颜回说:“请学友赐教。”
颜回说:“贫穷和富有是不是和乐道有关,这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你追求的是金钱和美女,追求的是物质享受,贫穷就不会让你快乐。如果你追求的是道,那么,贫穷和富有,和快乐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快乐和幸福只是人的精神活动。和外在的东西没有必然联系。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葫芦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这是别人忍受不了的困苦生活,但颜回依旧很快乐。为什么?因为颜回追求的是道啊!”
范蠡心悦诚服,说:“学友说的好极了。”又问孔子说:“老师,为什么富有了,而能遵循礼,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呢?”
孔子微笑说:“端木赐在我的学生中,官做的最大,也是最富有的。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赐啊。”
范蠡说:“子贡学友可以指点迷津吗?”
子贡说:“谚云:“为富不仁。人有了钱,同时就会有了关系,信息,人脉,便利,时间等大量金钱之外的资源。为了追求更加富有,就会利用这些资源去捞取更多的财富。而且往往是损人利己,不择手段。所以,天下富人十有八九都是坏人。富人最难的是什么呢?就是遵循天道,依理行事。懂得规矩,遵守规矩,生财有道,这是最难的。富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所以老师说,富而知礼。”
范蠡赞道:“高论!范蠡受教了。”
孔子说:“今天聊得高兴,我们一起吃个饭,喝一杯。大家开怀畅谈。”
于是有人传话下去,不一会,酒菜送上,孔子坐主席,范蠡坐宾席,颜回子贡坐陪席。边吃边喝边聊,好不尽兴。
突然,孔子叫道:“站住!”
大家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弟子匆匆经过堂前,听得老师呼唤,急忙停下。只见这个人,浑身衣服湿透了,连头发都湿了。
孔子离席上前询问:“你这是怎么回事?浑身湿成这样?”
学生说:“老师,刚才有人掉进深水里,我下去把他就上来了。”
孔子露出笑容来。点头赞许:“你做得很对呀。可是你为什么慌慌张张,像干了坏事一样呢?”
学生说:“老师,我做了错事。那个落水者的家人一定要送我一头牛作为感谢,我实在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我知道施恩图报是不对的,而且别人也会议论。请老师批评。”
孔子大声说:“小子,你没错,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我们做事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议论,而要看产生的客观效果。哎呀,你会受凉的。来,这里有酒,喝两碗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