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文华集

作者:姬子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46.2万

第174章 摊边闲谈

书名:大宋文华集 作者:姬子梦 字数:2571 更新时间:2025-01-20 12:36:56

闲来无事,姬长卿带着小书麟到汴京城中闲逛。

来到汴京城也有两个多月了,近段时间以来,他与曹佾相处甚欢,曹佾作为曹国公府公子,完全没有一点勋贵子弟的顽固样子,更没有自视身份。

不过与曹佾交好,并意味着两人在生意之事可以合作,曹国公府作为汴京城有名勋贵上流,自然不会从事贵族瞧不上的商贾之事。

大宋虽不禁商,但人们对商贾的偏见仍然存在。

小书麟很好奇天下闻名的大相国寺是什么样子的,小书麟还是第一次跟随父亲出游这么远。

小书阳还小,不方便带在身边,由他母亲带着。

小书麟被父亲牵着手,来到大相国寺的雅间,宋代相比前代还多了很多的娱乐形式,尤其是“勾栏瓦舍”的出现算是开创了华夏特色剧院的时代。

勾栏和瓦舍(瓦子)是宋代的特色表演场地,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娱乐项目。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很多表演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比如:说唱、歌舞、杂剧、南戏、傀儡戏、器乐、百戏、相扑、驯兽、魔术、杂技、奕棋等。而且这些大的门类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小门类,就说唱而言,里面就包含小说、讲史、杂扮、吟叫等等。

比如说讲史、时评,在宋代时期的瓦子里面,经常出现的内容就包含三国演义的雏形,当时流传的故事就已经有了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所以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就有一个情节是在瓦舍听戏,听别人讲到关云长刮骨疗毒那一段大喊了一声:“正是这个好男子。”

勾栏和瓦舍(瓦子)是宋代的特色表演场地,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娱乐项目。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很多表演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比如:说唱、歌舞、杂剧、南戏、傀儡戏、器乐、百戏、相扑、驯兽、魔术、杂技、奕棋等。而且这些大的门类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小门类,就说唱而言,里面就包含小说、讲史、杂扮、吟叫等等。

宋代的市民文化的巨大发展让华夏的语言艺术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话文言文开始大规模盛行,之前在唐以前,华夏的官方“雅言”经常是各地所公认的唯一通用语言,毕竟是官方认证的,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不懂雅言是要被鄙视的。但是到了宋朝时期,由于白话文大量应用于勾栏瓦舍的唱戏和说书之中,所以白话成了全国通用,也为后来明清时期的白话大流行打下了基础。毕竟文言文一旦复杂起来,那可比天书还复杂。

当时的勾栏瓦舍杂剧中还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传奇剧。比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就是当时最有名的传奇剧,而我们知道,这玩意最终的发展结果就是后世的经典——《西游记》,当时宋代的老百姓对于这个故事是耳熟能详,而且当时已经有了九九八十一难和孙悟空的雏形,可见我国的艺术从来都是一脉相承而到达巅峰,不是半路出家的。

小书麟这个年纪正值人闲狗厌的年纪,姬长卿被他折磨的烦了,索性带他来大相国寺看些杂耍戏法。

大相国寺号称汴京民间艺人的地方,大宋最繁华的艺术街,大相国寺这边也有着许多小商贩,这让小书麟很是开心。

“父亲父亲,我要这个,我要糖葫芦。”

姬长卿看着活泼好动的小书麟,眉头紧皱,摇了摇头,便从怀中掏钱付账。

汴京虽是天子脚下,可治安也不好,姬长卿不敢单独带小书麟出来,此次出来游玩,还带来三名护卫好手。

小书麟精力到底还是有限,逛累了,于是便要父亲抱着,姬长卿将小书麟抱在怀里,来到一处小摊前。

“老板来一碗馄饨,三碗胡饼肉汤。”

护卫坐在姬长卿身边,目光不由紧盯着对面的几人,姬长卿朝护卫们目光看去,却是一个面容清朗、身着华贵的贵公子。

贵公子身旁站着一位面白无须的小厮,看样子出身很是不凡。

年轻公子拱手朝姬长卿笑道:“敢问可是姬长卿姬丹文?”

姬长卿微微一怔,点点头,拱手还礼:“正是在下,敢问公子?”

贵公子笑道:“真……真是幸事,今日出门竟然得遇丹文先生,久闻先生大名,赵益早就对丹文先生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未曾想到先生竟然如此年轻,果真是年轻有为啊!”

姬长卿有些诧异,对这位贵公子细细打量:“赵公子客气了,姬某才学浅薄,当不得公子夸赞。”

“丹文先生客气了,听闻朝中大臣对先生推崇备至,可谓是少年出名,想必一定有真才实学,赵某也曾有些读过先生的《文王易释》,真乃别出心裁、奇思妙想啊!”

小书麟见到有父亲的仰慕者,极为炫耀对贵公子说道:“你是父亲的粉丝吗?”

贵公子一怔,笑问道:“粉丝这是何意?”

姬长卿连忙拉住小书麟:“赵公子见谅,这是我的长子姬书麟,他被她母亲惯坏了,一向口无遮拦。”

赵公子也并不觉得被冒犯到,反倒是觉得小书麟可爱:“无妨!还不至于与一个孩子置气。”

姬长卿拱手谢过,赵公子也在心中有了大致的揣测,这“粉丝”应该是仰慕者的意思。

“先生,在下今日得见先生,本不该打扰先生,父子团聚,但自从看过先生的书后,在下心中一直有一问,百思不得其解,还请先生教我。”

“赵公子勤学好问,求知之心当为读书人的榜样,赵公子心中有惑,长卿自当为公子解惑,不敢藏私。”

姬长卿经过简单的交流,已经在心中对这位赵公子的身份,有了大致的猜测,也不敢怠慢,当下在心中打起十二精神,小心应答。

“先生在《数学治国策》中言:数学乃万学之基,敢问先生这数术不过小道,何以言万学之基?岂不闻圣人之学,乃学问大道?”

姬长卿想了想,叹了口气:“孔圣人提倡有教学问,学无止境,昔年为求学,曾师从苌弘、师矿、老聃、郯子等,未曾有过学问、门第之见,何以赵兄有此偏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做学问其实不必看重何门何派,只要能造福百姓、兴盛国家,就算是兵家、法家,也应该学习一些。

况且,圣人教学,曾教习弟子们君子六艺,今之众人德行尚不如颜子,言行亦不如子夏,谋国邦交更不如端木,何以弃古人先贤六艺,穷经皓首,却不能使国家兴盛。

我曾听闻:专研学问不能钻进书本故纸堆,还是亲身躬行,反思己身,亲尝百事,百事自通。若天下学子只顾研究前人学问,恐怕这才是入了歧途。”

“可这又与数术治国有何关系呢?”

“赵公子想必也成长于富贵之家,身边又有名师大儒教导,他们于学问,不止高于长卿不知多少倍,可他们高高在上,就不食人间烟火,又远离俗世太久,以至于忘了,国家、生民,诸事皆离不开数学。

赋诗钱粮,百姓衣食,官吏俸禄,士卒马匹,修建水利,振兴农事,征辟徭役,就连寻常的小商小贩、百姓那个不懂计算,心中有得失,今日少赚几文,明天少赚几文,一月就是百文上下,而这百文却是一家三口的十日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