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
作者:张围 | 分类:历史 | 字数:83.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5章 相谈(一)
还是那座凉亭下,尽管是在唐庄田三还是带着几百个锦衣卫守卫森严的把守四周,看着坐在凉亭里的朱佑樘唐伯虎仿佛有回到刚当京城时的那段时间,那时的自己也和现在一样,朱佑樘微服私访的与自己站在凉亭下。
“其实一切都只是寿宁候一时间鬼迷心窍。”唐伯虎接着道:“当时辽东形势非常复杂,辽东总兵李杲更是鱼肉百姓、”
唐伯虎将辽东的所见所闻所遭遇的一切如实的给朱佑樘了一遍。
“寿宁候打着除纺旗号要取你性命?”朱佑樘看着唐伯虎道。
“是的!”唐伯虎接着道:“寿宁候太想要立功了,所以他才出此下策,其实下官认为罪魁祸首不是寿宁候,如果辽东总兵李杲不把辽东折腾着这幅鬼样子,寿宁候也不会有这份心思。”
秋风把枯黄的树叶片片吹下,今年的秋季来的有些晚也特别的凉,思索着现在应该快要入冬了。
“寿宁候的事情让朕很头疼!”
唐伯虎让身边的人送来热茶,摇开扇子接着道:“让陛下头疼的不是寿宁候的事情吧,要寿宁候要造反!陛下您看您那舅子的熊样,他有胆子造反吗?”
“朕的舅子是什么熊样?”朱佑樘看着唐伯虎骚包地摇着扇子道:“大冷的你摇着扇子就不怕着凉吗?”
“我需要冷静!”唐伯虎道。
“你需要冷静什么?”
唐伯虎叹息着道:“其实下官很想把寿宁候这个家伙剁了!以报辽东的围杀之恨!”
“那你倒是报呀。”朱佑樘喝下一口热水,挑眉看着唐伯虎。
“如果我把寿宁候就这么剁了,那陛下也一定会把下官也给剁了。”唐伯虎收起扇子道:“所以下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万一哪神志不清把寿宁候给剁了,拿下官除了远遁中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大明朝有你这幅做派的裙是少见。”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一时间无话!秋风很喧嚣,田三与牛二带着锦衣卫保护着周围,有皇帝在这里那么这一片凉亭就是禁地。
许久之后,眼看着杯中的茶水就要喝完,唐伯虎看了一眼朱佑樘道:“陛下,您还有话没吧。”
朱佑樘也放下茶杯道:“朝中的事情你应该已经听了吧。”
“臣听了。”唐伯虎接着道:“徐溥阁老要高老辞官,这件事很蹊跷!”
“恩!”朱佑樘点头道:“一直以来朕都在提防着徐溥,大明的朝堂就像一根平衡木!朕不想哪一方压死了另外一方!身为帝王,朕要让朝堂有着足够的平衡,可是徐溥的势力太大,朕登基之初就发现这个老东西不简单。”
“可是朕无从下手,徐溥太干净了,他与大明的其他官员不同!大明的官员或多或少手脚不干净,这些年只要不是什么怒人怨的事情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锦衣卫与东厂多年的收集之下发现徐溥这个老东西没有丝毫逾越的事情。”
唐伯虎有些明白了,徐溥现在告老是为什么?朱佑樘迟迟不处决寿宁候,徐溥一时间不能接受所以选择了告老,而徐溥那些门下的官员自然会以为自己的老大人受了委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会怎么样?
其实也不难想顶多是文官们绑在一起让当今陛下准许徐溥告老,然后处决寿宁候来平息众怒。
分析下来不复杂,可是问题的根本就是寿宁候是皇后唯一的亲弟弟,这份骨肉之情不能断。
这也是朱佑樘为难的地方,而这件事也恰恰显示了徐溥在朝中的一呼百应。
“唐伯虎!”朱佑樘看着这个年轻的锦衣卫接着道:“你觉得寿宁候为什么会与辽东一起反水谋害朝中的大臣。”
这个问题是在投石问路?唐伯虎组织这语言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思量着道:“臣不明白。”
“呵!”朱佑樘接着道:“果然是个滑不留手的家伙,唐伯虎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告诉朕这件事情要怎么平息。”
“臣不知道。”唐伯虎依旧是一样的语气。
朱佑樘嫌弃地看着唐伯虎:“唐伯虎你就这么想置身事外?你一从辽东回来就不入京城,身为督军也不向朕禀报,你可知罪。”
“臣有罪。”唐伯虎认怂。
“知道自己有罪?朕看你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嘛!”
“臣知罪!”唐伯虎扭捏着道:“陛下罚臣吧,就算剥去臣这一身官衣臣也绝无半句怨言。”
“剥去官衣?”朱佑樘冷哼,“只是剥去你的官衣倒是朕便宜你了,如若朕要你死,你当如何。”
“陛下求放过!”唐伯虎惶恐地道。
“倒是个惜命的家伙。”朱佑樘道:“那你现在还想置身事外吗?”
“臣知错。”
朱佑樘站起身,“这件事你能办好吗?”
唐伯虎回到道:“不知陛下想把事情进行到什么程度。”
“他是皇后唯一的亲人了,唐伯虎你明白了吗?”
“臣明白了。”
朱佑樘走了,剩下唐伯虎独自一人再思考,大麻烦!朱佑樘给唐伯虎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寿宁候还没死吧?”唐伯虎问田三。
“禀大人!寿宁候如今在锦衣卫诏狱,只是有些疯癫。”田三回答:“下官这就是去安排大人见寿宁候。”
“去吧。”唐伯虎一脸忧愁饿道。
麻始终不会放过自己,唐伯虎仰长叹,“长得帅有错吗?”
“不过去见寿宁候之前,我还想去见另外一个人。”唐伯虎着,一步步走向唐庄的另外一边,这里是一件不大的民房!在辽东的日子唐庄建了不少的房子,身为这里的庄主,唐家一直不求回报的帮助这里的居民。
唐父唐母对乡亲们一直很好。
看着已经收割外完的庄稼唐伯虎知道如今的气候还算很不好,只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全球的气候会出现一次变化,到时候会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是赤地千里也为过,虽然大明还算是富有但是内忧外患,导致帝王有心无力!泱泱大明也只能含恨而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