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与光
作者:林汀汀 | 分类:其他 | 字数:32.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章 报纸被停刊了
后来新来了几个女孩子和男孩子后,小小的办公室将以前的大桌子换成了小隔间,一人一个。自从新来了几个女孩子后,李笑跟着去采访的机会减少,更多的时候是在单位坐班,当然获得“外快”的机会也少了些,心里未免有些惆怅。罗主任走后没多久,小路也因为实习期满回了学校。虽然李笑新闻业务能力还有所欠缺,但是年龄阅历经历都决定了她其实可以负责一个部门,所以秦总叫李笑暂时管理编辑部门。新来的有两个男孩,都是应届毕业生,一个是师大新闻系的,姓林,大家都叫他小林,另一位是湘大毕业的,姓周。小林为人很灵泛,毕业前曾在晚报实习过,但是无关系无背景难以留下,听说杂志社招人便来应聘。他跟秦总是老乡,秦总觉得小林要专业有专业,要经验有经验,人比较聪明,面试后就录用了。小伙子文笔也不错,视野很开阔,动笔常有高屋建瓴之感,格调高逼。以前他们没来前,头版是李笑和小路包的,现在小林和小周进来进来后,头版几乎是小林的内容,李笑有点小郁闷,不过觉得有人一起分担,自己的工作量无疑减少了,但是她不能让自己成为无用的人,所以他们包头版,李笑就写副刊的杂文或者写人物专访。某一期,小林负责的头版,写一篇某委主任视察工地的报道,用了粗黑体,领导的话做标题“同志们,辛苦了!”秦总审稿时觉得有问题,但是并没有特别在意,结果报纸刚一出来,便被委领导知道了,大发雷霆,一个小小的内刊,怎么敢取如此大的标题,这是中央首长问候的语气,我一小小的委主任怎么用这种语气,你们是不是要陷我不义。秦总被领导训了一通,那期的报纸全部被销毁。小林原本是讨领导欢心弄了个大标题,结果触了禁忌,被领导批评。秦总回过头来看李笑,觉得李笑还是比较务实不虚不躁,重又开始将一些重要的稿子交由李笑完成。六月份,秦总去北京开会。回来后就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由于很多内刊违规操作,给社会和单位个人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新闻出版总署下文开始整顿治理某些党政报刊,大概要求如下:1、政企分开,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在期刊上挂名或者任职。2、某些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刊物必须停刊。3、部分刊物停刊整顿。李笑她们建设系统的“星城建设报”也在停刊整顿中。当最后一期报纸印出后,李笑她们默默地把关于报纸的一切都收了起来。这时,杂志走入了李笑的生活。秦总拿来了一本杂志,告诉大家,报纸就不用管了,以后大家多多用心编辑这本杂志。从报纸到杂志,李笑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这本杂志名叫《建筑博览》,创办于1995年,以前叫《建筑工程管理》是内刊。时任建委主任叫负责宣传的秦总到北京找到建设部的领导,才申请到正式刊号,当时领导问他取什么名字时,他在宾馆里想了一个晚上,觉得刊物名字一定要大气响亮,所以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想出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2003年前,刊物的主编一直是建委主任,这次报刊整顿会议召开后,所有领导的名字都必须从杂志上去掉。故建委主任就把杂志这副担子交给了秦总。杂志以前都是由杂志社的老员工负责编辑出版,秦总觉得版式陈旧,内容单一,不时尚不与时俱进,杂志版权页上的编委还是以前的建委领导,所以,秦总接受的第一件事,就是与高校合作重新组织编委会人员。秦总叫小林把国内做的好的建筑类期刊全部网络了过来。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和背景。发现那些办的好的杂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依托高校建筑学院或者设计院,这样无论是资金还是稿源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比如《世界建筑》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时代建筑》依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而建筑圈内的权威刊物《建筑月报》则是中国建筑学会唯一刊物。老八大院校除了星大没有自己的刊物外,其他院校通过主办合办等方式都拥有了自己的发声的平台。星大建筑学院的院长也有意向和《建筑博览》杂志合作。秦总也有此意。李笑通过作者联系到星大建筑学院院长,跟他们商谈合作事宜,李笑陪同去的。星大建筑学院院长,一个很有才气的建筑师。秦总很欣赏他,院长也觉得作为省内建筑院校有义务把省内唯一的一本建筑期刊打造好,双方就有关事项达成了协议。星大负责封面改版,提供编委名单,审稿,杂志在版权页上挂名星大为合作单位,院长为杂志主编。院长给了一份各高校建筑学院院长的名单和联系方式,李笑逐个联系,邀请他们成为杂志的编委。虽然以前联系不甚紧密,但是对于《建筑博览》的名字早有耳闻,加之星大院长的推荐,李笑这次重新组织编委会的工作很顺利也很圆满。特邀编委是两位两院院士,编委是各高校建筑院院长或者系主任。关系建立后,以后约稿组稿都会便利很多。接手杂志后,秦总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拓宽业务渠道,看见其他杂志都有理事单位,于是也学着组建理事会,发展理事成员,每个单位最低收费5000元,最高三万,当然如果能做越多越好。开始大家都不怎么感兴趣,后秦总提出激励措施,凡是完成五个单位的同志就可以去凤凰游玩。李笑负责编辑部,觉得一个部门的同事应该是同进同退,不管哪个同事做的都归于编辑部门,无论多少,自己多做的也分给其他同事,对外统一留编辑部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