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街头说书,朱元璋求我继承皇位
作者:知书达理的小徐 | 分类:历史 | 字数:8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会谈
朱允熥本来还在这里看着呢,却突然发现一大群人走了过来。
此地好似变得很热闹,来的人着实不少。
瞬息之间那里出现了不少人,来到这里便是要开口。
“原来是胡大人呀,我也是在这里打扰了,其实不过是看看戏,看看这些东西而已。”
“不过这些具体的账目我本人并没有看。”
“我也希望这个钱庄可以尽快运转下去,对国家对百姓都大有好处,你们不用紧张什么。”
朱允熥开口说道,那个胡惟庸当然不会紧张。
“皇太孙不用担心,这都是应当做的事情,李相国最近正在紧盯此事,钱庄已经算是到了有收获,据说最近光是营收就有数万两银子。”
“而贷出去的款项以及运营之时足有50万两,其中的利润可达三成。”
“皇太孙今天既然来了,那咱们就多聊一聊,说说话。”
胡惟庸很客气,令人准备酒菜,本来是想着在旁边休息休息,现在还不如就在前面。
他们就在院子里面摆好了吃的喝的,没想到颇有几分文雅气息,旁边就是很多人正在做功,他们却是坐在那里饮酒谈话。
胡惟庸做这事情的时候显得很淡定,但是最难受的就是朱允炆。
对方看到自己的哥哥的时候,表情就是改变了这么多,完全说不上高兴。
更是有着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绝望和愤怒,证明他的心中现在很不爽。
自己每次要做点成绩的时候就总有人跳出来。
尤其是自己的这个兄弟多少次了,自己每做一点事情,他总会来这里纠缠一番。
自己已经失败了许多次,很是让人讨厌,很是让人厌恶。
“皇太孙最近在这些经营方面,您是否愿意给一些意见指导一下我们自己倒也十分上心,得了您的指导兴许能够把这钱庄推广得更快。”
对方虚心所求,当然是应该回答一番。
“其实这件事情你们自己也能办到,经验之谈,人所共知,而且现在在江浙之地进行一些前装的试点,可以和当地的商户多多联系,大家坐下来谈一谈,他们要是用钱的话就可以提供一些。”
“要知道当地的那些商户对于钱的需求还是很多的,每逢运转之时都希望与官方进行合作,而如何运作,再加上一些官方的指点与他们建立合作。”
“这我相信他们会很喜欢是有官方的钱庄,毕竟如果是一些官方的生意,他们巴不得加入其中,不能说每一样生意都由国家完全把持一些官方的生意,也可以稍微的让出来些许利润,让这些人也可以挣一些钱。”
朱允熥这一番说法倒是和胡惟庸所想的不谋而合。
不过后者所想的是分出一些利润给亲信之人,大家各有所需。
这位皇子却是从根本上的正规之地出发,把利润分出来,大家各自拥有等等走的路子不一样,方法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大有不同。
“皇太孙的见识阅历果然非凡,易于种地,这也是现在最好的处置方式,如果真的能够与那些其他的商人进行联合,早日把这一切推出去,真是大有好处。”
胡为庸嘴角都是称赞,脸上都是微笑,旁边的人却一脸妒恨。
“这样的说词说起来有用,但真正如何有一个进度尺度,这就说不清楚了,可不是真正三言两语在这里空谈能够做到的。”
说话的正是朱允炆。
“原来二哥有一些想法,那你就明说吧,如果有用的话大家也都会听的,毕竟你才是这些人里面最重要的人物,对吧?”
朱允熥在那里笑了笑,等待对方说话。
朱允炆哪能说出来什么东西,这个家伙虽然年龄大,但是见识阅历其实就差很多了,完全不如别人在场的更是人精。
如同那个胡惟庸他在官场之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那是聪明到极致的人。
他都不会轻易表态。
“关于这些东西我是熟悉的,但是怎么说呢,经营知识要在意的东西还有很多,如果按你所说,只要动动心思,那些商人就会围上来,但是到最后他们万一经营不顺呢?”
“钱庄是为了挣钱加速,经济流通不是为了某些人在行动,如果3D你一直这么想的话,或许到最后就会变成你的私人产业,钱你这个人是挣到了,但是国家却深受其害。”
朱允炆说的是很有道理,但他问题是就是当着旁边胡惟庸的面说这些。
旁边的老.胡不也是这想法吗?
他也是有心思把这东西变成自己的个人资产,从其中多得一些好处,现在说起来大家的光明正大。
其实私心严重,每个人都差不多了,这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公道正义。
只不过有些东西还是不应该说的太清楚,现在弄得大家都好像下不来台。
朱允熥当然无所谓了,他和他们不同本身也不是来干这件事儿的。
上面分的任务也没有在他的身上,他无论如何都可以接受。
“二哥这说的是很对的,毕竟咱们这些朱家人一心为公倒也都是如此,不过必然要多说上两句。”
“如果就是因为畏惧这些东西变成某些人的产业而畏惧不前,兴许以后咱们什么都做不到。”
“皇爷爷让你来管这件事情就是对你无比的信任,希望你可以做到此事不受影响。”
“我看二哥肯定绝对有能耐,稍后自然可以处理得了,我本心可是十分期待的。”
朱允熥在这里看热闹不嫌事大。
朱允炆当然也就不说什么了,他知道对方是给自己挖坑,三方正在洽谈之时。
最新的一大堆东西送过来里面带着大量的物资,各种东西纷纷摆在前面,倒也重要非凡。
原来又是最近得到了大量的物资送到进钱之时。
这事情很明白大家的这些物资是在此地进行一些新的生产统计,然后就要卖出去。
而这一次要卖的基本上就是北方。
北方重镇很多,他们缺少大量的南方物资,这些重要的土产迈过去之后自然又是大量的收益。
这本是好事,朱允熥却闻到了不对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