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唐龙之大唐一品王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31.8万

第28章 众生百态

书名:唐龙之大唐一品王 作者: 字数:3811 更新时间:2024-11-25 23:42:55

第28章众生百态

程府百酒醉香,醇香四溢,演武絮乐,品书畅谈。外面却是对于李楠的到来,突现各异……

因为他的异军突起,瞬解大唐国难,灭突厥诸部,手刃敌寇十万人有余,活捉颉利可汗等诸多寇蝤,突厥汗国,已经名存实亡矣,加之他的铁血手段,可是让亲者喜,仇者恨!

大唐人民那是对他崇拜有加,但是各路反王,那是心存不忿,周边诸多国家也是心有余戚。

关键是国内的五姓七望,那更是对他恨不能生啖其肉,渴饮其血。眼看唯一一次拿捏李二的机会,转瞬即逝,现在不但寸功未进,还被李二巧设诡计,折了王氏一姓乎。

拿着别人的族地,分封于人,这也只有李二能干的出来。说难听点,人家就是逼迫你,突国公李楠那个屠夫,灞桥灭胡十万(有些人刻意夸大为之),昌亭岗矗设万人坑,一把天火,活活烧死百万胡抵,古之白起都难左其右,关键人家还是单枪匹马为之,随其后而去的唐兵,听说寸功未进,还失了很多府兵,听说全部加入突厥俘虏里面,开始修建什么公路去了。

别人能忍,别人要么高兴,要么只是害怕,但是太原王氏,那可是真的恐惧了。他们连夜送来了上次刺杀李楠的王氏子弟的头颅,和诸多财物,以祈李二能够收回敕命,谁知李二只是收了财物,还笑言:代妹丹阳公主收拢家资,其他不再多言。

王氏族长王龟年,还欲要挟李二,说“陛下难道忘乎前朝之殇乎?”李二直接笑言,“朕有突国公足矣!”意思你们爱咋咋滴就咋滴吧,造反朕也不在乎,人家还巴不得你们王家造个反呢,不然朕的其他臣工,何以建功立业?朕这大唐何以立威?

王龟年瞬间呕血三升,最后听说,是被人给抬着,扔出玄武门的……

这样的结果,其他五姓,多少有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他们还想借着儒家之名,发动学子坐堂,以匡扶儒学之由,把李楠逼走,可是谁会知道,程府突然传出刺客之事,这帮子惊弓之鸟,瞬间爬窝在家里不敢出来了,害怕李二以此为借口,再来把他们家,分赏给某人……

但凡有刺客,城中必严查,届时都避之不及,谁还敢在这时候出来冒尖?不想活了?

玄武门之事的余音未尽,灞桥外突厥人的尸骸,到现在还摆在那里呢,这样的两大屠夫聚在一起,竟然有人敢玩儿刺客信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不就是太原王氏,因为只有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和理由,在这时候敢这么玩儿。

就连王家自己,都感觉是自己家的子弟,请动了江湖侠客,或者直接用了,自己家圈养的死士。

这不,王老太爷刚从昏迷中苏醒,就听到这样的噩耗,瞬间骂着:“不孝子,害我王氏危矣!”直接又昏了过去。

王家乱了半天,门客奴仆跑了个干净,甚至他们自己的旁系,都开始自立家门,和王家老院划清界限,都开始等着,李二的雷霆之怒呢。

谁知道左等右等,得到的却是,李君羡带着天策府兵马,去围了“贵人街”之称的烟花之处,醉香楼一瞬间人仰马翻,再厉害的刺客,那也只是刺客而已,在正规军面前,在大唐玄甲军面前,那就是个弟弟!

不一会,尽数俘虏或者被杀,没有一人走脱!严加审查,这帮人还比较嘴硬,誓死不开口,好嘛,等带着张杨和那位刺客一来,这帮家伙都怒目而视。

可是接下来,等着张杨和那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程府里,李楠的手段一说,这群号称铁梨军的高句骊汉子,再也不敢张狂了。

李君羡适时的把他们分开审问,不一会,他们都招了,李君羡直感叹,巨子之威,举世罕见啊!巨子之名,以前可止小儿夜啼,现在又直接可让敌隐之探,闻之皆招,实乃大唐之福啊!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凡是汉奸走狗,抄家灭门,凡是高句骊的人,尽皆被缉拿盘问,一时间风声鹤唳。

这消息一传到高句骊,举国皆惊,被泉盖苏文架空的荣留王高建武,赶紧招来诸位大臣,商量应对之策。

这高建武,一名高成,是高句丽国王平原王(一作平岗上好王)高阳成(一作高汤)的儿子,阳王(一作平阳王)高元(一作高大元)的异母弟弟。阳王二十九年(隋义宁元年,617年),高元去世,高建武即位,号荣留王。

荣留王二年(唐武德二年,619年)、荣留王四年(武德四年,621年),高建武两次派遣使臣向唐朝献贡。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渊感念隋朝末年,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人士兵,于是写信给高建武修好,约定高句丽人因故,留在唐朝的人,将护送他们回国,唐朝人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也请让他们回唐。

于是高建武搜寻全部留于此的亡命汉人,将他们交给有关官吏,以宾客之礼护送他们回唐朝,前后将近一万人。而当时假借送人之名,被泉盖苏文杀害的汉人,近三万有余。同时送来的,却好多都是高句骊的探子。

荣留王七年(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派刑部尚书沈叔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还派道士带天尊像,以及道法前往,给他们讲道家经典《老子》。

高建武当时非常高兴,带领国民一起听讲,每日都有几千人。唐高祖李渊曾对左右说:“名实之间应该相符。以前高丽虽然称臣于隋朝,但终于抗拒隋炀帝,哪里称得上是臣子呢?我的目的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何必一定要他们对我们称臣?”

侍中裴矩、中书侍郎温彦博劝谏说:“辽东,周朝时是箕子的封国,汉朝时的玄菟郡,魏晋时犹在故封之内,不可以不称臣。况且中国与夷狄,就好像太阳之与众星,不可以降尊。”唐高祖的想法因此才作罢。

荣留王九年(武德九年,626年),新罗、百济上书唐高祖,说高建武封闭道路,使他们不能入朝觐见,而且多次侵扰他们。唐高祖诏令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持节前往调解。高建武上表谢罪,请求与两国和好。

如此来看,高句骊这荣留王,对大唐还算恭顺,但是其麾下大对卢(相当于丞相),渊太祚之子渊盖苏文,就是前面说的,假借送人之时,屠虐汉人的主谋。他对大王高建武的丧权辱国的行径,甚是不满,多次在人前尽数大王的过失。

这渊氏家族,其出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渊盖苏文的父亲渊太祚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盖苏文贞观之初,就因功继承父职,成为大对卢,执掌了高句丽军政大权。

渊盖苏文,又名渊盖金,扶余人,是高句丽国末期极具争议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后世史书《新唐书》为避唐高祖李渊名讳,记为“泉盖苏文”,《旧唐书》作“钱盖苏文”,《日本书纪》则为“伊梨柯须弥”。

渊盖苏文掌权期间,对王上很是轻视,对国内民众,一直传达大唐不可怕,就是因为大王软弱,才导致我们穷困不堪的观念。

他这样的做法,如果按照后世的记载,就会激起高句骊与唐朝的战争,前面送人屠俘,就是铺垫。但是现在,这家伙却以突厥寇边为由,顺手打草谷劫掠大唐边城,意图跟着突厥瓜分中原沃土。

理由是大唐和前隋差不多,没看城外的景观,还在外面震慑唐部?再说,就连他们的边军,也被罗艺裹挟着跑了,这时候不动手,更待何时?这也是他谏议荣留王的理由。

不过,谁知道半路杀出个李楠,以一人之力,灭了突厥汗国,罗艺兵变身死,突厥众部皆被俘虏,后又被李楠弄出多个万人坑,并且提出了,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口号。

这一结果,差点把荣留王给吓死,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认罪,但是这泉盖苏文可不这么想,他认为突厥被灭,功在大唐巨子突国公李楠,并非大唐兵马之建树。

于是他答应了荣留王的祈和,并在荣留王的使者中,再次安插了大量的死士刺客,意图刺杀李楠,只要这李楠死了,大唐李二他不足为虑。

可是这前脚刚到长安,刺杀就发生了,并且是完美落幕,人家巨子李楠屁事没有,可是他们刺杀人家的事情,悲剧的暴露了。

他们商会,留驻长安的高句骊人,直接飞鸽传书,把李楠来到长安的事情,全部汇报回国。

荣留王得知后,差点崩溃!让人召来大对卢泉盖苏文(为避嫌李渊名讳)问责道:“尔敢刺杀唐王?汝之祸,国之殇也!”

泉盖苏文,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流氓姿态。弄的荣留王,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待荣留王发泄完,泉盖苏文才好整以暇的说道:“大王,为今之计,当力拒大唐,再无他法!”

荣留王也是没办法了,以前的泉盖苏文本身就残暴不仁,民怨载道。

渊盖苏文生性凶猛残暴,然其父是渊太祚高句丽的重臣,官拜东部大人、大对卢。渊太祚死后,其职位该由渊盖苏文继任,但是国内百姓不喜欢他,因此不能任职。

于是这渊盖苏文向百姓叩头道歉,请求让他暂代此职,如果有不称职的地方,再被大家罢免也不懊悔。百姓同情他,便让他继任。

但是这渊盖苏文任职后,依然凶残不讲人道,可是如今他已经成了气候,荣留王后悔也没有办法。

“如何力拒?大唐锦胜如朝阳烈焰,汝有何法?”荣留王问计。

“当效仿那中土始皇,铸万里长城以拒之。”泉盖苏文答道。

“役何出?”荣留王一句话,你以为那长城,就是想修就能修的?民夫何来,财力何来?

“举国而建,富之斥其财物,夫之使其效力!且突厥新败,其各部残余不足为虑,何不一军而统之,如此一来,北部诸地当为大王卒,王之威名显赫天地,另中土世家,与那李二貌合神离,何不引以为之?”

这家伙出得好主意,想让荣留王孤注一掷,国内涸泽而渔,富有的必须捐款捐物,穷人出力,再于国外先收拢突厥各部残余,让突厥人和他们,在面对同样的敌人时,可以合力而为。

还有那五姓七望,也是中土的毒瘤,别人的毒瘤,却是他们的灵药不是?

“汝且退下,容本王再思!”荣留王有点纠结了。

“大王……”泉盖苏文有点不理解,这明显是当前最好的办法,还有什么可想的?

“嗯?汝想反之乎?”胆子不小!荣留王自以为很威武的敕问!

“臣不敢……”

“退下!”

“诺!”泉盖苏文乖乖的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