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辣媳:撩个相公来种田
作者:秋暮云 | 分类:古言 | 字数:6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章 绝对不会亏
没等她们忙活一会,林方氏就来了,有了林方氏的加入,包的速度快了许多,不一会一盆的馅儿就包完了,一个蒸笼上蒸五十个,足足有六屉。
另外,林氏还做了三屉的大馒头,一起端到了外面的灶台上开始蒸,还有昨天夜里就小火熬上的大骨头汤,林氏找了个大桶,直接装了一桶汤拎到了摊位上。
准备好这一切,天也大亮了,官道上渐渐有了行人路过,灶台上整着的馒头开始飘出了香气,引得官道上的行人侧目。
不过这个点走在路上的基本上都是附近村庄上城里去卖菜或者采买的人,很多都是在家里吃过早饭出来的,看到林氏她们的摊子,闻到香味都好奇的过来打听,得知是卖馒头的,有些还没吃早饭的人就好奇的问了一句多少钱。
林氏他们卖的和馒头价格之前就商量好了,县城里的都是两文钱一个,馒头是三文钱两个,林氏他们考虑了一会,他们这个位置税收不高,又没有租金什么的,所以最后定价在三文钱两个,馒头一文钱一个。
按照一斤面粉能包十四个左右,然后一斤肉加上家里自己种的白菜调成馅儿,这样一来一斤肉就能包五十个,白面四文钱一斤,肉是二十五文一斤,这样算下来,五十个,三文钱两个,就能卖到七十五文,扣除本钱,最后还能赚个四十文,就是粗粮馒头,一斤也能做十个馒头,就算是卖一文钱一个,也能净赚八文呢。
林莫瑶讲究的是个薄利多销,这官道上来来往往的客商虽多,可是更多的是平头老百姓,照着这几天她观察的人流量,这个价格他们是绝对不会亏得。
所以,当大家询问道价格之后,都觉得比在县城的便宜,不由的就有人想着先买下来,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再吃。
有生意上门,林氏自然高兴,欢天喜地的忙着,林莫瑶起床之后跑到摊子上,就看见林氏笑眯眯的接过一个妇人的钱,然后将手里用竹叶包好的递给对方,然后乐呵呵的将对方送到茶摊门口。
林方氏和林刘氏也在,两人正在收拾桌上留下来的空碗,另外几张桌子上,还有几个人坐在那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喝水。
这个也是林莫瑶提出来的,林莫瑶当时为了防止灶台不够用,特意让林泰华在给他们起灶台的时候做了三个孔,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一个孔专门用来蒸和馒头,一个孔放了一个大锅,里面专门烧着熬制的骨头汤,剩下那个孔就直接用来烧热水了,林莫瑶让林绍安专门写了个牌子立在了路口的地方,上面写道:免费提供开水。
也就是说,凡是从这里路过的,想进来喝杯水的都可以,就是不吃东西也行,但是这个时代认识字的又有几个人,所以那块牌子竖在哪里其实也没什么用,最后还是靠着大伙儿口口相传才知道这里有户人家的茶棚免费提供开水给路过的人喝,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来讨水喝的人就多了起来。
这些进来讨水喝的人,在闻到馒头和大骨头汤的香味之后,难免都会有些饿,再加上她们家又卖的便宜,所以凡是进来的都会带上一两个馒头,一些经济比较宽裕的,还会多花两文钱买上一碗骨头汤。
就这样,一个上午下来,三百多个全部卖完,就是馒头也只剩下二十来个了,好在中午路上的人少,而林刘氏一大早就打发了林绍远跑到县城买肉和面去了,刚好在中午之前赶了回来。
摊子上留下林莫瑶和林绍远招呼客人,林刘氏直接带着林氏和林方氏回了林莫瑶家开始剁肉调馅儿包。
相比早上,下午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只有一些商队会停下来歇歇脚,但是他们这样的一般都会身上带着干粮,借用了林莫瑶家的地方,倒上一碗热水,就能勉强凑合吃了干粮上路了。
即使是这样,林莫瑶都没有赶人,而是水管够,非但免费让他们喝,还能将他们的水囊给灌满带走,不少行商因为林莫瑶这一举动感动了许久。
林莫瑶其实没做他想,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能给人方便就行,一个下午下来,喝水的人多,买的人少,不过这并不影响林家众人的积极性,等到晚上收摊之后,林氏将今天一天收来的铜板放到客厅的桌子上,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莫瑶数了数,今天总共卖出去四百个,又卖了两百多个馒头,一起就卖了八百多文,除开买面和买肉的钱,今天一天就赚了将近四百文,这可把林莫瑶给乐坏了,捧着桌上的铜板不停的傻乐。
不光是她,就是林家的其他人今天一天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停下过,林方氏看着桌上的这么多钱,感叹道:“咱们早怎么没想到在这里摆个摊啊,瞧瞧,这一天就赚了孩子他爹半个月的工钱呢。”
林刘氏闻言狠狠的瞪了儿媳妇一眼,冷声道:“家里一年到头总共也就闲下来这一两个月,你还指望能转多少钱?家里地不种了?粮食不收了?”
林方氏被林刘氏这一瞪,脸上有些灿灿的,也知道自己刚才那句话说的不太合适,连忙看了小姑子一眼,对着林刘氏赔笑道:“娘,我不是那个意思。”
林刘氏哼了一声,没有理会她,林方氏连忙对小姑子投去求救的眼神,林氏看着嫂子求救的模样,再看看自家娘亲佯装生气的样子,捂着嘴就笑了起来,道:“呵呵,娘,您看您把嫂子给吓的,她不过是感慨了一句,而且她也没说错啊,咱们要是早发现这么条路子,咱家的日子也能好过许多啊。”
林氏闻言,倒是收起了脸上生气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啊,娘当初也不是没有想过做点生意,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主要是你们爹,他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一直想改变林家的门楣,所以,士农工商,他是万万不许林家走上商路的。”
说完,林刘氏看了林泰华一眼,有些失望道:“只可惜,你们兄弟四个,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倒是这一辈小的当中出了个三郎脑子灵活,只可惜,咱家没钱啊,没条件送三郎去书院,如今你二叔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他们一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我有时候就在想,你爹当初的坚持到底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