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桑临破晓

作者:心晗悦 | 分类:古言 | 字数:64.9万

第一百一十七章 溶家军

书名:桑临破晓 作者:心晗悦 字数:2550 更新时间:2025-01-21 02:15:25

西宁各地,流言四起。

溶家军的安置,本是朝廷重中之重。可皇帝却以将军才离世,军中将士尚在追思旧将,不宜着急安置为由,把这事搁置下来。

随着流言传播,加之皇帝之人刻意引导,溶则父子的死因,蒙上了一层阴霾。

虽百姓不愿相信,可溶则旧伤突发其实是自食恶果的传言,依旧甚嚣尘上。

溶家父子已死,亦是无从辩驳。溶家军将士心中不信,却无处申辩,一时之间,溶家军中,气氛有些诡异起来。

西郊大营军帐之中,一群副将、千户聚在一起,在溶爵灵堂守灵的几个千户也在其中。

帐中之人个个愁容满面,一三十来岁,身着千户官服的方脸男子开口:“外面风声传成那样,陛下对咱们又迟迟不安置,不会是想…”

他说着,拿手在自己脖颈处比划作杀人之意,其他将官见他动作,脸色也黑了,却没人接他的话。

众人沉默,那方脸大汉亦是皱眉不言。

半晌,另一个年纪看起来更大些的千户踟蹰着开口道:“咱们将军,怕是被人设计了,只是咱们没有证据,再说了,虽然这流言如沸,到底陛下没有表态,咱们也不好喊冤,不然,倒显得咱们心虚。”

帐内众千户听着,纷纷附和,可议了半晌,众人却未议出个所以然来。所谓群龙无首,说的便是今日的溶家军。

凭他们如何骁勇善战,面对这寻不着源头的流言,却也有力气无处使。

溶家军军纪严明,这些副将千户更是溶家军中老人,再无计可施,却也知道军内万不能生乱。

溶则稳定军心最常用的一个办法便是魔鬼训练,训得底下的兵蛋子站着都能睡着,自然没心思胡思乱想,这一法子,他们亲身体验过,又给底下的兵士用过,可谓得心应手。

于是议事结束后,各千户官便各自回营,带着自家手底下的兵士开始训练起来。

一时,溶家军操练,甚至比溶则在时还要卖力。

将军府中,溶桑桑和溶大青松在书房说话,溶桑桑一脸怒容,道:“溶家已到了这般田地,他们竟还要往爹爹身上泼脏水!白瞎了爹爹一生赤胆忠心!”

溶大也是皱眉叹了口气,道:“皇帝迟迟不肯安置溶家军,想来是要等着这流言再发酵,让溶家军军中将士人人自危,到时他再出来讲一番对将军忠心深信不疑的话,只怕军中之人还得谢他深明大义,叹一声流言止于智者呢!”

溶桑桑小手敲击着身旁桌案,喃喃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溶桑桑声音极低,溶大未听见,青松耳力不凡,倒是听了个明白,他听了溶桑桑的话,眼神闪烁,微微点头。

溶桑桑从圈椅上起身,踱步至厅中,道:“我或许该去拜见拜见我那个皇帝伯伯!”

溶大闻言大惊,道:“小姐不可!那皇宫岂是那么好进的?小姐还小,不知里面凶险,有何事,老奴来办!”

溶桑桑却笑了,她笑容灿烂,手里摩挲着皇帝给的金龙玉佩,道:“这事,非我不可!”

溶大看向青松,示意他开口拦溶桑桑。青松点头,溶大刚松了口气,却听青松开口道:“我陪你去!”

溶桑桑笑着点头,道:“行,明日上朝,咱们同去!”

看两人就这样把事情定了,溶大哀叹一声,道:“如此,老奴也去!”

溶桑桑却是摇头,道:“不,明日你出去办件事,既然众所周知,父亲哥哥已不在了,溶家再无人掌兵,爹爹也早已把虎符还给皇帝,那么,这将军府便再不是将军府。

“明日你便去置一块'溶府'的牌匾吧,这将军府牌匾取下来,明日我带去宫中。”

溶大对溶桑桑的心思总是难以理解,可青松却是一听便明白了她的意图,他看着溶桑桑摇头笑笑,心中叹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女娃,又是女子,又是小人,看皇帝见她,头疼不头疼?”

皇宫之中,皇帝高坐在在华西宫御座之上,中心情看着也不太好。

有太监来禀,昌武门外,跪了一千兵士,他们正是当初随溶爵一同去幽西奉命剿杀乱民的溶家军七四千户所的一千兵士。

他们在幽西暴力接管了幽西郡府,就这一点来说,他们所为,几乎等同于谋逆。

可他们接管幽西郡府之后,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朝廷救灾的钱粮如数发放,又同新上任的幽西郡守一同劝农。

皇帝已收到自己新派去的幽西郡守来报,这七四千户所发放救灾钱粮,皆言是奸臣孟泰欺上瞒下,皇帝一心忧民,这才派他们立即下发救灾钱粮。

为着这个,如今幽西百姓无一不感念皇帝恩德。

可他们办完事回京后,连大营都未归,便直接来皇宫外请罪,这不是明摆着他们所行之事,并非皇帝之意?

这让皇帝十分气恼,一边怪责那孟泰无能,一边又拿着昌武门外的一千军士无可奈何。

若以他们假传圣旨处置,那幽西百姓才收复的民心怕是又要浮动。

当初流言如沸,他不加安抚,是因为在那时的他看来,溶家才是心头大患。

他为了逼迫溶家,甚至希望流言更多些。

可如今,溶则溶爵身死,溶家已不足为虑,他做了这么多年皇帝,自然明白民心之重,不可轻待。

可若不处置,便是默认他们是受的皇命,如今差事办完,他们跪地请罪,所谓何来?

即便随便给个理由搪塞,朝中大臣心知肚明,虽然未必会挑明,可皇帝心中却是依然不爽。

只是此时皇帝还不知道,他今后所要面对的麻烦,日日惹得他不痛快的人,还未真来寻他呢!

皇帝踟蹰半晌,终是下了旨意,七四千户所军士一个个面无表情,跪在地上,看着眼前巍峨的昌武门一动不动。

傍晚时分,昌武门侧一小门打开,一个太监,手里端着圣旨出得门来。

太监扫视一眼面前跪着的千名面无表情的军汉,不知为何,小腿便有些哆嗦,他身旁一小太监一脸殷勤的笑着与他说着谄媚奉承之语。

那端着圣旨的大太监听着小太监溜须拍马之话,不由心神定了些,他可是宣旨太监,什么场面没见过?

他故意挺直了腰板,咳嗽两声,又扫视眼前众人一眼,可跪着的军士仿佛未看见他一般,依然跪着,目不斜视。

太监很是挫败,也不啰嗦,打开圣旨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溶家军七四千户所军士,奉旨赈济灾民,察觉幽西郡守孟泰欺上瞒下,贪墨救灾钱粮,将其擒获,此乃大功,特赏百户官每人白银百两,军士每人白银十两。

众将士领赏之后,先行回西郊大营,待后再行安置。钦此…”

太监读完圣旨,瞥了众人一眼,众军士却是一动不动,他心中又忐忑起来,正欲开口催促,跪在最前面的一百户官以头点地,磕了个头,开口道:“谢陛下恩典!”

他身后众人便皆磕头齐声道:“谢陛下恩典!”

太监悄悄舒了口气,这圣旨皇帝写了一下午,他便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七四千户所士兵领了赏,便头也不回往西郊大营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