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种田,赶山打猎的日子

作者:我要拱大树 | 分类: | 字数:57.6万

第269章 瞒天过海的信息传递

书名:年代种田,赶山打猎的日子 作者:我要拱大树 字数:2173 更新时间:2025-02-03 02:21:26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请你说清楚点,这和我当前的事儿有啥关系?”

杨胜利很淡定,只是在说话的时候,个别的语气微微加重,和刚才杨军一样。

而且,他在说到重点词儿的时候,手指轻轻在面前的桌子上抬起和放下。

杨军注意到,杨胜利在说到“不明白”的时候,在“明白”两个字,手指是微微抬起来的。

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提及的事儿和“过去”有关。

两人之间的巧妙沟通,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好,看来你是年龄太大了,记忆力衰退啊!”

杨军在说到“年龄”的时候,也和杨胜利一样,微微抬了一下手指。

“我希望了解你的过去,你谈谈你六十年代的历史吧!”

说到“六”字,杨军的手指极快速的抬起放下。

现在,杨胜利收到的信息包括了“过去”,“年龄”,“六”

杨胜利快速地想着,与自己六岁相关的事儿,有什么重要到要杨军冒险和他沟通。

很快,他就做出了判断,自己六岁太遥远了,绝对不可能和现在有任何瓜葛。

那么,这个六岁和谁有关?

他想到了眼前的杨军,他与杨军的交往是很晚的事情,也不可能!

突然!一个念头让他几乎浑身一震!

杨扬!

只有杨扬的六岁和当前可能有最大的关系!

“你说的很对,我年龄大了,脑子有时候不好使,我女儿也总是这么说!”

他向杨军发出了“女儿”的询问!

“是的!所以你需要好好想清楚,别乱说!”

“是的!”杨军发回了确认!

随着两人的熟练,发送信息的精准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致!

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好像是杨军在对杨胜利循循善诱,引导他说出自己过去的错误。

即便是文字记录一个字都不漏,也绝对不会有人能想到这里边的微妙。

随着手势配合的熟练,两人甚至连手指的动作都变得极其细微,完全无法被旁边的书记员察觉。

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平淡,没有了重音的配合。

……

杨胜利收到的信息包括:

“过去”,“六(岁)”,“女儿”,“自行”,“车”,“和你”,“照片”,“底”“版”。

“杀”,“人”“现场”“发现”。

通过关联,杨胜利已经明白了杨军的意思。

在某个杀人现场,发现了杨扬和自己及自行车照片的底板!

他想起来了,那是他在杨扬小时候,在京城胡同里和杨扬一起照过的像!

后来,那张照片和底板不知道为什么在一次搬家的时候丢失了!

因为在这个年代,普通人家几乎很少能有那种生活照,即便是他这样的身份,也为数不多,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他发出了信息!

“照片”,“是”,“我的”,“后来”,“丢了”。

“杀”,“人”,“的”,“目标”,“是”,“女儿”!

“请你”,“想办法”,“保护”。

杨军又发出信息!

“对”,“方”,“是”,“职业”,“特”,“工”。

“他们”,“是”,“什么人”。

“为什么”。

杨胜利犹豫了!

对方的身份,他大致猜测到了,应该和上次自己回京城的时候,老爷子提及到的有关。

另外,这里边又涉及到杨扬的特殊敏感身份问题,是绝密,不能说!

“原因”,“是”,“绝”,“密”。

“他们”,“是”,“半”,“岛”,“北方的”。

“其它我不知道”

他只能告诉杨军这么多,已经是最大程度了。

现在,他已经没有办法掌控局面,只能靠杨军这个老部下。

“我知道了”,“你放心”。

谈话完成,杨军拿过问话记录本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修改了几处看似不重要的地方,自己签了名,又让杨胜利签名。

杨胜利又提出几个看似不太重要的词儿,要求修改一下。

一份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两人秘密沟通关键信息的记录就确认了。

这份东西是要收档的,将会长时间保留,所以他俩很谨慎。

书记员完全蒙在鼓里,检查确认,发现修改的地方都不重要,也没往心里去,签字确认。

……

离开了闻讯室,杨军陷入了困惑中。

已经确认,这些人是冲着杨扬来的。

但对方的情况他完全不清楚,只能判断对方是职业特工,或者说是专门针对杨扬的杀手。

现在看来,江北死的三个人,更像是同伙,起码是与杀人者的关系密切。

另外一个摄影师,综合杨胜利提供的情况看,再加上之前对摄影师身份的确认,对方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这边的高丽族裔!

以此推断,可能是对方的潜伏成员,为对方执行任务提供情报的。

现在不清楚的是,摄影师到底有没有把情报提供给杀手?

杀死摄影师的目的可能是出于保护杀手自己,也可能是对情报不满意!

另外,从江北和安顺街的现场看,杀手似乎是一个人,但是,不能排除杀手还有另外的同伙!

最为重要的是,杀手现在在哪里?

必须尽快找到杀手!

自己现在是三个合并案子的专案组成员,不能长时间脱离专案组,也就是说,不能找个理由不干了!

因为那样,就是失去和杨胜利接触的机会,后续万一有重要情报要交流,就没有了抓手。

可是,现在三个案子毫无头绪,他自己现在知道的情况,又不能向专案组公开,以获得支持。

其实,按他的观察,即便是公开获得专案组的支持,也是瞎扯淡,这些人完全就是棒槌,整天内斗,不关心真正的案情进展。

杨军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破案,第一次失去了方向感。

怎么尽快找到杀手?同时,还要应付专案组的所谓的“工作”!

……

杨军住在招待所,或许是专案组的特权,让他能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

桌子上的烟灰缸,烟头已经搭尖了,屋里烟雾腾腾。

迷雾中,杨军紧缩眉头,让自己进入了缜密的思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