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 分类: | 字数:65.9万

第95章 江东人事任命

书名: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字数:1682 更新时间:2025-02-10 01:46:11

孙权和张纮、鲁肃商讨半宿,终于将人事任命确定下来。

江东六郡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会稽太守,孙权。

政务基本上交给郡丞顾雍管理。

吴郡太守,朱治。

早年追随孙坚、孙策征伐。

孙权继位,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

实在是功勋卓着!

其养子朱然,还是孙权的同窗好友。

丹阳太守,吴景。

孙权的舅父,官居扬武将军。

庐江太守,孙河。

少时便是孙坚的心腹从讨四方,孙坚族子。

他曾改姓俞,孙策爱惜其武勇,赐姓为孙,列之属籍。

庐江的人口大都迁徙至南方,只剩下一座皖城作为江东的前线。

孙河防御前线,责任重大。

豫章太守,孙贲。

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血缘上和孙权更亲。

孙贲弃郡督邮之位,追随孙坚起兵,能征善战。

要不是受到弟弟孙辅私通曹操的影响,他肯定是江东宗室第一人。

庐陵太守,徐琨。

广德侯,加号平虏将军。

是孙权的表兄。

这些人都是孙策最坚固的基本盘。

要是孙策仍在,他们不可能有任何忤逆的心思。

孙权新继位,才让一些人的私心放大。

以上是江东的人事任命,孙权上位以后,便巩固下来。

交州七郡之地,才是真正的香饽饽。

江东的派系凌乱,大致可以分为淮泗派、江东士族、外戚宗室三类。

淮泗派和江东士族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张昭最初举荐孙翊,为的正是压制江东士族。

毕竟淮泗派追随孙策,是作为征服者管理江东。

他们要是稍稍松懈,地位很难保住。

因为江东的地盘也就这么大,奉邑分多了肯定会和当地的士族、豪强起冲突。

孙权下岭南扩张领地,缓解了双方的矛盾。

江东士族作为胜利者,自然可以分一杯羹。

孙权选拔郡守的方向,确定分配为淮泗派三位、江东士族两位、岭南豪强代表两位。

苍梧郡守,步骘。

出身徐州淮阴步氏,未来的江东外戚。

历史上正是他率军平定交州,担任东吴第一任交州刺史,可谓是有勇有谋。

孙权以他为苍梧郡守,有防备荆南的用意在里面。

南海郡守,诸葛瑾。

出身徐州琅琊诸葛氏,和步骘是好友。

他刚成为孙权的幕僚,立即提拔上来,容易招来嫉妒。

孙权决定将他下放岭南一段时间,相当于下基层历练,以后还有大用。

有诸葛瑾作为步骘的后盾,即使荆州对岭南用兵,他们也能抵挡一年半载的。

合浦郡守,朱桓。

吴郡四大家族中,顾、陆、朱、张中的“朱”,未来的江东肱骨。

郁林郡守,陆绩。

吴郡四大家族中,顾、陆、朱、张中的“陆”。

年纪比陆逊小,却是陆逊的叔父,这时候的名气比陆逊还大。

历史上,陆绩担任的便是郁林郡守。

两千年过去了,郁林百姓还是称他为“陆公”,有“陆公井”存于广西贵港。

他的政绩,最有希望超越“谷公”谷永。

要知道谷永可是招募十几万乌浒人、开置七县的仁人雅士。

交趾郡守,吕岱。

徐州广陵人,由吴郡郡丞调任交趾。

历史上,吕岱是东吴的第二任交州刺史。

要孙权评价的话,吕岱对外战绩平平,但是打土着没输过。

九真郡守,夷廖。

张津旧部,投降江东。

日南郡守,钱博。

张津旧部,投降江东。

士燮招募的名士中,也有一部分英才识时务。

比如程秉、薛综之流。

他们投降比较慢,孙权主要安排给步骘当郡吏。

历史上程秉追随郑玄钻研经学,后来成为了东吴九卿之一的太常。

薛综的成就也不差,是东吴的尚书,很有实权。

孙权始终认为,州牧郡守的人选,必须是清廉能干之人。

尤其是荒远边陲之地,更是关系着百姓和国家的祸福。

交州虽说名义大致平定,但还有各地的土着惯匪,丝毫不能松懈。

由于交州刺史是赖恭,还驻扎在荆州零陵郡,孙权没办法任命刺史。

扬州刺史是严象,严象没了是刘馥,总之落不到孙权头上。

所以他制定了一个规章制度,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以交趾郡守吕岱为先。

而郁林、合浦、南海、苍梧四郡,以苍梧郡守步骘为主。

如果他们的意见不统一,以吕岱、步骘为准。

吕岱、步骘不统一,则上书吴郡再定夺。

岭南称得上天高皇帝远,从江东调兵到交趾,走陆路都需要两三个月。

孙权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岭南的状况,相当于给了步骘、吕岱持节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