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 分类: | 字数:65.9万

第191章 孙权志在天下

书名: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字数:1648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9:33

孙权痛定思痛,决定提拔吴奋为吴郡郡尉,封爵新亭侯。

吴奋之弟吴祺,封都亭侯。

徐矫,袭封为广德侯,任会稽郡尉。

“徐矫曾追随其父,为主公征战,功绩比吴奋卓着。”张昭提醒道。

“既然如此,再授一个偏将军之职。”

孙权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这样的安排最妥。

“主公英明。”张昭欣慰地露出笑意。

屯田的任务,孙权交给张昭前去统筹。

不过,他举荐了一人作为张昭的助手,也就是陆逊。

陆逊一生出将入相,堪称东吴的“社稷之臣”。

历史上,他便是从海昌的屯田都尉一步步崛起。

三国中的绝世统帅,都特别会搞粮食的开发。

北方的曹操,是开天辟地第一人。

后来司马懿接班,继续搞粮食,才发掘出屯田的邓艾。

诸葛亮和姜维更不必说,直接在魏国门口屯田。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肯定是从粮食搞起。

孙权没有揠苗助长的意思,而是让陆逊从屯田做起。

当然,此次屯田的规模有一点大,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孙权收回来的奉邑,都是要作为军屯、民屯发展的。

如今江东对自耕农的赋税是十税三,而对于民屯则能提高至十税五甚至更多。

江东要养二十多万兵力,还有好几万吃俸禄的官吏。

赋税不高,根本支撑不住。

文景之治时,八千名百姓,供养一名吃官粮的。

到了桓、灵时期,压缩得越来越严重。

神州鼎沸以来,各地诸侯穷兵黩武,十几名百姓供养一名吃官粮的成为常态。

孙权不得不承认,这对百姓的压榨实在太过分了。

可他目前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军屯和民屯能缓解缓解军民的矛盾。

这几乎是回到战国时期,士卒需要保持耕战一体。

现在孙权治下,有交趾、岭南、荆南、江东四大地区。

人口还没有达到四百万,吃官粮的按照三十万人来算。

将近十二名百姓,要养一名士卒或者官吏。

除去老幼,青壮男子的负担是相当沉重的。

俗世洪流,能苟全性命已是千辛万苦。

想要站得住脚,必然伴随着流血和牺牲。

而出人头地,更是比登天还难。

孙权能走到这一步,是站在父兄的肩膀上。

他要尽可能地缓解百姓的压力,第一步是军屯、民屯。

下一步,便是发展农业和经济了。

常规的农业和经济,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中原的百姓已经够苦了,再苦他们迟早会出事。

孙权将目标锁定在江东山越、岭南俚人,以及交趾土着身上。

他收回将军们的奉邑,损害了将军们的利益。

最好的办法是弥补回来。

钱财的分配,未必能让他们满意。

山越的劳动力,将成为不错的选择。

孙权不分配奉邑、部曲,因为这关乎中央集权,影响到他江东之主的地位。

可佃户、仆役,他倒是能够慷慨一回。

孙权从张昭处离开后,又将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找来。

他直言不讳,明说要收回奉邑。

程普露出惊色,最终还是抱拳道:

“这是为了江东好,只要主公一视同仁,老夫没有怨言!”

黄盖也很干脆,拍了三下胸膛道:

“就算主公要末将的性命,末将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每人三十石粮,加上五千人,够末将进行分配了。”

“末将只有一个请求,军饷一定按时发,可不能拖欠呐。”

“两三千人找末将要饭吃,末将实在担待不住。”

孙权笑了笑,爽快地答应下来。

韩当脸上露出些许异色,很快又敛去。

“义公,你怎么婆婆妈妈的?”黄盖瞟了韩当一眼。

“既然主公发话,我自然会遵从,只是我突然想起先将军……”韩当感慨一声道。

“我知道大兄对你们很好,我也有做得不如大兄的地方。”

“然古往今来志在天下国家者,善虽少而大!”

“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孙权袖袍凌风,天生异象。

“主公,我不是这个意思,真不是!”

韩当连忙解释,诚惶诚恐地跪下。

“义公一时失言,请主公明辨!”

程普和黄盖纷纷抱拳,为韩当求情。

“你们跟着父兄冲锋陷阵,又随着我南征北战。”

“每一件功劳,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此次改革我找到你们,希望你们为江东披荆斩棘。”

“往后成为我孙氏的开国功臣,我还能亏待开国功臣不成?”

孙权不怒自威,带着凛然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