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 分类: | 字数:65.9万

第201章 曲辕犁和新式农具

书名: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字数:1155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9:33

众将满载而归,继续加强士卒的训练。

既然有了新式的军备,肯定要在下一次作战中建功立业。

否则怎么对得起江东之主的器重!

孙权刚返回府衙,迎面撞上笑语盈盈的鲁肃。

“启禀主公,曲辕犁成了!”

鲁肃激动地汇报,心脏仍旧怦怦大跳。

江南地区,很多沼泽地。

北方用直辕犁,便能进行生产和发展,南方地区不行。

曲辕犁历史上的称呼,也叫做“江东犁”,可以说是为了开发江南应运而生。

江东百姓的耕种,最主要围绕在太湖流域,他们需要和湖泊争取耕地。

张昭理政以来,积极地治水营田。

在低洼平原,开河筑塘,排除潦水,围湖围海,兴筑圩田。

在高亢和丘陵地区,修筑陂塘堰坝,防洪蓄水。

此次东吴的屯田,正是围绕震泽流域展开,也就是太湖地区。

陆逊采取的是“圩田”的方式进行,所谓圩田即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

孙权因地制宜,画出犁刀、秧马、耘荡、铁搭、曲辕犁等耕具图纸,命令工匠进行打造。

这些耕具图纸,都不复杂。

所谓犁刀。

主要是开荒时,走在犁前面。

用来割除芦苇,清除障碍。

所谓铁搭。

也是为了适应江东水田土壤的耕垦器械,一般具有六齿或四齿。

所谓秧马,能行于泥中,非常便利水田作业。

所谓耘荡,能够适于水田中耕除草。

至于曲辕犁,则是耕种神器中的神器了。

孙权跟着鲁肃去往城外,鲁肃迫不及待地展示。

“主公,曲辕犁有什么神奇的?”周泰疑惑不解道。

“咱们大汉普遍的直辕犁,需要三人两牛,既费人力又费牛力。”

“曲辕犁能实现一人一牛,耕种效率直接翻倍。”

“节省出来的耕牛,能够分配到其他地区。”

孙权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目若朗星。

“这曲辕犁,一头牛就能拉得动?”

周泰再望向曲辕犁,眼神完全不同了。

“子敬,好好给幼平展示一遍。”孙权笑意淡淡道。

“遵命!”

鲁肃撸起袖袍握好曲辕犁,而后长鞭轻抖,耕牛缓缓地向前。

地面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土痕,鲁肃轻松,牛也轻松。

“子敬一介书生,都能操纵曲辕犁,更何况是经验老道的农户。”

“看子敬如此振奋的模样,一天犁十亩地不在话下。”

孙权满脸笑意,忍不住打趣起非常投入的鲁肃。

现在江东有铁矿储备,足够打造农具。

唯一欠缺的是合格的铁匠,农具的产量不够高罢了。

假以时日,曲辕犁等新式农具,一定能够在江东推广。

加上交趾、岭南地区推广的两季稻,那么江东的赋税将会翻两三倍甚至更多。

经过上一轮的补充,江东军队已经满编,达到二十五万众。

吃官粮的官吏,在两万人左右。

大概相当于每十五个百姓,要养着一名吃官粮的。

孙权不得不承认,百姓的负担还是太重了。

等到江东的山越扫荡干净,说不定还得拓展至岭南、交趾地区。

尤其是交趾地区的邻国,在唐朝时盛产“昆仑奴”。

孙权不介意提前发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