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 分类: | 字数:65.9万

第289章 复客制,以及江东整体实力

书名: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字数:1808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9:33

宴罢,孙权派人安排诸葛亮住到诸葛瑾营中,好让他们兄弟团聚。

孙权已经提前告诫诸葛瑾,能拉拢诸葛亮最好。

江东肯定会有诸葛家族的位置,没必要下注一个不靠谱的刘备。

曹操曾屠徐州,以至于诸葛家族颠沛流离。

诸葛瑾和诸葛亮记得这段血腥的历史,又心高气傲,是不会投奔曹魏而去的。

历史上,曹魏最像一个国家。

东吴是士大夫联盟,或者说是部曲联盟,麾下众将私兵甚多。

至于蜀汉,更像是地方军阀。

天天就知道干仗,发展怎么都跟不上。

魏国人才辈出,治理州郡都是极好。

都不用曹操亲自出马,他麾下的六大刺史,屯田、兴修水利老积极了。

扬州刺史刘馥在淮南屯田,兴治芍陂以溉稻田,达到官民有蓄。

合肥之所以这么坚固,又不耗费朝廷财政,正是得益于芍陂屯田。

历史上贾逵任豫州刺史,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把洪水治理得服服帖帖。

民称其德,呼之贾侯渠。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毕竟曹操自己都修了好几条运河。

如今的格局,刘备仍然是军阀,经营自己的黑社会堂口。

孙权努力地发展南土,争取将自己治下的疆土发展成一个国家。

只不过在攻灭林邑、扶南后,大量的佃户、劳役进入南土。

扬州、交州、荆州三州中,庄园、坞堡、种植园蓬勃地兴起。

孙权强势地压制授兵制、奉邑制,而以复客制缓和阶级矛盾。

所谓复客制,也就是国家赐予士大夫、有功的将军佃客。

佃客耕种所得,在缴纳国家赋税后,和地主进行五五分成。

据初步统计,佃客的数量逐渐接近八十万。

蒋琬、潘濬、庞统、吕岱等人,正在实行移民实边之政。

林邑、扶南的人口成为佃客以后,土地出现大量的空缺。

他们从扬州、荆州各自抽调五万百姓,交州抽调十万,迁徙至扶南。

百姓当然不愿意,奈何官府给的待遇实在优渥。

除了给土地,还给佃客。

这意味着大族举族迁徙过去,马上就可以成为地主、豪绅。

以后发展一下,安排子弟好好读书,官府的郡吏都会从大族中挑选。

孙权知道,这样发展容易出现一点弊端。

可和开疆拓土相比,弊端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

历史已经证明,在没有汉民的地方,疆土一定会丢失。

汉武帝在开拓河西、南中时,迁徙大量的汉民。

这些汉民在河西和羌氐斗争,在南中和南蛮斗争。

耗时几百年,才将河西、南中,变成神州自古以来。

反观西域汉民少的地区,最容易叛变和丢失。

江东拿下扶南后,肯定会经历一段血腥演变的过程。

要想成为豪族、地主、郡望,汉民不进行斗争可不行。

在开拓扶南,以及汉中、凉州四郡等地以后,孙权治下人口趋近九百万。

按照疆土面积算的话,已经远远超过曹操了。

毕竟曹操所在的中原,是人口密集、富庶,而不是疆土大。

这一次孙权没有扩军的意思。

因为大规模的战役,以及移民实边,耗费大量的民力。

孙权继续扩军的话,容易激起民变。

说实话南土需要休养几年,才能发挥出该有的战力。

奈何时局不允许,战斗还必须进行下去。

就目前而言,孙权治下百姓以九百万百姓来算。

兵马四十三万,其中包括驻扎在扶南的三万杂牌仆从军。

官吏的数量,大致在三万五千众。

差不多二十名百姓,供养一名吃官粮的士卒或者官吏。

这二十人里,还包括老弱妇孺。

当然,江东的军屯、民屯,还有复客制,能稍稍减轻汉民的压力。

饶是如此,南土还是处于一种压力紧绷的状态。

乱世嘛,肯定要有乱世的压迫感,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孙权试图招揽诸葛亮,也是为江东储备治理一方的人才。

步骘全程听了孙权和诸葛亮的会谈,不禁道:

“主公真的要扶持三足鼎立,和刘备平起平坐?”

孙权笑了笑,负手轻蔑道:

“诸葛亮能给江东画大饼,凭什么我不可以?”

“我需要刘备像疯狗一样,死死地啃咬曹操。”

“如果他能战胜曹军夺下河东,对我军相当有利。”

“一旦他战败,江东会抢在曹操面前,夺取长安!”

步骘心领神会,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

没过多久,长安传来消息,刘备答应了孙权的三个条件。

只不过他对于钱财不屑一顾,要折换成粮草和物资。

也就是一匹战马,五万钱交给关中诸侯。

还有五万钱,变成粮食。

按照一石五百钱计算,一百石粮食。

孙权购买五千匹战马,需要付出两亿五千万钱。

以及五十万石粮。

钱财是进入西凉诸侯的口袋里,毕竟他们出了战马。

粮食是大家一起吃,刘备作为盟主还能管控起来,进行分配。

不得不说,刘备是真正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