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 分类: | 字数:65.9万

第317章 破魏贼十万,孙权立志北伐!

书名: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字数:1648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9:33

孙权龙行虎步,走进军帐。

他昂首挺胸,宽阔的肩膀仿佛能扛起整个神州。

“全琮何在?”

“属下在。”

“你立即调遣兵马,拔除曹洪之营。”

“遵命。”全琮抱拳道。

“朱桓听令。”

“末将在。”

“你不觉得乐进的营地,有点碍眼吗?”

“三日内,末将一定攻破乐进大营。”朱桓毅然道。

曹操设置二营,试图阻挡江东主力。

孙权目光如炬,扫视着帐中众将。

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绝对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霸道,让众将心神凛然。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孙权倏地伸出右臂,有力地一挥。

仿佛指挥着千军万马,又似在掌控着魏军将士的命运。

江东军轮番进攻,展开血战。

时间短促,魏军立营不稳,在朱桓、全琮的进攻下摇摇欲坠。

孙权又屡屡派出甘宁、黄忠、太史慈等将军,频频掠阵。

他们深入魏军腹地,展开野战、偷袭,搅得魏军人心惶惶。

战斗进行到第三天,江东连破曹洪、乐进大营,缩小包围圈。

张辽突破陈武的拦截,向董袭营地进军。

董袭苦苦支撑,士气一次次崩塌,又一次次重组。

要不是孙权的主力兵马,距离此地不远,他们早就丧失信心了。

江东继续搦战、围困,一直持续到第七天。

魏军人疲马乏,处于崩溃的边缘。

同样,董袭的人马折损严重,最多坚持两三天。

孙权当即下令,准许董袭撤退到山中。

军令下达的第二天,江东主力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决战。

太史慈、黄忠、甘宁、周瑜、鲁肃、陆逊、全琮、朱桓等数路兵马,悍不畏死地强袭。

如果道路不通,魏军很可能拼死抵抗,直到战死的那一刻。

现在张辽打通夹石道,给了魏军活命的希望。

他们决战的意志下跌,和江东军上涨的士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曹操欲决一死战,被部下劝退。

兵马损失了,他们还可以东山再起。

曹操要是战死,或者被俘,简直是一场席卷北方的天灾。

谁都不敢赌,魏军将士也赌不起。

更何况,曹操坚持不撤退,作为将军的怎么撤。

将军们不撤,士卒又怎么有理由撤。

在魏将的怂恿下,许褚硬生生地扛着曹操走夹石道撤离。

魏军不再死战,而是争先恐后地撤军。

这对于江东军而言,简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宴。

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诸将杀得筋疲力竭。

据战后统计,此战江东杀敌两万,俘虏五万,余者溃逃。

要不是张辽死死地坚守着夹石道,保障魏军的退路,他们的损失还会更加惨重。

张辽撤向合肥时,孙权又继续追击三天,勉勉强强获得几千的战果。

江淮决战,渐渐落下帷幕。

曹操举兵二十万众而来,战死大概四万众,被俘虏的士卒超过八万。

毫不夸张地说,魏军几乎损失殆尽。

江东缴获大量的军备器械、粮草辎重,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

等到这些战具,正式武装到江东军中。

孙权麾下的甲士数量,将直追魏军。

当然,此战最可惜的是没能抓住魏公曹操,难免留下了一点遗憾。

但孙权没有后悔。

江东军以伤亡两万的代价,取得这样的战绩,他已经心满意足。

魏军的装备力量,远在江东之上。

如果魏军哀兵死战不退,很可能给予江东重创。

孙权围三缺一的思路,保障了江东军作战的元气。

他们只需要稍稍休整,即可举兵北上,进攻合肥。

反观魏军要恢复战力,没有几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曹操在北方穷兵黩武,已经惹得百姓怨声载道。

徭役不停,百姓得不到休息,民力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此次江淮惨败,曹操在军中的威望,也会大跌。

以后魏军作战,难免会留一个心眼,不可能毫无保留地信任。

孙权在论功行赏时,将孙河排在第一位。

魏军孤军深入,很大的原因是受到孙河战死的影响。

要不是孙河的奉献,江东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为表彰孙河的功绩,孙权追封其为威寇将军,领豫州牧,爵皖侯。

孙韶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兼任徐州牧。

宗室孙贲、孙瑜皆有封赏。

孙权一边下令大军休整,一边为孙河举办君侯葬礼,继续收拢人心。

“江东不能夺得江淮,我有何颜面告慰伯海兄?”

“众将士,请助孙某一臂之力!”

江东子弟磨刀霍霍,士气越来越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