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 分类: | 字数:186.9万

第724章 朕自会秉公裁决

书名: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字数:2226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11

看到李瑛并没有包庇李琚的意思,李琎兄弟悬着的心方才落地。

陛下圣明啊,并没有因为与李琚的亲密关系而包庇他,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在长安城,哪个不知道李琚是圣人的死党,是圣人发迹之前最亲密的兄弟?

想要扳倒这样一个有权有势有靠山的亲王,岂是容易的事情?

圣人如今能够秉公论断,还李珣一个公道,简直是皇恩浩荡、有道明君,无论怎样赞美都不为过!

“在大街上群殴过后,李珣与李琚可曾再次发生过冲突?”

李瑛返回书案后落座,端起茶碗来呷了一口,沉声问道。

“回圣人的话。”

这次换了嗣宁王李琳来回答,“家父出殡的时候,魏王曾经闯进宁王府与五郎再次起了冲突,被家母呵斥后,自行离开。”

“这又是怎么回事?”李瑛放下手中茶盏,“详细道来。”

李琳拱手道:“回圣人的话,李隆基被押解返京的时候,家父的葬礼尚未结束。

我们兄弟获悉后希望李隆基能够来灵堂吊唁,当面向家父谢罪,毕竟他们是亲兄弟。

四位宰相也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勒令李隆基前来我们宁王府吊唁……”

“他以兄弟的身份射杀兄长乃是不仁,杀死把太子之位让给他的大哥乃是不义,如此不仁不义之辈理当在灵堂前叩首谢罪!”

李瑛一脸正义的肯定了李琎兄弟的要求。

只是让李隆基到灵堂前谢罪,算是便宜了这个老东西!

李琳继续道:“只是李隆基在灵堂前态度敷衍,毫无忏悔之意,为此惹得诸位兄弟纷纷指责他,要求他态度虔诚的道歉。”

顿了一顿,补充道:“但鉴于他是前任皇帝,诸位兄弟并未造肆,只是好言规劝,让他诚心悔过。

关于此事,荣王李琬、忠王李亨、鄂王李瑶他们都能作证,我们兄弟并未作出逾礼之事。”

李瑛插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们就算把李隆基这老贼痛殴一顿,也是情有可原。”

听了皇帝的话,李琳与李琎感激不已。

圣人真是深明大义,黑白分明啊,看来五郎有救了!

李琳继续道:“就在这时候,魏王李琚再次冲进父亲的灵堂大吵大闹,并要求荣王派大理寺的差役把五郎缉拿下狱。

由此可见,李琚对五郎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故此臣等众兄弟猜测刑部突然登门把五郎下狱,多半是魏王李琚在背后兴风作浪。

还望圣人明察秋毫,释放五郎李珣,并将诬陷使坏的背后小人以法绳之。”

听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李瑛也猜测刑部突然捉拿李珣之事十有八九与魏王李琚有关,但也不能仅仅听信李琎兄弟的一面之词,还需要做个全面的调查。

“你二人尽管放心,朕自会查清此事,秉公裁决!”

“如果是李琚勾结刑部陷害李珣,朕自会为他洗清冤屈,并将李琚以法绳之。”

“当然,如果李珣确实触犯了法律,那朕也会依法处置,绝不徇私。”

李瑛正襟端坐,面无表情的说道。

“谢圣人主持公道!”

李琎与李琳一起作揖谢恩,随后告退离开了大明宫,返回家中等候消息。

等两人前脚离开之后,李瑛又命吉小庆去一趟十王宅,召鄂王李瑶来见自己,同时去皇城召宰相张九龄、颜杲卿二人分别来见自己。

“让他们一个个的来含象殿见朕,不要一起来!”李瑛叮嘱道。

吉小庆应道:“奴婢明白。”

又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守刑部尚书萧隐之最先赶到。

刑部的官差抓了一位郡王,皇帝肯定要过问,因此萧隐之早就做好了面圣的准备,得到召唤后立即骑马赶到了大明宫面圣。

“臣萧隐之拜见陛下!”

身穿紫色官袍的萧隐之进入含象殿后立即跪地请罪,“臣未及向圣人禀奏,便擅自捉拿同安郡王,还请陛下恕罪!”

李瑛冷哼一声:“萧隐之,你也知道擅自捉拿郡王有罪?朕问你,为何作出如此大胆之事?

你今天敢擅自捉拿郡王,明天便敢擅自捉拿亲王,后天是不是也要捉拿朕?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臣不敢!”

萧隐之急忙叩首,以额头触地,“实在是此事关系重大,臣唯恐被李珣销毁罪证,故此斗胆派遣差役登门将之捉拿。”

“那你告诉朕,李珣犯了什么大罪?”李瑛挑眉问道。

萧隐之跪着说道:“今晨,我们刑部的差役抓到了一个售卖甲胄的商人,顺藤摸瓜查到了一座位于永安坊的宅邸,并在宅内搜到了甲胄二十副,弓弩五十把。”

按照大唐律制,甲胄属于最高等级的违禁品,任何人不得私自拥有,否则视为谋反。

不要说是普通百姓商贾,就算你是达官贵人,就算你是王公侯伯,如果没有获得兵部的批准,胆敢在家里私藏甲胄,一律视为谋反。

即便李瑛在担任太子的时候,府中的甲胄也仅仅只有四五十副,这还是经年累月向兵部申请,一次次叠加之后的数量。

在一户普通宅邸中搜到多达二十副的甲胄,按照大唐律制,妥妥的能够定一个谋反之罪了!

更何况,除了二十副甲胄之外,刑部的差役还搜出了同属违禁武器的弓弩,数量多达五十把,这怎么看都像是谋反。

李瑛这才感到事关重大,幸好自己并没有轻信李琎兄弟的辩解,看来此案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商榷。

“起来说话!”

李瑛的语气稍稍和善了一些,招呼萧隐之起身。

当朝三品大员,像个奴才一样跪在地上说话,这不符合大唐的规矩。

在大唐帝国,君臣之间属于合作关系,除了重大节日之外,大臣们并不需要给皇帝磕头,无论是三品大员还是七品县令,除了特殊时刻统统不需要下跪!

“谢陛下!”

萧隐之心中长舒一口气,缓缓从地上爬了起来,垂手站立。

“何人这么大的胆子私藏甲胄与弓弩?”李瑛蹙眉问道,一脸杀气。

萧隐之道:“回圣人的话,这座宅邸的主人姓高,名唤高堂隆,祖籍河南荥阳人。”

“朕还以为这座宅邸是李珣的。”

李瑛皱起了眉头,“既然主人姓高,那你们刑部抓李珣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