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 分类: | 字数:186.9万

第726章 无可奉告

书名: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字数:2290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11

丰乐坊位于天街西侧,与通化坊、开化坊毗邻,也是长安城的黄金地段,李珣的“同安郡王府”便位于此坊。

半天之前,刚刚来了一队刑部的官差,强行将同安郡王李珣抓走,引得坊间流言四起。

晌午过后,突然又有两百余名身穿刑部皂衣的官差列队而来,带队的长官从浅绯色官袍变成了紫色官袍,显然是刑部尚书亲至。

除了刑部的差役之外,还有一批身穿大理寺制服的差役一同前来,看起来是两个部门联合办案。

刑部与大理寺均是大唐最高等级的衙门,如今这两个部门联合办案,可见同安郡王府犯下大案了!

丰乐坊内的百姓见状,纷纷凑过来围观,很快就把王府周围挤的水泄不通。

“刑部奉旨前来办案,快快开门!”

一个满脸杀气的皂吏气势汹汹的上前拍门,“再不开门,我们可就要撞门了。”

片刻之后,大门敞开。

几个惊慌失措的夫人迎了出来,哭哭啼啼的道:“你们刑部刚把郡王抓走,又回来做什么?”

一个多时辰之前,汝阳郡王李琎、嗣宁王李琳刚从这里离开,说要进宫面圣替五郎伸冤,几位夫人还以为李珣有救了,高兴的在家里烧香拜佛。

没想到不过一个多时辰,刑部的人就找上门来。

而且来的差役更多,声势更加浩大,直把高王妃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下令关门,并派人走后门前往嗣宁王府去求援。

随后,刑部的人开始砸门。

王府的管家听明白之后跑去告诉高王妃“刑部的人自称奉旨前来查案,咱们关着大门就是抗旨,还是开门吧?”

其他几个夫人纷纷说道:“反正五郎已经被抓走了,咱们关着门还有什么用?开门吧,要杀要剐听天由命了!”

高王妃一听是这么回事,这才下令打开府门,亲自出门质问刑部的人意欲何为?

“回几位夫人的话,李珣涉嫌私藏甲胄、弓弩,刑部奉命前来搜查,还请诸位配合,否则别怪国法无情!”

身穿紫袍的萧隐之拱手施了一礼,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们同安王府遵纪守法,何曾私藏过甲胄?肯定是有人诬告我们!”

高王妃闻言吓得面如土色,拍着手掌叫苦连天。

大理寺卿李琬拱手施礼道:“高王妃莫急,圣人命我们大理寺协同刑部办案,如果李珣是被冤枉的,本王一定会还他清白。”

作为堂兄弟,李珣和李琬多少有些交情,高王妃也曾经多次去过荣王府做客,看到李琬这个熟人后心中稍安。

当下上前攥着李琬的手,哭着喊冤:“六郎啊,我们同安王府向来奉公守法,五郎他怎敢私藏甲胄?一定是有小人中伤诬陷,你可要替他伸冤做主啊!”

李琬拍着高王妃的手背道:“皇嫂放心,若是有人诬陷李珣,本王一定会彻查清楚,为他昭雪。”

同安郡王府的人乖乖让开,任由刑部与大理寺的差役进府搜查。

“给本官仔细搜查,不得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萧隐之背负双手,一脸严肃的下令。

“搜!”

刑部的差役答应一声,蜂拥入内,迅速在同安郡王府翻箱倒柜的搜查起来。

不多时,接到消息的嗣宁王李琳与汝阳郡王李琎同时赶到。

两人从大明宫离开的时候,本以为李珣十有八九会被立即释放,没想到前脚刚进家门,就有同安郡王府的人来报信,说刑部又找上门来了。

这让两位王爷很是恼怒,当即各自从家中赶往丰乐坊,并在坊市门口相遇,随即一起前来讨个说法。

“萧尚书,你们刑部刚把五郎抓走半天,回头又来搜府,究竟是何居心?”

嗣宁王李琳愤怒的质问萧隐之,气的身体发抖。

萧隐之不动如钟:“奉旨办案,无可奉告!”

“你信口雌黄!”

李琳口水喷了萧隐之一脸,“孤一个半时辰之前刚刚进宫面圣,陛下说会彻查此案,还五郎一个公道。你还敢再来同安王府找事?孤看你分明是公报私仇!”

“哼……本官也是奉旨行事!”

萧隐之不屑的说道,看起来丝毫没有把李琳这个嗣亲王放在眼里。

“二郎。”

见萧隐之态度强硬,李琎猜测这件事只怕出现了变化,当下便在后面悄悄拽了下李琳的衣服,提醒道:

“既然刑部是奉旨办案,那你不要阻挠了。咱们许久没有与六郎说话,一旁叙旧。”

李琳会意,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两人来到荣王李琬的面前施礼,询问道:“荣王啊,圣人前脚刚刚答应替五郎洗冤,为何后脚又派刑部与你们大理寺前来搜查?”

李琬面色凝重:“两位兄长啊,此案干系重大,恕小弟不能透露内幕。

“但萧隐之确实是奉了圣谕前来搜府,你们就不要阻挠了,免得惹祸上身。

“但请两位兄长放心,有我李琬参与此案,保证不会让五郎受冤枉。”

“唉……好吧!”

见李琬说的如此郑重,李琎与李琳才知道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只能无奈的站在一旁,看看刑部的人能搜出什么东西来?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有差役前来禀报。

“启禀尚书,搜出强弩一把,藏匿地点在李珣的书房。”

萧隐之面无表情的问道:“当时可曾有大理寺的人在场?”

“回尚书的话,有两名大理寺差役在场。”

“那就好,好生包起来,做好记录。”萧隐之吩咐道。

又过了一阵,又有刑部的差役前来禀报:“在同安郡王府的柴房搜出甲胄两副,当时有大理寺的差役在场作证。”

萧隐之颔首:“很好,继续搜!”

李琳与李琎闻言大吃一惊,私藏甲胄往小了说是违反律制,往大了说可以定个“意图谋反”,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不可能啊,五郎他怎敢私藏甲胄,定然是有人陷害!”

李琳再也忍不住,站出来替李珣辩解。

萧隐之冷哼一声:“甲胄是在李珣的府邸搜出来的,有刑部与大理寺的差役同时在场,不知道嗣宁王指的是何人诬陷?是说我们刑部啊,还是说大理寺?”

李琳愤怒的道:“反正这甲胄不是五郎的,定然是有人栽赃!”

“哈哈……嗣宁王说的这么肯定,不是李珣的,难不成是你的不成?”萧隐之反唇相讥。

李琎急忙扯了下李琳的衣袖:“二郎,先让刑部调查,愚兄相信圣人绝不会冤枉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