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四零一路苟到新世纪
作者:炉沣市的白公主 | 分类: | 字数:7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9章 新的邻居
“他爸,在哪里,快看,上边有咱们两个人的名字。
走,走,赶紧的走。
再不走,就这个味道,我都能把隔夜饭给吐出来。”
“对,对,走,走,实在是太难闻了,往后出门在外的话,咱们尽量别选择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太难受了。”
“谁说不是呢?
这汗臭味,也太炝鼻了,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没错。”
说着就挤开人群,奔着牌子去,等还没有走到跟前时,就看着自家老大一身军装,笔直的站在那里,手里举着个牌子。
还没来的及跟孩子说话呢?
就见孩子上前几步,接过手里的包裹,就听着他说出来。
“爸,妈,东西给儿子,儿子来拿,咱们赶紧出去,先回家,好好洗漱一番。
这天实在太热了,搞不好很容易中暑。”
“好,好,不错,不错,身体比当初离开家的时候还要结实。”
“还真是,就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爸,妈,现在天热,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咱们回家以后再说。”
“好,好,走,走,再不走又得出一身汗。”
“没错,没错,赶紧的回去,有什么话回去再说了。”
看着老大来接,心里总算是踏实了,自从孩子当兵以后就再也不会没有见过。
哪怕时不时的有书信来往,可见不到人,总归是不放心。
这次可算是放心了,以往孩子在部队肯定会被指派任务,而现在孩子在军校上学,哪怕就是旁边安排给他任务,那也得有那个机会。
更何况,孩子上了军校,等他毕业以后,那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比当大头兵的要好。
看着身旁的老大,只觉着自家的儿子哪哪都好,就是不知道将来能找个什么样子的媳妇。
话说这个事做父母的哪有不着急的呀?
就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对,一不说孩子现在还在上学,就说这年纪本来就小,现在谈婚论嫁还尚早。
倒不如在等几年,等几年到时候来帮他想看媳妇,就凭他自己追个姑娘回来恐怕不太容易。
至于老二和老三这俩更不着急,谁让他们俩比老大小呢?
话说回到京市后,要住的地方还真不怎么样,跟好几家住在一个院子里。
一个不大的四合院,也就西厢房还有两间空房。
看似不大的西厢房,加起来有五六十平方,被隔开三室一厅一厨,真的很难想象是怎么做到这样布局。
还没有进家,走在院子里,就听到住在院子里的人说。
“西厢房这是来人了?”
“没错,昨天西厢房住进来一位军人,说是回来探亲,还说他父母今天就到。”
“怎么个情况,按理说现在没有多余的房子分配给其他人呀?”
“是没有,而且西厢房依旧是老柳家的房子,只不过他们家搬出去住,这不房子就空着了吗?
正巧有人找住处,这不人家就租出去了,听说他们家的西厢房,光房租一个月就五块钱呢?”
“这么多?”
“可不是,都赶上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还真是,那知道租西厢房的人是做什么的吗?”
“听说是在隔壁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
“在大学里当管理员?”
“是呀?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就是觉着这家人有两下子,这大学里的图书管理员那可是个香饽饽。”
“谁说不是呢?
而且我还听说,这家的孩子,有两个就在隔壁上大学。”
“这么厉害?”
“可不是,听柳家婶子说,出面租他们家这西厢房的人,就是两学生,你们说这事难道有假?”
“既然这样,那肯定不可能有假。”
是没有假,这不一进院子,就碰巧有人问。
“请问你们是?”
接着就听老大说。
“您好,孙叔,这是我爸妈,刚下火车站,这不今天刚搬过来。”
“你好,你好,老弟不错呀?
您儿子可有出息了。”
“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刚下火车一定很累,您先忙,回头咱们再聊。”
“好,好,没问题。”
说着就跟着孩子进了自家的西厢房。
而此时,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几户人家,但凡在家里的人,不管是站在院子里,还是坐在屋子里的人,都竖着耳朵听西厢房的动静。
实在是这么住在一个院子里,放个屁都能听到。
“爸,妈,您先休息会,早上的时候,我就接连烧了几壶热水,等会你们在房间里稍微的洗一洗。
我去附近的国营饭店,打包几个菜回来吃。”
听到这话赶紧的说。
“老大,不用忙活,等会我跟你爸稍微的擦洗一下,咱们一起出去吃。”
“这?”
看自家孩子以及男人不解的瞅着自己,就赶紧的小声说。
“咱们现在住的地方跟以往不一样,这么多人住在一个院子,难免会有些矛盾。
而且咱们又刚搬过来,这一来就再家里吃好的东西,未免太过于招摇,倒不如出去吃。”
“也是,就是这样一来,回头等孩子们都放假了,想给他们三个补补的机会都难。”
“这有什么呀?
咱们家别的东西不多,就票管够,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三个见天的去国营饭店吃,又不贵,怎么吃不是吃呀?”
“妈,不用,别人家怎么过咱们就怎么过,没有必要弄的这么麻烦。”
“那不行,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也得好好补补才行。
实在不行,回头我再想想办法,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没错。”
“真不用。”
“用不用我说了算。”
“对,这事听你妈的准没错。”
“那好吧!”
没多久,一家三口又出去了。
此时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其他几户都坐不住了,这不纷纷聚到院子里,大家七嘴八舌的说。
“怎么个情况,这眼瞅着就到饭点了,这家人怎么又出去呢?”
“谁说不是呢?”
“不是什么呀?
他们家刚搬过来,你们见他们家按锅灶了吗?”
“对呀?
你不说这一茬,我还真没有往这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