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翻脸无情,别怪我造反
作者:戴墨镜的鼠爷 | 分类: | 字数:5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3章 平贼人选,耕后出兵
皇帝的问题,根本没法回答。
说齐羽厉害,就是在打皇帝脸面。
如此厉害的儿子,你不仅一开始只封个郡王,还把人赶到苦寒边疆。
这就叫有眼无珠!
说袁辰和武隆郡兵卒废物,更是再骂皇帝识人不明。
总之,高安宁死也不会回答。
还是让皇帝自己感慨去吧!
“那个逆子,还做了什么?”
齐渊也没逼着高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
“南梁王在派出三路大军后,自己亲率数百铁骑攻占了泽水峡关。”
“嗯?”
齐渊闻言,皱起眉头:“具体说说,他带了多少人?”
“六百。”
高安如实回道。
“我记得泽水峡关,可驻扎两千兵马,他用六百人是怎么攻破关隘的?”
武隆郡还可以说是守将胆小怕死,主动投降,才会导致失守。
高安说泽水峡关,可是用了“攻占”二字。
齐羽到底使了什么法子,能以少攻城?
“因为没法靠近,影子并不知南梁王具体如何攻关,只知这一仗是在晚上发生。”
“喊杀声持续不到一个时辰,泽水峡关就已易主,现如今被南梁王牢牢掌控。”
高安回禀道。
说实话,想搞到齐羽的情报,非常吃力。
齐羽不仅有一群精通反间的手下,且兵卒也对他忠心耿耿。
关键,齐羽好像会蛊惑人心,深受百姓爱戴。
只是半年的经营,南平郡就被他打造成铁桶一般。
影子只要进入南平郡,立即就会被百姓发现,而后举报给齐羽手下。
如今,已经有好几个高手,折在南平郡。
若非此次大战,地点发生在合陵和武隆两地,恐怕这点消息也传不回来。
“呵呵,朕倒是被这个逆子骗了!”
齐渊冷笑着说道。
当初,他怎么就没看出来,自己这个儿子如此厉害。
如今将人放出去,再想要抓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高安!”
“奴婢在。”
“去,宣司空,司徒,太尉觐见。”
“是!”
高安接到命令,匆匆而去。
一刻钟后。
司空刘环,司徒吴钦,太尉陈绍,相继而至。
“三位爱卿,坐吧!”
三人行礼后,落座。
“不知陛下叫臣等过来,所为何事?”
司空刘环率先开口问道。
“朕看奏折,沈良和黄鸣在贺州剿匪初见成效,贺州现已平稳下来。”
“这次召你们前来,就是想议一议,该如何封赏二人。”
齐渊目光在三人脸上扫过,淡淡的说道。
刘环三人互相看了看,稍显错愕。
沈良去剿一些流匪而已,并没什么太出色的战绩。
只是将流匪驱离了贺州。
虽说稳定住贺州局势,但也导致相邻的常州和安州遭受流匪祸害。
严格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功绩。
但,皇帝却要封赏。
尤其,还特意提起黄鸣这个人。
其中,必有文章。
黄鸣,抚安侯之子。
上次朝廷小会,皇帝就特意让其跟随沈良出征。
如今,更是直接点名嘉奖。
刘环在稍一错愕后,马上明白皇帝这是要重用对方。
甚至说,此次派人出征,也是为其混点军功。
既然明白皇帝的意思,那三人自然不好驳了面子。
“老臣认为,沈良剿匪劳苦功高,不如加封一等亭侯。”
“另,黄鸣在此次剿匪表现突出,可加封三等亭侯。”
“至于财帛等物,全按侯位标准来。”
使徒吴钦一开口,就是两个亭侯。
大晟勋贵只有列侯,亭侯级别虽最低,但却实打实有封地食邑。
这是普通人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黄鸣初出茅庐,直接封侯,可以说封赏极重了!
不过……
“朕觉得,三等亭侯稍微有些不足,这样,就封个二等亭侯吧!”
显然,齐渊对黄鸣的照顾,超过吴钦想象。
三人闻言稍稍皱眉,但并没有出言反驳。
皇帝恩宠一人时,最好不要盲目反对。
否则,恶了帝心,就不划算了!
再说,一个区区亭侯而已!
三人也没放在心上。
“另有一事,今天一并议一议。”
齐渊对黄鸣的封赏下了结论后,立即转移话题。
“不知是何事?”
这次出声的是司空刘环。
“如今贺州虽已稳定,但常州和安州流匪之患严重,朕觉得还需遣一大将,带兵彻底解决才好。”
“三位爱卿,觉得何人堪此重任?”
又是流匪的事,但明显齐渊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剿灭所有流匪,并非让人去捞功绩。
“臣觉得一事不劳二主,此事还是有沈良将军领兵解决,如此可以节省财力物力。”
吴钦开口建议道。
“不,沈良虽能征善战,但他性格太稳,而流匪之事必须施展雷霆手段,才能彻底平息。”
“所以,朕认为此战该有大将军王戈出任主帅。”
齐渊直接摇头否决吴钦提议,同时给出明示。
“这……”
三人互相看了看,更感到莫名。
王戈是谁?
那可是除夏重海之外,公认的大晟另一柱石。
自从夏家倒台,更成为大晟武力门面。
只是区区流匪,实在不必动用此人。
“朕得到消息,南戎蠢蠢欲动,欲在明年入侵我梁州。”
“王戈将军此去平定流匪后,朕会让他兵至梁州,震慑南戎。”
齐渊终于说出,让王戈出兵的真正目的。
“如此,臣没有异议。”
“臣也没有。”
“全凭陛下做主。”
听闻皇帝是想用王戈震慑戎族,三个大臣纷纷点头同意。
南戎和北朔一直是大晟心头之患。
若南戎要出兵,确实需要一名大将去震慑。
“如此,三位爱卿去准备吧!年后春耕后,朕会拜将王戈,让他领二十万大军出征。”
这次,齐渊算是下了血本,直接出兵二十万。
如此多兵卒,已是大晟能动用的全部机动兵力。
因大晟采取的是府兵制,想征集大量兵源,最好是避开春耕秋收。
所以,齐渊才说在春耕之后,再拜将出征。
刘环等人闻言,都稍感吃惊。
皇帝这意思,不像是震慑,反而有种要灭掉南戎的意思。
若非今年全国大多地方丰收,他们一定会反对。
但如今想想,要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南戎的问题,纵是出兵二十万,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几个君臣很有默契,都没谈论南梁王齐羽。
毕竟,谁都看出来,齐羽不受皇帝喜欢。
纵然他功绩再大,也不会受到重用。
所以,刘环三人特意回避的齐羽的话题。
至于大军至南梁,到底怎么处置南梁王,还是看皇帝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