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小龙崽,全王朝被我带飞
作者:月半圆 | 分类: | 字数:5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7章 传授养珠
京中风云如何变幻,也影响不到千里之外。
洼里县县衙内,一捕快行色匆匆跑进后衙,“大人,您瞧这是什么!”
说着,将装在布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展露在胡广文面前。
黑褐色泥土里有些些许金点,略一抖动,金色光点越发多。
胡广文伸手碾一抹土,指尖残留的褐色痕迹上赫然也沾有一丝丝金光。
若只零星一点也就罢了。
一袋子土里,有不少金黄之色,见过不少金子,并因元珤喜欢曾跟着金店师傅学了一手的胡广文如何能不知这是什么。
金粉!
这一袋子土粗略估计能炼出三两金。
心有想法的胡广文看向来人,“这,从何处发现的。”
果不其然,捕快回的发现之处,正是他们日夜监督的深山密林。
这些得来也不算太难,毕竟当时他们发现洞内有金光,路上偶有一点金色时还不敢相信。
日日面对金矿,谁又能不动心。
尤其当下管事并不如被抓的郑管事,私心甚重,他们观察几日,便见其藏匿不少。
因管理不够严格,那些干活的汉子们自然也偷偷撒下不少含着金星的土。
因此,便宜了日夜看守的捕快。
“据这几日观察,那来运输的人格外谨慎,王五跟过一回,不过跟了属里地便跟丢了,好在有并未清理干净的车辙印,但也只查到这车出了洼里。”
说到此处,来人有些颓丧。
胡广文勉励两句,“你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小捕快被说的满脸通红,“对了,大人,这几日观察下来,现在那管事与咱们牢里关押的好像有仇,不若咱们想个法子将人抓来。”
狗咬狗,总能多得些内幕。
“不必,你们且在留意几日,莫要贪进,我已有章程。”如此大事,不是一个县令能管的。
想着张衍回信提到如今是太子监国,陛下身子越发不好,时常昏迷,底下皇子也都蠢蠢欲动,让其好好待在洼里。
本想直接上折子的胡广文刚一进家门,就见胡老太婆媳两个满脸笑意的收拾了不少东西出来。
“这是做什么?”
“瞧瞧,我就说我这儿子当了官,万事不记得,和他爹一个样,不过十几户人家跟着养珠,日日不着家了。”
虽是埋怨,胡老太面上的笑意却未减去半分。
将手中看过的东西放到箱笼内,回胡广文一句,“再有月余便是张衍与表妹菀姐儿的大婚,咱们虽不能亲到,礼却不能不送。”
胡广文点点头,应一声,“这几日衙门事忙,爹那……”
一听儿子提起老头子,胡老太想着原本日日能亲香到的乖孙女日日不着家。
语气里带了一丝埋怨,“我个妇道人家,这种事你等你爹和元珤回来,”一句话未说完,门外已经响起元珤甜甜的喊奶奶声。
胡老太登时抛弃胡广文往门外奔去,“哎呦,奶的乖孙女呦,晒黑了,渴不渴,累不累?”
留下的冯氏看一眼喊两声姐姐,因着小短腿迈步太小,见着奶奶与姐姐亲香,急的咿咿呀呀一通乱喊,脚下小步子倒腾的更快。
“爹和元珤做事,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说上一句,冯氏赶忙跟上,生怕一个错眼,俩小祖宗再摔了。
被冷落的胡广文挠头憨笑一声,迈步跟出。
无需过问,胡老爹早已将这几日种种一一道来。
说到最后,不忘笑道:“这两日出海虽不及当日咱们在家,那也是满载而归。”
瞧着满船蚌类,也不知谁直言胡家乃福泽深厚的人家,更有直言元珤瞧着像观音坐下金童玉女。
任由胡老爹解释,奈何无人听。
说完,胡老爹忍不住瞪一眼元珤。
当真他不知这孩子做了些什么,早在村里除了自家,还有谁家出海能满载而归?
更别提元珤跟船,那鱼自动跳到案板上也不是一次两次。
他只怕名声传出去,若有一日人心贪婪,元珤该如何。
半点不心虚的元珤将胡老太夹来的肉塞了满嘴,笑眯了眼睛。
这两日出海收获丰富,真不怪她。
全是因小黑寻来。
瞪过一眼的胡老爹又忍不住心疼元珤,孩子能有什么错。
错也是错在儿子不够争气,若能权倾朝野,谁还敢说一句不是。
胡老爹夹一筷子元珤爱吃的菜,扭头叮嘱胡广文。
“你可要好好当差,老子虽不指望你官拜丞相,可你也得多为孩子们想想,做个好榜样,万不可行差踏错一步,三思而行。”
莫名挨了一通训斥的胡广文点头表示受教。
眼下这两件事确实该谨慎些。
胡广文回到书房静坐片刻,当即撤下要写的奏折,换了纸笔给张衍写一封道喜信。
恭贺过后,胡广文用张衍曾说过的密语将金矿与墓地一事一同写了进去。
次日,信件便随着胡家为张衍大婚准备的贺喜礼品一同被送往京城。
此时,胡广文半点不知,正是因他改了主意,才避免过一场祸事。
更不知,当日上奏暴雨的折子早已被人暗中扣下。
随着胡老爹与元珤陪着出海,收获满满的事情一出,原本坚决不同意的一些人家不免动摇。
更有亲自出海试过,几乎一无所获,这些人家想着便是什么都得不到,能得些鱼和蚌壳里开出一两颗珍珠也不错。
更有想胡家祖孙二人定是有大福报者,能沾染一些那也是天大的好处。
琢磨一番,有心思的几户人家直寻到胡老爹跟前。
胡老爹当即便让人定下契书,见周遭大多数人依旧犹豫,不免有些惋惜。
正愁怎么让更多人加入,好改善生计。
元珤拉一下胡老爹袖子,“爷爷,可定下最后时限,咱们不可能一直出海,届时养珠还要靠爷爷呢。”
言外之意,胡老爹如何不懂。
有了最后期限,才能便于后续管理。
胡老爹沉思片刻便将再等三日,届时无论有多少人家想养,也只能等年后,再不中途添加。
一听竟有时限,不少还想观察一番再下决定的人心下咯噔一声,不少当场便言要跟着干。
自然,更多的是观望。
毕竟前几届县令也没少折腾,除了劳民伤财,再无半分好处。
眼下养珍珠左右不过半年时间。
他们并未听闻有哪里真的成功养出珍珠的。
别到最后空欢喜一场。
怀有此等心思的见着相熟之人签了契书,不免嘲笑两句,“可别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地儿。”
被嘲笑之人,小心收好看不懂的契书,“胡大人一家与之前的不同,再者胡老爷子和他小孙女一瞧就是有福气的,俺有力气,不怕。”
“哼,有你后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