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
作者:舟至九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19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结流寇
被改名盛京的沈阳城中,此时已经一片素缟。
岳托带领的镶红旗一下子被斩首一万余人,对于本就人少地广的建虏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打击。
加上此次寇关,除了缴获的粮食物资和白银等物,人口也未能补充一分,整个鞑清上下全都憋着一股冲天怨气。
对此,黄台吉也只能四处让人传递消息,这不过是妥协之策,等到多尔衮等人平安退回来,到时候再做计较。
而此时大明京师之中,朝廷百官,尤其是杨嗣昌带领的楚党,已经开始弹冠相庆了。
“宣新安伯、钦命提督宣大副使刘锡命,副使黄宗会、杜良骥上殿。”
皇极殿中,数百朝廷大臣喜气洋洋,仿佛不是被建虏刚刚入侵了一般,全都一脸羡慕地看着大步走入殿中的刘锡命等三人。
龙椅之上,崇祯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见刘锡命三人走进大殿跪倒在地,崇祯示意了一眼身旁的王承恩,让他上前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邦宁,唯德与贤,今有翰林院侍读刘锡命、吏部主事黄宗会、兵部主事杜良骥三臣,克躬谨身,智勇非常。”
“着升任刘锡命为詹事府少詹事,初授正四品中顺大夫,赐封其妻刘谢氏五品宜人。”
“着升任黄宗会为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初授正五品奉议大夫。”
“着升任杜良骥为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初授正五品奉议大夫。”
……
“哗”
皇极殿内,因为刘锡命三人的任命再次激得数百朝臣窃窃私语。
不过这一会却没人跳出来反对,大家眼中更多的是羡慕和嫉妒。
一来刘锡命三人这功劳都是实打实的战功,兵部早已派人前去核验了首级,加上建虏伪王多尔衮愿意和谈,这自然是错不了的。
二来嘛刘锡命三人的升官基本是符合大明朝的升官套路,无非就是连跳了两级而已。
刘锡命从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读升为了正四品的少詹事,看似是连升了四级,实际上则不然。
翰林院属于朝廷中的清贵,升官本来就快。
刘锡命这个翰林院侍读要是按照顺序来的话,下一步应该是正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再熬上个十来年便可以担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
现在刘锡命因为立下大功的原因必须要升官,但是考虑到其资历太浅,这才转任正四品的少詹事,这已经是皇帝向朝臣妥协的结果了。
当然了,对于刘锡命来说也不亏。
詹事府是东宫的下属部门,崇祯将刘锡命任命为少詹事,也就意味着向大家宣布这乃是下任皇帝的亲信大臣,如此际遇可不是谁都能抢得到的。
当然黄宗会和杜良骥两人也就不用说了,正常的连升两级而已,对比斩首一万余级的破天大功,尚且还有些赏功不够呢。
刘锡命虽然心黑,但是好歹还是给卢象升报了不少战功,只不过这会儿人都死了,自然是多是少由他说了算。
卢象升免去了历史上遭受的不白之冤,直接被崇祯追封为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追谥“忠烈”。
至于其他文武官员,则另有其他封赏。
曹变蛟本就是总兵官兼正二品都督佥事,此次直接被封为正一品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兼总兵官。
邵德荣得升正二品都督佥事兼总兵官,郑敬才荣升正三品指挥使兼参将,江德参等人更是分别升任了参将、游击等职。
不过对于这些曹变蛟等人却是看得通透,朝廷对于他们这些武人能赏也能封。
剿匪的这几年里,中原的将军如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这些哪个不是几经贬黜。
前不久因为一年来剿贼不利,全体官兵还被连降了三级呢。
朝廷这些手段用的熟络,只是看上去聪明的举动却让将士们寒了心,刘锡命揣测这也是为何明末之时将官们不愿效力的原因。
一场大战下来,刘锡命获得了他想要的所有东西,这便是得益于他对历史大势的熟知。
虽说因为蝴蝶效应,许多历史细节都有所改变,但是刘锡命深知,天下大势已然不可逆转,如建虏寇关这些事情虽然时间会改变,但是事关满清战略,他们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王承恩念完旨意便退回御座一旁,崇祯笑语吟吟地扶座看向刘锡命三人。
“三位爱卿忠于国事,以文臣之身立下惊世之功,朕向来不吝赏赐,列为臣工也当以三位爱卿为榜样,共保我大明江山。”
“吾皇万岁”
刘锡命悄悄抬头看了看崇祯眉开眼笑的表情,心里泛起了嘀咕,要是自己没把建虏弄得议和的话,估计今天这事就没这么走运了。
不过想到南边的事情,刘锡命心中阴险一笑。
~~~
湖广布政司,襄阳府。
自从杨嗣昌上台以后,崇祯十年底开始,官军对于流寇的围剿战术陡然一变。
由于五省巡抚各有片区,五省总督和五省总理专剿一方,不用再分心防守地方,流寇的压力顿时大增。
崇祯十一年七月,张献忠、罗汝才以及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马守应等数万流寇被熊文灿指挥的官军包围在了勋阳府的大山之中。
为了避免自身损失,熊文灿又用起了自己的招安大法。
张献忠等人迫于形势,也只得暂时接受招安。
但是据刘家汉川村的线报来看,熊文灿在招安的过程中对于流贼妥协过多,几乎是按照郑芝龙的待遇来进行的招抚。
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等人麾下的近十万大军不仅没有被朝廷收缴,反而还没熊文灿划分了势力范围进行就地屯驻。
其中张献忠在房县招抚,罗汝才在勋阳,马守应等部在均州,这些流寇不过是换了身官军的皮,反而借此机会得到了喘息,让刘锡命大呼明朝这些大臣让人看不懂。
不过这却正合他意,如果这些流寇不再闹腾,他就只能自己硬抗了。
崇祯十二年二月,已经在房县驻守了四个多月的张献忠营地里迎来了一位神秘客人。
这人全身身批黑色长袍,包裹的严严实实让人看不清面目。
让人奇怪的是,张献忠竟然亲自在大营之中召见了此人,双方会谈的气氛竟然颇为愉快。
如果有刘家村的人在此地的话就能认出来,这人赫然便是本该在汉川村的梁益智。
面相越发精明的梁益智说出来的话足以让负责剿寇的洪承畴等人破口大骂。
“张将军,上次你我交易的那批粮食和军械你可还满意?”
脸色蜡黄的张献忠修整了数月,精神头变得更加旺盛。
他大笑着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老李,你们卖给俺的东西确实都是好货,只是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太高了,如果能降一些,老张俺还能买更多。”
梁益智心中冷笑,面对这些流寇他自然不能用真名,这段日子以来一直都是化名姓李来打交道。
至于张献忠所说价格高一事,不敲你们这些流寇的竹杠,还能敲谁的。
梁益智脸色虚伪一笑,“将军说笑了,这勋阳府山高路远,本来就运输不易,再加上贵军以往的历史,现在除了我们家,还有谁敢跟贵军交易,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公道?”,张献忠冷笑着摇摇头,“粮食六两银子一石,腰刀十两银子一把,这也能叫公道?”
梁益智依旧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他端起茶盏品了一口,满眼都是笑意。
“将军是久困山中有所不知啊,如今建虏再次寇关,加上两淮、河南等地饥荒,米价已经涨到三两五钱一石了,依我估计,等到建虏多待一段时间,漕运断绝,这米价还得涨,你说我家的价钱公不公道?”
“嘶”
张献忠倒吸一口凉气,“三两五钱,那天下的百姓还怎么活?”
梁益智大笑道:“哈哈哈,不想张将军竟然还是体恤百姓之人,失敬失敬,李某还以为你等只知劫掠地方呢。”
好在此时张献忠大营中只有他们两人,不然如李定国这些人听到恐怕马上便要上来给梁益智两刀了。
张献忠横眉一挑,“俺知道俺们是流贼,你们这些大人物都看不起俺们,但是俺老张有一说一,老子起兵就是因为这狗朝廷逼的俺活不下去了。”
“起事这么多年,死在俺手里,大多都是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平民百姓虽然也有被杀的,但是俺再狠,还能有你们这些官绅狠吗。”
梁益智呵呵一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