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
作者:舟至九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19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时司徒(一)
倒不是说户部实行多首长制有什么不妥,现在六部尚书往往并非只有一人,加尚书衔的,入阁兼任的六部尚书非常之多。
大臣们之所以激动,主要是因为听到崇祯给刘锡命的任务竟然是专门负责找钱。
这下子,一帮大臣就如同被踩了尾巴一般,全都心生警惕。
经历了万历、天启两朝遍地刮钱作风的大臣们,对皇帝这样的打算可是打心眼儿里反对的。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道直立刻出列持笏奏道:“陛下,如今天下之所以盈沸翻天,根源就在于国家掠民之财,尤其是江南之地,税赋数倍于天下,如今陛下又转任要员搜罗民财,岂不是让天下更为纷扰,还请陛下三思。”
“正是如此,还请陛下三思。”
……
王道直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官员的想法,他们倒没有什么为民请命的打算。
实在是眼下天下富人皆是官绅,在穷苦百姓刮不出油水的情况下,朝廷想要再增加财政收入,那自然只能从他们身上下手,所以这帮人提前打打预防针罢了。
御座之上,崇祯忍不住冷哼一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好在这时还是垂垂老矣的户部尚书李待问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他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站在朝臣前列,说话的语气不咸不淡。
“按照你们的这些话,那朝廷便最好不要征税了,这九边的兵马不用养了,让建虏直接打进来就是,中原的战兵也不用拨饷了,流寇自然就会消退,是不是这个意思?”
李待问三朝元老,资历深厚,说的这话顿时将王道直等人噎得十分难受。
然而片刻之后,王道直依旧挺直了腰杆继续唱反调道:
“天下百姓早已缴清了赋税,如今天下不靖,那是地方文武大臣和阁臣、大司马的问题,怎么能让百姓再受一遍苦处,陛下要做也应该先厘清这里面的关系才是。”
卧槽你姥姥的个东林,首辅范复粹和一帮阁臣差点儿没把老眼珠子瞪出来。
老夫一把骨头都快致仕了,你还把锅扔到我们头上来,还有没有良心。
范复粹当即便咳嗽两声清场说道:“朝廷自有法度是没错,但是这些年的问题也不能一概归咎到内阁和兵部之上,台谏只顾苛责,着实有些失礼了。”
范复粹乃是齐党领袖,他一开口,齐党的众人便跟着纷纷斥责起王道直为首的东林中人来,朝堂之上乱着一团。
刘锡命瞪着自己无辜的小眼神看着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心中对于大明朝堂上的党争之风更是深恶痛绝了几分。
见朝堂上攻讦的内容已经开始从互相甩锅到人身攻击,刘锡命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咳咳,诸位请听本官一言。”
刘锡命年轻体壮,说话的声音可不像范复粹等老朽那般轻言细语,一开口顿时将全场震慑住。
面无表情地回头瞟了一眼身后诸臣,刘锡命双手怀揣淡定开口:
“大家也不必再吵了,蒙陛下厚爱,诸阁臣赏识,升我为户部尚书,专司增收之道。财赋乃国之重器,历来牵扯颇广,如今天下纷扰,本官也以为不可再从这上面打主意。”
王道直为首的东林中人面露喜色,这新安伯果然是半个自己人呐。
刘锡命没有理会这帮人的窃喜,继续解释道:“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眼下我大明朝再经不得大风大浪了,因此本官初有个想法,可以从宝泉局入手,再在铸币之事上下个功夫。”
“诶,我还当是什么好办法。”
“难得看到新安伯吃瘪,这可有意思了。”
……
刘锡命话音刚落,身后立刻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同在前列的范复粹皱眉道:“自陛下登基以来,已然废除铜禁,宝泉局日夜不歇,年铸铜钱六万余贯,只是如今天下少铜,民间又私铸横行,以至劣钱充斥天下,铜钱也与日具贱,不知新安伯又能有何良策?”
皇极殿内,包括崇祯在内的数百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刘锡命。
清尘的阳光从皇极殿殿门照射进来,打在刘锡命身上形成一个亮丽的光斑,让他看起来仿若天人一般。
刘锡命轮廓分明、年轻帅气的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朝崇祯拱拱手笑道:
“首辅明于政事,臣自愧不如。”
“正如首辅所说,眼下劣钱充斥天下,以至铜钱价格一日低过一日,臣将此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
对着一帮不懂经济的大明朝臣,刘锡命简直可以随意装逼。
他伸出一根手指道:“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源在于劣币与良币实际价值不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能够和良币按照同一价值进行兑换,如此一来,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自然都要降低铸币含铜量,从而获取暴利。”
“但若是朝廷能够铸造质量上乘的铜钱,且准许民间自行设置兑换比例,那么如此一来良币必然驱逐劣币,朝廷也就可以从中获利。”
“铸币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将铜冶炼成钱币的过程中赚取差价,臣将之称为铸币税。此税本应是朝廷所有,现在则为民间所窃取。”
“据臣所知,仅有宋一朝,每年便可收取铸币税数十万贯。倘若宝泉局能够加大铸币数量,臣以为,这一块每年应当能为国库增收至少十数万两银子。”
“嘶,这么多!”
崇祯听得两眼发亮,当即身体前倾想要听得更加清楚。
刘锡命心里笑了笑,我咋知道,这不是吹牛逼嘛。
不过按照宋朝最高时年铸币三百多万贯来算,这个铸币税估计也差不多。
李待问捋须看向刘锡命,“新安伯还没有说铜从何来呢,就算朝廷大力铸钱,可是本朝缺铜却是事实啊。”
刘锡命含笑而立,右手手指向皇极殿外的南方天空指了指。
“本朝缺铜是不假,但是这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本朝以外的日本等地多产铜矿,若是能从海外大肆购铜,此事便有着落了。”
一群大臣又是愕然,这事能有你说的这般轻巧?
李待问捋须的手差点儿没将自己胡子扯下来几根,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做了几年了,往常每天都是度日如年一般。
哪晓得这位新安伯才一上任就敢拍着胸脯保证能找来钱花,这让他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
“海贸之事哪有说的这般轻巧,新安伯还是要多想想再说,此外买铜也要本钱,户部如今到哪儿去找。”
“对啊,对啊。”
……
看了看皇极殿中众人的表情,刘锡命心中暗自得意。
还真别说,这件事当今天下恐怕也就他刘锡命能够做得下来。
如今吕宋将军府已经稳坐吕宋,加上占领台湾打通东南海路之后,由汉元商号等组织起来,来自湖广、广东的移民开始源源不断地朝吕宋迁移。
眼下吕宋汉人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二万人,这么多人口涌入,吕宋将军府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也大大增加,对于吕宋本岛上的土人控制力也大幅增强。
在这种条件下,吕宋的大量矿产得以开产。
根据吕宋传回来的消息来看,眼下吕宋每年产黄金17万两,白银76万两,铜矿、铁矿更是达到了800万斤(4000吨)的产量。
更不用说吕宋还深度涉入了日本贸易,每年至少能从日本进口500到600万斤的铜矿。
因此这会儿李待问一说起这个问题,刘锡命便充满了自信地微笑回道:
“大司徒不必担忧,本官既然敢夸下海口,对此自然已经有过考量,倘若此事真的能成,那朝廷无疑是多了一个财源,而且此法不用经过地方,于百姓也无害处。”
“至于购铜一事,想来只有看能否赊欠了,待铸币成功再以铜钱抵扣就是。朝廷如今每年铸币六万余贯,所得也不过一万贯左右,左右不会少于此数的。”
崇祯在御座上听得连连点头,见刘锡命侃侃而谈,他赶忙开口将此事定死道:
“既然爱卿胸有成足,那此事便由你来主导,尽快促成此事。”
刘锡命马上打蛇顺杆上提了个要求,“陛下,此事要想推行,少不得需要宝泉局和工部下属衙门相助,此事还请陛下许臣特许之权。”
崇祯现在眼里都是银子,哪里关心这些小事,当下便挥挥手,“你如今是户部尚书,这些事你都管得,有谁敢阻挠的你看着办便是。”
“谢陛下。”
“陛下,辽东有事禀奏……”
好不容易把刘锡命的事情说完,其他各部官员纷纷上奏陈述各自事务,皇极殿中再次响起了辩论争吵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