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石器时代
作者:射天虎 | 分类:历史 | 字数:13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纸卷
十一月虽然风雪不断,不过人们依然繁忙不已。生产组的忙着筛选种子,照料牲畜。建筑队正在修理工具,为来年做准备••••••每一个组,每一个人都没有空闲。
石路依然很忙碌。会议后族里的一些新改动,不可避免的出现新问题,他得随时解答族人的疑问。
会议后,最忙碌的就是各个长老,以及教育组的人。因为石路要求他们把一些生产的技艺写下来,做成各种典籍。
部落里凡是认识石路教给大家的文字的,都被集中起来,为这活儿忙碌。石路可没干过编书的活儿,加上又没有纸,所以做起来困难重重。
长老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一些抽象的字,无法理解。大多数时候,他们就靠着图画的辅助,来辨识其含义。这样,记录下来的东西就显得十分凌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路先把自己想起的常用字全写在白色的墙壁上。然后找来巫禾和水鹿等几个认字较多的人,一起编写字典。
同时,为了节约时间,记录时也基本上是以简单为主。比如关于小麦的麦典就只有一张兽皮。上面画上小麦的样子,然后画上太阳和月亮运行的痕迹,作为收种时节的记录。
文字上记录也很简单,尽量选择准确而少的字去描述,一切以这时空的语言为基础。就连发音,都迎合了上去。
石路传授的文字,被巫禾和祭司们称为神的语言,所以他们接受起来很快。几天的功夫,他就把自己记得的常用字都写了下来。
其他人就忙着记录,这时候只能用抄写的手段来进行。不过这短短几年,学会书写的人远比认字的人少多了,所以进度很慢。
记录用的材料也是一个问题。之前石路就是找些兽皮和和竹片,然后随便刻刻画画,反正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不过现在几乎是第一次给部落准备书籍,那就不能同之前那样了。石路选择了羚羊皮作为记录的材料。
首先,他把羊皮的边角切整齐,然后刮掉上面的毛。接着又让人多鞣制几次,展开后差不多就能书写。不过为了能长久使用,石路还烘烤了几次,然后用重物压平。这样加工后的羊皮,就成了简单的羊皮纸
至于墨水,巫早就解决了。他改进了最初的配方,添加了更多的炭灰,还加了些油脂。这样的墨水,写上去很难脱落,能够长时间保存。
书写的笔,也经过改进。以前就是拿一根木棍蘸着墨水,或者直接用刀刻画。新的笔用竹管做成,笔尖用狼毛和其他较硬的木材绑在一起。这种笔介于硬笔和毛笔之间。
之所以做成这种模式,也是因为羊皮纸的关系。太硬的话,很容易把羊皮纸捅破,太软的话着墨困难。
由于羊皮纸和墨所需的数量很多,所以石路把这活儿交给相应的作坊,专门的制作。正好制皮革的族人暂时任务不重,于是石路让他们全部投入进去,争取短时间内做出所需的羊皮纸。
记录的工具改善后,能书写的几个人就夜以继日的忙碌起来。长老们也得不停的查看阅读,以便发现错误。
水鹿提出,过去教育组给孩子们传授文字的方法太简单,而且也不全。他希望石路能改善一下,不然效率很低。
这时候石路才想起,一直以来,水鹿那里都没有教材。传授文字的时候,只是采取让他们认字,然后照着字形在地上刻画。
这种方法效率太低,至今也只培养出四十多个能认字的儿童。至于能写字的孩子,只有几个。认识的字也不多,都是部分常用的而已。
这让石路决定编写教材。通过教材的图解和故事的吸引,能让更多人记住文字。比起现在既无文献,也没有合格的人员就好一些。
这时候他也没法编写太多内容,只能是选择几个部落里流传的故事,以及祖先的传说等。同时,石路也委托巫截取些神话的片段,编入进去,尽量用上常用字。
第一本教材是文字的教材,只有三百个常用字。里面配了大量的图,方便学习的人理解。再配上几个小故事,用来加深印象。
这简单的东西,就是孩子成年前所要学的。至于更多更深的东西,慢慢再教,只要让负责记录的祭司先学会就行。
实际上,石路也知道,到成年时,能够完全认识这些字的孩子,估计还是极少数。不过一切都只能慢慢来,文字目前还不是最需要的,先让他们有个印象就成。
第二本教材就是教会孩子们数字和计算。内容采用的也是极少的文字加大量的图案,数字的书写和认知相对简单。只要他们认识数字了,就可以逐步的教授一些加减乘除。
石路对他们能掌握多少文字,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个阶段还不需要那么多的记录,部落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
他对教育组的要求,并不是让他们教会孩子和新族人认识多少字,而是设法让他们学会生活技能。
他让水鹿采用的主要方法,还是给他们讲解干活儿的事情。并且会不时的带着他们做一些耕作、捕捉兔子、以及其他工匠所做的活儿。
如果孩子中有学习文字和计算比较好的,基本上就成了巫以及长老们的徒弟。有其他技能的,也会被工匠挑走,作为徒弟培养。
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华部落的需求,也让孩子学会他们所需的技能。石路可不想做好高骛远的事儿,一股脑的让族人去学最难掌握的东西,而不顾需求。
当确定了内容和完成编书者们的难题后,石路就放手不管,接着忙于其他事情。
长老们提出,每一种书只需要编一本,需要用时有人专门讲解就成。不然这费时费力的活儿,很难快速完成。
石路同意了。不久之后,给教育组用的算术教材就编好了。这书用了几十张羊皮纸,用兽筋装订在一起。祭司们选的羊皮纸很大,长度接近一米。
翻开一看,阿拉伯数字基本写对,也是横排的。不过里面几乎找不到文字,每一页都画满了各种图形。
图形选择也很简单,一整本书都是鱼和桃子。水鹿对他说:“族长,我们画别的不像,学不会,所以就用这两种东西。”
内容也简单而有趣,比如一加一就是画俩怪样的圈儿,右边又是俩圈。图的下方就是写的歪歪斜斜的等式。按照水鹿说,那圈就是桃子,不过怎么看都不像。
“比幼儿园用的还差点,凑合吧”石路想道。
这书里文字都不到三十个,石路也不知道,教育组打算怎么讲。
“族长你看,这书很大。只要摆在前面,许多人都能看到,然后我们就负责给孩子们讲。”水鹿说。
“不过这桃子,不大像啊。还有这鱼,大小也不一。”石路评价道。
水鹿回答:“孩子们 吃到最多的果子,就是桃子。而且,画起来简单,圈一下就成,抄写的祭司说这样方便。”
“巫禾以及他的副手,来自桃部落的大祭司不是善于画图的嘛,让他们写。”
“他们在画关于神的书,哦,就是华经。”水鹿答道。
要那书也照这模式来,天知道他们要画到什么时候。一些字和一堆图案组成一句话,看着都费劲。
“把他们叫来。”石路吩咐。
巫来了以后,石路让他们先别忙搞那个华经,这书他亲自来。
祭司们多少会画一些图,这是很久就在巫中流传的技艺。石路让他们先捣鼓字典。字的读音,他也要求祭司们找一些接近的图案。
从巫手中接过他们忙活的神话记录,石路一看都乱七八糟的,干脆统统废除重新写。他没有用任何的图形,就用诗歌的模式,把所有故事浓缩和简化。
这样,只需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抄写,就能够很快完成。
快过年的时候,祭司和各组抽来懂文字的终于把字典编好。实际上只是把他们认识的都用图画做注解,大部分还空着。石路这时也完成了神话诗歌。
这些诗歌,只有桑和巫禾能够看懂部分,其他人都不知怎么念。为了让族人们熟悉,石路就采用巫常用的吟唱的方法。
巫会的祭祀时的那种调子,很多人不会。于是石路就用自己还记得的旋律,给每一段故事配上合适的调子,然后教会巫禾,让他去教别人。
今后祭司们学习的时候,只需要看着羊皮纸,按唱歌的方式念就成。久而久之,他们也能懂里面的意思。
编写那些技术典籍的族人速度也很快,因为他们采用了大量的图。由于涉及的是技术性的东西,薛就带着工匠来帮忙。他按照石路的要求把每一种活计的最简单步骤都画在羊皮纸上。
工匠们的图就好一些,他们用尺子比着画,所以比那教材更形象点。不过这些内容也只有他们自己看懂,到时候把看图的方式教给徒弟就能传授技艺。
年关的时候,典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接下来的就由祭司继续去做。这一堆羊皮画满了各种图和文字,简直和天书一般。
虽然有些简单和怪异,但是能够用这玩意让族人学习起来更快,石路觉着倒是值得了。为了保密,他吩咐巫要保存好这东西。同时警卫队也开始负责技术保密的事儿,未得到允许,外族不能进入一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