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溯流文艺时代

作者:肉都督 | 分类:都市 | 字数:181.8万

第335章 散落的土块

书名:溯流文艺时代 作者:肉都督 字数:3771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7:57

第335章 散落的土块

“赌钱这种事情还是要少来啊。”

第二天早上,于东他们四人站在酒店门口,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昨晚他们本来想着打一会儿就结束,谁知玩着玩着就上头了,输钱的想把钱赢回去,赢钱的又想赢更多。

其实输赢没有多少,到了最后散场结束的时候,输的最多的是于东,他输的钱折合成rmb也才六十多块钱。

虽说这个年代六十块钱不算很少,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多,更不用说第二名毕飞雨也才输了二十多块钱。

主要还是他们几个牌瘾大,于东几次提出要结束,他们都不干,后来到了两点多钟才算散场。

余桦看了看时间,大手一挥,“走,我请诸位去吃个早饭。”

“老板大气。”

能不大气么,昨晚就他赢了个大头,一百多块钱。

“哈哈,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吃完早饭,几个人晃晃悠悠去了燕大。

今天再来,自然没人接了,他们自己慢慢地往会客室那边走。

刚到地方,吴书青他们就从会客室往外走,一见到他们,便笑道:“我们正说你们怎么还没来呢,正好,一起过去。咦,莫言你也来了?”

莫言笑着跟吴书青还有汪曾棋打招呼,“吴校长,汪先生。”

“莫言,你也来啦。”汪曾棋笑道。

汪曾棋跟莫言认识有一段时间了,之前莫言还在军艺文学系读书的时候,汪曾棋就去给他们讲过课。后来,《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中国作家》的主编冯牧还开了一个关于这部小说的研讨会,汪曾棋也去参加了。

“莫言你来得正好,今天你也上台讲两句。”吴书青说道。

莫言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没事,没事,随便说几句就行,不用管什么主题。”

余桦笑道,“今天讲演的主题,我们昨晚就跟他说过,没问题的。”

于东也附和道:“没错,他还是有准备的。”

“行了,行了,莫言你就别谦虚了,也不是什么很严肃的讲演,随便聊聊就行了。”

众人都劝,莫言也就点头答应了。

讲演这种事情对莫言来说不算什么,他毕竟是干过宣传干事的,嘴皮子完全没问题。

去往大饭厅的路上,吴书青开玩笑说,“这次座谈会意外收获可真不少,先是迎来了毕飞雨,现在又迎来莫言。”

“意外是一定的,至于收获,吴校长实在抬举了。”毕飞雨谦虚道。

“哈哈,你太谦虚了,咱们快点过去吧,想必学生们也都等急了。”

到了大饭厅,众人才发现今天的阵仗比昨天的还要大,不仅里面挤满了人,门口还有一堆人堵着,有些学生带着长板凳,把板凳横在门口,就站在板凳上垫脚往里面看。

冷学军连忙跑了过去,挨个去拍板凳上的腿肚子。

“下来,下来,这样太危险了。”

那几个学生正在朝里面望呢,后面有人拍他们腿肚子,便有些不耐地扭过头来,一见是冷学军,麻溜地跳了下来,站成一排。

“冷主任好。”

等到于东他们也走近了,冷学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几个都是中文系的学生。”

吴书青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同学想观看座谈会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行动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以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况且,现场这么多人,要是发生些什么事情,还要牵连其他同学。”

“知道了,校长。”

吴书青点点头,又对冷学军说,“学军,你跟其他老师帮忙维持一下秩序,大饭厅毕竟时间长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不好。”

“好的。”

随即吴书青就带着于东他们进了大饭厅,来到西边的舞台上。

吴书青先是做了一番开场白,让学生们尽量维持秩序,然后又给学生们介绍了莫言。

一听莫言也来了,原本已经坐下或者蹲下的学生们又站了起来,都想看看莫言长什么样。

吴书青不得不又喊了一句,“诸位,坐下。”

哗一下,众人又坐下了。

于东在一旁笑道,“燕大的学生还是训练有素啊。”

汪曾棋呵呵笑道,“至少在这大饭厅,还是有素的。”

吴书青捂着话筒转身,“汪老,于东,就别开我们玩笑了。怎么样,你们谁先开始?”

汪曾棋看了眼于东他们,说道,“我先来吧,让他们缓缓神,我看他们昨晚估计回去加餐了,这会儿精神头都不太好。”

听汪曾棋开玩笑,于东他们也都有些不太好意思,总不能说昨晚打牌搞得太迟吧?

其实本来就定下的让汪曾棋在第一个,他只不过是顺便开了个玩笑而已。

按理说,汪曾棋资历最老,肯定是要往后排的,不过今天情况有些特殊,有两岸的作家在场,如果按照资历来排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干脆就让汪曾棋这个之前去宝岛参加过交流会,并且最为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前面。

等他说完,然后让宝岛的几个作家讲,他们讲完之后才轮到于东他们几个。

汪曾棋拿到话筒,不需要做任何预备动作,底下已经没人发出声音,都在静静地侧耳倾听。

燕大的学生,特别是中文系的,都知道汪老的课讲得好。

汪曾棋笑着开口,“卑之无甚高论,且与各位做些分享。一个人,他后来会干些什么,必然跟儿时有莫大的关联,我生活最久的地方,高邮人称东头街上,就是东大街,人民路。我们家大门和后门……”

老先生一开口,便满是生活。

关于他的作品,他一字没提,说的都是家乡集镇上的米店、碳铺、中药房大门上的对联,油盐酱醋,喝酒饮茶。

等到他的讲演结束,他也没说一句自己为什么会写作,但是众人听了之后,似乎又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写作。

或许,写作对她来说,就如他说的那些一样,已经融入到他日常生活当中,又或者,他之所以写作不过就是为了纪录自己的那些日常生活而已。

等他说完,众人都是意犹未尽。

于东他们也是听得五感通透。

只不过,有了汪曾棋这珠玉在前,其他人倒是不好发挥了。

宝岛的几个作家准备还算充分,都备了讲演稿,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

龙应苔说的大概是自己如何受文学启发,又是如果因为文学爱上文学,最终走上文学道路。

肖丽红也差不多,不过还说了一些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当时写《千江》的心路历程。

林青玄则说了些自己礼佛的事情。

三人中,林青玄虽然说得最佛系,倒也是最有意思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说得板板正正。

一直到余桦这里,画风陡变。

余桦拿话筒的样子就有些吊儿郎当,像是跟朋友们聊天一样,开口说道,“我走上写作道路,其实很简单,也有些功利性……”

“我上班的第一天就拔了牙,带我的老师傅给我打了个样,然后直接把钳子给我,来,你拔,我就去拔了。从那以后,我拔了五年牙……”

“有时候我站在窗户前,看到隔壁文化馆的人成天在街上瞎逛,我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工作,天天瞎逛,他们跟我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我那时候就想,这工作好。”

余桦说到这里的时候,底下笑声此起彼伏。

“后来写了小说发表了,如愿进到文化馆,第一天上班我特意迟了两个小时,但是去的时候才发现,我竟然是第一个到的。当时我就觉得,这单位来对了。”

“哈哈哈!”

这下笑声更响了,就连台上的吴书青跟汪曾祺也笑了出来。

笑的同时,吴书青也在感慨,余桦这真是有写作的天赋啊,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吴书青知道,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人,自己琢磨琢磨就能往《燕京文学》发表小说,还公费来燕京改稿,这可不容易。

等到余桦说完,底下已经笑成一团。

紧接着就是毕飞雨,他的讲演倒是不太搞笑,不过也十分特别,因为他的文学道路其实是一个历史老师开启的。

“说是开启或许不太准确,应该说,那位历史老师在我的文学处女地上施了一次肥,明明是一个历史老师,不布置历史题,而是布置了一道文学题……”

毕飞雨讲完,等到莫言开始讲的时候,学生们刚刚被封住的笑穴又被点开了。

莫言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小时候就听人说,作家很赚钱,城里的某个作家天天都吃饺子。

“要知道,我们那时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饺子吃,但是人作家却能天天吃饺子。当时我就觉得,当作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到后来,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因为我想买一双新皮鞋……”

其实这种事情本身没什么好笑的,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一个作家走上文学道路竟然会这么有“功利性”,这种剧烈的反差,加上莫言他们幽默的叙述手法,让事情变得非常有趣。

等到前面所有人都讲完了,终于轮到于东。

大家都盯着于东,想看看于东走上文学道路,是否也像余桦他们一样有趣。

不过结果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于东走上文学道路的原因很无趣。

“文学对我来说是件很日常的事情,我想,对于各位来说应该也是一样,它跟每个人的关系都不特殊,即便只上过小学,也会接触到文学。所以对我来说,走上写作的道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于东顿了顿,正要继续往下说,忽然头顶传来一道某种东西破碎的声音,随即几块不知名物体从顶棚落了下来,砸在于东身后的舞台上。

物体散落在舞台上发出响声,与之一起响起的是众人的惊呼。

吴书青吓了一跳,赶忙跑去查看,原来是顶棚的土块松散掉落了下来。

他心有余悸地说道,“就差一点。”

而离土块最近的于东只是轻描淡写地扫了一眼地上的土块,然后又抬头看着顶棚。

他这样盯着顶棚,其他人也跟着往上看,没过一会儿,底下的学生都盯着顶棚。

就这样又过了好一会儿,学生们好奇,于东为什么盯着顶棚?难道就因为刚才有土块落了下来?那也不至于盯这么久吧?

足有三分钟,有的人脖子都酸了,但是又舍不得把目光从顶棚处移开,生怕错过什么。

这时,于东拿着话筒开口问道,“你们在看什么?”

底下的学生齐齐一愣:啥?

这话不该我们问你么,你在看什么?是因为你看,所以我们才看的啊。

看到学生们的反应,于东笑道,“或许我找到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真正原因了。”

今天忽然发现,这本书已经写了一百万字了,我比于东高产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