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殇
作者:山中愚夫 | 分类:都市 | 字数:6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05节 于慈恩大婚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05节 于慈恩大婚
自打三河升置为县,便有了王氏、于氏、蒋氏三雄鼎立。
王家以财力雄厚著称。整个三河县城,一小半商铺属王家,世称“王半城”。
蒋家以人望深厚著称。真正的书香门第,出过一进士三举人,两任知府两任知县,人尽呼做“蒋望山”。
于家呢,以势力大而名噪三河。世袭的三河舵爷,掌管着全三河县的各个袍哥分口,谈笑有富贵,往来少白丁,历任的三河知县双度府台,乃至省城总督成都将军,都攀谈得上的,官场人脉么,厚实得很。
而今的于舵爷,于慈恩,表字禀中,乃三河于家第十代主家,风生水起哩,风光无限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哩,趁着天下动荡的良机,纵横捭阖,那生意做得嗨了去,三河第一人,那不是吹的。
只是么,他老人家也有郁闷,很是郁闷——兴旺人丁这事儿上,实在有负先人厚望。
于老爷子是六岁那年入的私塾:望山书屋。
三河县的私塾十多家,但名气最大的,当数蒋家的“望山书屋”。
那时的读书人,都奔着科举,然而能够金榜题名的,毕竟凤毛麟角。中不得举,又没学会营生,出路便大抵只有两途:或为师爷,或开馆授徒,图些束脩,聊以养家糊口。
蒋家的望山书院,很有些另类。一是收徒不分性别,男生自然要收,也不拒绝女娃娃;二是不大计较束脩,多者不拒,少者也可,随家主自愿,没有一定之规;第三呢,便是不重科举,八股行文一般是不在教授之列的。《三字经》《百家姓》,这类识字入门教材,是必讲必教的,“四书五经”么,嘿嘿,也不是不讲授,只是重视程度不够。
蒋家开塾,这做法,很不入流的。故而,其所收学生,也就有点意思了。
恰巧,于家家训,“子孙只能经商不能入仕”。
与于慈恩同时入塾“望山书屋”的,有个女生,王家三丫,乳名香香,塾师蒋先生给取的学名:王玉芬。
香香丫头,比于慈恩还大两岁,却与小于很是投缘,不多久,竟成了至交好友。
香香小姐姐呢,每天都会带了许多礼物,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物件;慈恩小弟呢,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便把小姐姐的作业全包了,习字啦对课啦作文啦,都替了完成。
好在,这蒋家望山书屋,从无责罚的规矩。
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学姐,于慈恩的读书生活,很是丰富而快乐。
待到后来,小姐姐小弟弟醒起事来,背了家长和师尊,私下里规划起人生来了。
香香:我心中的偶像,定要如你一般的优秀。
小于:我心中的女人,定要如你一般的可爱。
唉呀唉呀,这不是赤裸裸的小学生早恋么?
没有不透风的墙。师姐师弟的早恋,虽是隐秘,却被塾师蒋先生看出了端倪。嘿嘿,这蒋先生,不但不批评,不教育,反倒有点姑息,乃至赞赏起来。
双方家长也知道了,计较起来:这事儿整的,一没父母之命,二没媒妁之言,于理不合嘛。
小香香哭起来:老爸,你要不同意哩,我就让你这辈子,没了三小姐。
小慈恩嚷嚷道:老爸,你要不同意哩,我就让你这辈子没了继承人,于家从此断子绝孙。
蒋先生打起和牌来:双方家长呀,梁山伯祝英台,你们没听过?
于家太爷大着胆子,反驳:人家祝英台,比梁山伯小两岁哩,哥哥与妹妹哩。嘿,你瞧这俩,小弟弟与大姐姐哩,不是搞倒了么?
蒋先生:哥呀,你咋这么不开窍呢?不错,梁山伯是哥哥,祝英台是妹妹,哥哥与妹妹,结局是咋个的,你搞忘了?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反过来,搞成姐姐与弟弟,结局不就完美了?再说了,女大三,抱金砖……
于家太爷打断话头:不对哟,香香这丫,只比我家混小子大两岁,哪来的“女大三”,又哪来的“抱金砖”?
蒋先生:变通,懂么?变通。论实岁呢,好像是,两岁哈,咱呢,按虚了论,虚岁,嗯,就虚岁,岂不“女大三”了?
于家太爷没了反驳的理由: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哥这么一唠嗑,似乎,是这么个理儿嘛。
蒋先生继续怂恿:于老弟,王家那家底,你不是不清楚噻。那金银,那财宝,哗啦哗啦地,都刨到你老于家。于是乎,老于家的权势,老王家的财势,组合而一,这强强联合的事儿,从三皇五帝到于今,有过么?还犹疑?咱老蒋,可给你说哈,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哈。
王家呢,自然没得意见的。把三丫送入“望山书屋”,正是王老太爷的深谋远虑哩。嘿嘿,咱三丫,嗯,香香丫头,居然,轻而易举,嘿嘿,手到擒来,嘿嘿……
咱这地儿的风俗,男大当婚,十八正宜;女大当嫁,十六就好。奈何学姐学弟恋情正赤,哪里还容得“缓它一缓”哟。小慈恩年及十六,便慌慌地把把个十八岁的香香小姐姐,弄到了自己的床上。
新婚大喜,在于慈恩,自是日思夜想,在王玉芬,更是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受得这许多枕边的相思,忍得这许多痛苦的煎熬,终于,好日子,终于来到。
婚礼策划:于家大总管袁文志。必须的,仆男佣妇小厮丫鬟,于家所有人等,全员参与。
后勤保障:王家大总管,郑三思。必须的,仆男佣妇小厮丫鬟,王家所有人等,全员参与。
司仪:望山先生蒋宁峰。这个,自然,必须的。
哇噻!那阵仗,极其隆重,而极其盛大。
天作之合,自然天公作美。红日当头,艳阳高照,微风拂面,如沐春风,风平浪静,波浪……
唉呀唉呀,瞧老叔这破嘴,错,破笔,激动不得,激动是魔鬼。
唢呐乐队,呜呜啦啦,头前开道。接着,便是仆男佣妇,抬了箱篋嫁妆,那队伍,老长老长,一抬接一抬,一溜又一溜的,整整摆过三条主街。
长长的队伍,最出彩的,自然莫过于一对新人了。
来啦!快看快看,来啦来啦!
于慈恩头戴红帽,脚蹬红靴,脸庞儿红彤彤的,眼角儿笑嘻嘻的,红绸裹了全身,端坐高头大马……那神情,没得摆,得意洋洋,喜不自胜,沾沾自喜,乐其在中……
噫!新娘呢,咋就不见哩?大伙儿可能不清楚,那时的婚礼,可跟现在不同,新娘子是要用花轿抬着的。
那花轿,八抬大轿,紧随新郎马后。八个轿夫,得着显摆的机会,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口中唱着调儿,脚上颠着尖儿,用了扭秧歌,耍龙灯的技艺,把个花轿颠起来,忽而左忽而右,忽而飘起来忽而沉下去。也不知这香香小姐姐,王家三丫,可曾晕乎?浑身的骨头,可曾散了架乎?
再后,便是送亲的队伍了。王家人丁兴旺,兄弟姐妹众多,又把个丫环小厮的,一众随上,自然热闹非凡,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焕然一新的,自街头到街尾,竟还拐了个弯儿,一眼望不到头。
高朋满座呀,众宾云集呀。双度知府雅州知州亲临,成都将军四川总督,本人没来,但却差了管家,贺礼更是少不得的。三河袍哥二十四个堂口,正副堂主全部到位。全县城的名家望族,无一漏网。街坊四邻,自不必说了,必须的,全都来了。
彩礼不上名册,实在太多,没人来登记名册了,便顺了街边,一溜地摆着条桌。来贺者,依了秩序,循序渐进,一个一个地,手里捏着,兜里揣着,包里裹着,箱里装着,一样一样的,老老实实的,毕恭毕敬的,专心致志的,摆了在桌上。
于老太爷,三河袍哥于舵爷,坐于男方家长位;
王老太爷,三河巨富王掌柜,坐于女方家长位;
蒋老先生,望山书屋蒋宁峰,站了在前,长声吆吆,唱起礼来。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插叙一插叙哈。实跟各位说,本来么,大堂行礼,是整个婚礼的高潮部分,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可惜哟,老叔我实没吴名小子那能耐,没法夸张,没法铺陈。再说了,这主持人蒋老先生么,比起郑二仙来,实在差距多多。这个,可以谅解,毕竟,蒋老夫子的主业是教书,主持婚礼么,业余,兼职,不够专业。
中午正宴,只能摆在街场上了。整整三条大街。
下午晚上呢,大戏。嗯,大戏。连续三天,嗯,流水席吃了三天,台上的演员便唱了三天;烟花呢,自然,也是三天,照亮了三河半边天。
贵宾敬酒,第一位,自然是总督代表成都将军代表,谁也没胆儿,敢篡了这第一。
接着,知府知州。
再后,三河知县四处睃睃,嗯,轮着咱上场了。
知县老爷,满脸笑容,如沐春风,双手擎杯,高举过顶:恭喜恭喜!
私底下,知县老爷却是忐忑得很,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起来:王家之财,于家之势,蒋家之名,三强联手,今后的政府工作,恐怕还得仰仗了。嗯,仰仗仰仗,多多仰仗!
新婚之夜是咋个情形?
这个么,我真不好说。吴名说书,那小子,已然讲过,非常形象,非常生动,也非常感人。老叔我么,再来一段子,未免就重复累赘了,喧宾夺主了。
不过么,嘿嘿,凭我想来,四手乱摸四脚乱蹬两嘴乱咂两腰乱扭,这是自然的了;翻来覆去你上我下地动山摇翻江倒海,那也是自然的了。
反正,大家伙儿都是不缺想象的,任你胡思乱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