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作者:妙无涯 | 分类: | 字数:39.7万

第164章 乱点鸳鸯谱

书名: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作者:妙无涯 字数:2132 更新时间:2025-01-25 01:53:55

庄王入宫后,直接被内侍领到了太后的慈安宫,内殿里,皇帝正陪着太后闲话家常。

“儿子给母后请安,给皇兄请安。”

“快起吧,坐母后身边来。” 太后慈爱的看着小儿子,伸出手拉住儿子坐在身边。

皇帝武将出身,身材健壮,穿着绣着金龙出云图样的皇帝常服,让他看起来很是威武,面容硬挺,很是威严。

此时面容却很柔和,“小六,以后进宫请安就不必行礼了。” 六弟腿脚不便,他早就免了他的行礼,偏他谨守着礼节,就怕朝臣挑出毛病,说皇家没有规矩。

。。。。您那六弟虽然跛着脚,可是能做劳力,能去北边贩羊,且比你年轻,大概率比你健壮。

萧六谢过皇兄,却没打算省了这些礼数。

他三十几年都是过的平民百姓的生活,突然间的身份转变,到了京中,得居高位,也更加的谨言慎行,守着自己的本分。

“今儿,吴管家入宫请安了,带了他那小孙子同来。那孩子越发出息了,跟着程七郎还上了战场,建功立业,已经是校尉了。”

“皇帝把他安排进了羽林军,以后就常驻京城了。他和安儿这两个孩子一向处得来,婚事我看不如就说定了吧。”

萧六一家入京后,对闺女的亲事,更是没有了头绪。

以前交往那些人家,就算他肯,人家也不敢娶郡主进门。

京中的人家,他又不知根知底,怕闺女嫁过去受磋磨,也怕涉及到朝堂,更是不敢轻易应允。

这吴小公子倒是良配,“一切由母后做主就是,就是安儿那,儿子还是要先和她说一声。”

“好,我乖孙女点了头,就让你皇兄下旨指婚。”

皇帝点点头,“安儿可是立了大功,我这做皇伯伯的可也要给她备份丰厚的嫁妆。”

杨侍郎从兴元府带回来的高粱种子,若安让庄子里按了几种种植法子实验。

其中一种法子,按着半尺的间距点种,每个坑就留下一到两株苗,到了秋下二分的地竟然收了八十多斤的米。

这亩产可是要到四百斤了,虽然比玉米的高产还差几十斤,可比稻子麦子高产多了。

关键它是米啊,不像玉米那样剌嗓子,且饱腹感极强。

若安已经把种植的数据交给了司农寺。

在皇庄实验几年,土壤贫瘠,肥力薄厚,抗旱抗涝,都要试验出数据。

确保了产量,就要全国推广种植了。

若安这一举动,皇帝看在眼里,已经封赏了永安郡主的封号,还赏赐了她两个城外的庄子。

萧六忙替若安谢过皇帝的厚赏,“多谢皇兄”,这又是格外的荣宠了。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又说起了另一桩婚事,“皇帝,你五弟家的小孙女芸儿,和安儿这年纪一般大,也要说郡马了。你看朝中可有合适的儿郎?”

这意思就是要皇帝圈定一个联姻的范围了,再在这个范围内挑选一个适宜的儿郎。享受了皇族的尊荣,自然也要为皇家做出些贡献。

皇帝沉思了一下,“母后看杨家怎么样?杨伯琰和太子相交多时,品行自不必说。这吏部将来就是他来接手,心智谋略样样都是拔尖的,配给我萧家的女儿正好。”

“前朝时他任职肃宁,小六想必也知道他的官声吧?”

慈安宫中,太后母子三人在谈论着杨伯琰。

景泰宫中,长宁公主也正和皇贵妃说着杨伯琰,“母妃,好不好嘛?”

长宁公主一副小女儿家娇羞的样子,钻进了皇贵妃的怀里撒娇。

皇贵妃一脸的欣慰,“我儿眼光不错,你若嫁给杨伯琰,对你二哥也是一大助力。”

长宁公主抬起头来,眼中闪亮,“那母妃现在就去和父皇说,让父皇指婚。”

皇贵妃点点她的鼻子,“如此着急,你还知不知道羞,还真是女儿大了留不住。”

长宁拖着长声,“母妃~~~”

“好,好,好”,对着旁边的心腹太监道,“陛下这功夫在哪呢?”

做为景泰宫的第一心腹太监,自然要对皇帝的行踪了如指掌,“陛下召了庄王入宫,这功夫正在慈安宫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呢。”

“好,太后她老人家一向看重儿孙们的婚事,咱们这就去慈安宫给太后她老人家请安。”

皇贵妃母女摆了仪仗到慈安宫请安,见礼过后,听着皇帝再提杨伯琰,不由抬起帕子,掩嘴轻笑。

“也是巧了,我倒是和陛下想到一块去了。杨家那孩子我也很是看中,想着讨太后和陛下一个主意,说给咱们瑜儿怎么样?”

皇帝笑笑,“贵妃倒是好眼力,瑜儿和杨伯琰,倒也适龄,只是,我和母后正商量着把芸儿说给他。”

皇贵妃眼中闪过算计,“倒是臣妾唐突了,既是太后和陛下的意思,咱们瑜儿这个做姑姑的就让让芸儿吧。”

这话说的好像是萧沐芸抢了公主的驸马。

太后心中微微不快,这个皇贵妃。。。,哎!罢了!

太后摆摆手,“瑜儿是长辈,正应该她先说定亲事。芸儿那还是让老五媳妇自己操心吧。” 太后退让了一步。

说到底五房的孤儿寡母,也还是靠着皇帝的恩宠。贵妃的性子,何必让五房和她结怨。

皇帝想了想,应了声是,“五弟妹选了合适的,朕再给芸儿指婚。”

女儿与侄孙女,当然是亲女更重要。

太后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也乏了,众人就给太后行礼退下。

庄王回府,皇贵妃母女也回了景泰宫,皇帝则是在御书房召见了杨老大人。

也就是前朝告老还乡的杨右相。

他在京城战乱平息后,就进了京,寻时机起复。

可要紧的位置都是皇帝的心腹,旧臣也还把着些要职,他现在任了个开府仪同三司,虽是从一品的官员,却是个散职。

听了皇帝的宣召,给了内侍银子打点,那内侍却是笑而不答,只说让他别担心,陛下心情尚好。

他一路上都在猜想着各种可能,皇帝找他到底是什么事呢?难道要给自己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