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76
作者:北冥虾米 | 分类:都市 | 字数:20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百二十章 黄金时代
见王书记一下认出了自己,白客挺高兴。
连忙热情地迎上去:“呵呵,王书记好啊,我当然认识您了,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嘛。”
“哼!白总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难道我们还在别处见过?”
白客假装极力思考着。
王书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我帮你提个醒,1995年,巴菲特访华……”
“哦,想起来,我说怎么看您面熟!”
“哈哈!咱们也算老朋友了!是不是?”
“嗯,是老朋友!”
“既然如此,就不用客气了,坐着聊会儿。”
王书记和白客像老朋友一样坐下来,聊了会儿。
“王书记,您这么忙,怎么有功夫到我们这里来了?”
“再忙也得来看你啊。”
“您真客气……”
“客气的是你,你为首都做了这么多好事,连个招呼都不打!”
“哈哈哈哈!”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跟着笑起来。
两人又寒暄几句。
王书记了解一下白客名下公司的运营情况。
然后压低了声音:“你个臭小子在搞什么名堂?”
“怎么了?”
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知趣地离得远一点。
让王书记和白客说悄悄话。
“95年那会儿你就应该是全国首富了,这些年来怎么还倒退了?”
“那个,我经常当甩手掌柜,所以进步比较慢。”
“小滑头!你以为我不知道……”
白客这才想起95年的时候王书记已经是金融系统的老大了。
白客的那些隐瞒财富的小伎俩,他肯定能识破。
“那个啥,德不配位嘛,这种事不敢造次……”
“哈哈哈哈,可以理解。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谢谢王书记!”
“咱们老朋友了,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就叫我老王,我叫你小白。”
“这不太好吧?”
“有啥不好的?我要是不当书记了,咱们就做不成朋友了吗?”
“怎么会呢,我们永远是朋友。”
“那不得了,就叫老王。”
“好吧,老,老王……”
“哈哈!小白同志加油干!”
……
五一过后,数据也统计出来了。
好家伙,首都感染非典的人数是羊城的两倍。
死掉的人却是羊城的三倍。
不透明真是害死人啊。
要不怎么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你上嘴唇碰小嘴唇倒轻巧,不知背后有多少人头落地。
白客自己也一样。
他名下所有的企业员工加起来有将近10万人。
随便一句话就有可能决定数万人的命运。
不过,至少在非典这事儿上他是作对了。
员工们严格遵守白客制定的的规章制度。
并教导给自己的亲属家人。
整个非典期间,不论员工,还是他们的家属们都没有一人被传染。
而且各个公司的销售业绩都不降反升。
雾都制药厂生产的板蓝根冲剂卖了一个亿。
这板蓝根冲剂是6块钱一大包的。
一个亿的销售额就得有将近2000万包。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卓杰网。
从年初的腊八节,一直到6月份非典疫情渐渐结束。
卓杰网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成立以来全部销售额的两倍。
华尔街投资家给卓杰网的估值再创新高,达到了300亿美金。
三大门户网站的估值也不过才五六十亿美金。
卓杰网也凭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让国人提前进入网购时代。
卓杰网的卓越表现让其它商家眼红。
非典疫情结束后,一夜之间就冒出了其它十几家购物网站。
杰克马也屁颠儿屁颠儿地找过来。
“恭喜你啊,白总。”
“你个狗日的!恭喜我干啥?非典期间全国死了这么多人,你还恭喜我。”
“不是,那啥,我的意思你们卓杰网发展迅猛。”
“你个狗日的,怎么开始学我们东北人说话?瞧不起我们是吧?”
“没有啊,主要你们东北话有毒,一不留神就溜达出来了。”
“哦,好吧,你们欧得巴巴发展的怎么样了,我看你们去年的财务报表很一般啊。”
“是啊,光做企业平台不行……”
“当年不知道谁吹牛逼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个……”杰克马有些尴尬。
“呵呵,今年有什么打算?”
“那个啥,我正想跟白总您商量一下。”
“商量啥?”
“我们也想搞购物网站……”
“不整2B,整2C了?”
眼下,杰克马的欧得巴巴属于B2B模式,白客的卓杰网以及铛铛网都属于B2C模式。
“不,不,我们是C2C。”
“你们改出租柜台了是吧?”
“是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您放心,我们不跟你们抢生意,我们只做低端的。”
“九块九包邮,康帅傅方便面、七匹狠服饰、娃娃哈饮料、大白免奶糖……是不是?”
“哈哈!”
“我是你的大股东,你干好了我也有钱赚。有啥好顾虑的?”
“是啊,白总明白人。”
“再说,市场只会越做越大,怕你干啥?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白总说得对!我们下半年就开始张罗这事儿了啊。”
“嗯,有什么问题尽管跟高洋他们商量。”
……
非典期间,除了卓杰网得到长足发展。
东方时代周刊也出尽了风头。
在非典前期,别的周刊报纸都在竞相辟谣。
干了不少帮瘸子打瞎子,祸国殃民的事儿。
只有两家媒体被知识分子们认定为最正派的媒体。
一个是南方的“南方周末”。
一个就是北方的“东方时代周刊”。
两家周刊都遵循南方周末提出的办刊理念:不说假话,尽量说真话。
不让说真话就闭嘴,但坚决不说假话。
由于攒了两三期可以说真话的稿子。
到了王书记上台时,周刊的稿子就喷薄而出了。
甚至压过了南方周末。
徐毅社长胆子也大,直接把发行量调高到150万份。
周刊的价格是9.9元,发行量在20万份以下时都会赔钱。
超过20万份才开始有盈利。
到了150万份,平均每本能赚2元钱。
也就等于说,光买周刊就能净赚300万。
一个月就是1200万,一年就是一亿四千四百万。
而且,随着发行量的剧增,广告费也水涨船高。
每一期都能收到2000万的广告费。
周刊往年的投资一下就赚回来了。
到年底的时候,估计连盖大楼的钱都赚够了。
此时,媒体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虽然只是回光返照的几年,但也是一场滔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