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猎宝

作者:青木赤火 | 分类:都市 | 字数:79.7万

第363章 柴窑天青釉

书名:猎宝 作者:青木赤火 字数:2099 更新时间:2024-11-15 11:43:27

孙中原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那你到底知不知道上拍的贯耳瓶是假的呢?”

“这世上没有什么真假,如果你师父当年没加内印,你说,是真还是假呢?所有的人都认为是真的,只有你认为是假的,那还是真的。”隋东辰轻轻抚摸这件贯耳瓶,“不过,我知道,我这件肯定是南宋修内司督造的官窑,我们五个人一致认定的。”

孙中原突然笑了起来,“老隋啊,反正你有一个真的,而另一个实在费猜,你当时也没想到会是我师父做的,因为他看了你的真的,再做假的应该会告诉你!可是,没想到情况太过特殊;所以,既然费猜,你就干脆不去多想!”

隋东辰点了点孙中原,“哈哈哈哈······前几天我和你师父聊起这事儿,他听说砸了,还觉得很可惜。”

“是啊。其实古董最大的价值,无非是两点,一点是历史性,一点是艺术性。我师父做的东西,历史性没有,但复制了艺术性,而且加了内印,当高端仿古艺术品欣赏也是很好的。不过,当时你是骑虎难下了。”

孙中原顿了顿,继续说道,“老隋,我还有一件事儿不明白,你的藏品应该不少,为什么独独把这件贯耳瓶收在这里呢?而且你这十年还在南城。”

“每年我会回来住个十天半个月的。至于为什么只留下这件南宋官窑,是因为这一件,是我所知的存世的所有贯耳瓶当中,最珍贵的。”

“这么说,你特别喜欢贯耳瓶?”

“没错,贯耳瓶是宋代流行的瓷器样式。这个样式,雏形其实是汉代的投壶。造型的美感就不说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名字。”隋东辰道,“贯这个字,很有意思,本意是绳索,以前一直说一贯铜钱,后引申为通的意思。耳朵一直通透,可不容易啊!”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耳朵通透,确实很难。”

“所以我才喜欢。”隋东辰收起贯耳瓶,“其实,这里也不止这一件东西,还有一件,一并给你看看吧!”

隋东辰把贯耳瓶放进保险箱,又从里面拿出一个锦盒来。

这一次,孙中原特地看了看保险箱,第一次他没仔细看。这次看了,里面确实再无别的东西了。

能让隋东辰如此珍藏的东西,那定然不是一般的东西。

打开锦盒,又是一件瓷器!

这是一件比较小的梅瓶,高度只有不到十几厘米。但是,一放到桌上,孙中原的眼睛立即瞪大了。

天青釉!

和常见窑口的天青釉不同,甚至和传世汝窑的天青釉也不同。这天青釉,没汝窑那么蓝,也不是那种有点儿深的青。

而是直逼雨过天青的通透颜色!

细看之下,这种颜色的形成,除了釉料本身的调制原因,还是因为釉层比较薄。

很薄。

这种感觉不好形容,薄透,光亮,同时还具有一种类似油脂的滋润感觉。

如果见识过制瓷师傅上釉烧窑,就会有体会,达到这种状态实在是太难了!即便高手,做一千件,也未必能成一件。

釉料需要细腻无比,具有天青底色,同时,又得有透明度。天然的东西里面,高端翡翠是具备这样的特性的。我们常说种、水、色;种,是指料子的细腻度;水,是指料子的透明度;色;是指颜色。有些高种、足水、色正的翡翠,那就是三者兼备。

但是要人工调制出这种釉色,技术难度不言而喻。

同时呢,即便调出来,上釉的难度又是一道坎儿。上釉上的这么薄,这么均匀,非一流制瓷高手不能为之。

这还没完,还有最后一点。

烧。

瓷器入窑,都是千度以上高温,这釉料的变化还得控制好。

孙中原还没看胎骨,已经被这天青釉所折服。

实际上,这件天青釉梅瓶,釉面并不完美,有两三处地方,出现了小的釉泡,有一处还破了。

因为釉面太薄了!高温之下,能控制成只有个别地方这样,釉料的稳定性和瓷窑的环境控制、温度控制,几乎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极限。

孙中原拿起梅瓶,极轻。胎体也很薄,而且胎土的质量和纯净度也很高。

轻轻敲击瓶体,声音清亮悦耳。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若是古瓷器,好像只有柴窑天青釉,才能达到这种水准!

“我一直拿不准,这是不是一件柴窑······”隋东辰叹了一口气,“这个,你师父之前也没见过。如今天象楼重启在即,我前几天给他看了,他也拿不准。”

孙中原刚才审视这件梅瓶,也通过宝光进行了深入判断。他点了一支烟,沉吟起来。

柴窑,是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柴荣主持烧制的。当然,柴荣在位一共才五年,去世后不到半年,赵匡胤就黄袍加身,北宋取代后周。

柴荣这个人,在不少史学家的笔下,评价是很高的。所谓五代第一明君,励精图治,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只可惜,死得太早。

他能主持督造柴窑,自是说得过去。单说这个颜色,当时工匠请示,柴荣大笔一挥,审美孤绝: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

虽然柴窑目前尚无公认的传世品,但是也能推断出,柴窑似乎只可能有一种釉色,那就是天青釉!

柴窑的遗址也一直没有发现,估计历经千余年,各种因素叠加,也很难留存了。关键是没有传承。

柴窑历时极短,而为什么没有传承下来,成了一个迷。各种说法不一而足,有说只有柴荣掌握烧制技术的,有说工匠在柴荣去世后不再烧造的,还有说因为赵匡胤下令彻底废止的。

不过,后来的汝窑,似乎有点儿模仿柴窑的影子,但是和传说中的柴窑,还是有差距。

“我师父都拿不准?”孙中原摁灭烟头,看了看隋东辰。

“你有什么就说,不用给我们这些老家伙面子。江山代有人才出,你如今的眼力,实事求是地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隋东辰递来期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