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家有余粮

作者:白鹤凌 | 分类:穿越 | 字数:103.3万

第二十八章 热闹

书名:家有余粮 作者:白鹤凌 字数:3157 更新时间:2024-12-19 01:54:12

钟灵不知道的是,喜报传来,钟家喜不自胜,但是在盐官郑老爷家,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

“混蛋,他竟然没有事先知会一声,就自己去报考恩科?”

郑盐官直到接到喜报,才知道原来郑炀已经中了武举,但是在他的脸上却是一脸的不悦。

“父亲大人请息怒,送喜报的官差还在外面等候!”

郑熠上前劝慰,他的内心亦是十分震撼,根本没有想到大哥居然会去参加这次的恩科。这次的恩科,作为官场中人都心知肚明,其实这就是去做炮灰的节奏,鼓励乡下少年、各方江湖人士参加。而且,不动声色地就将这些可能存在的异己转化为军事力量。

所以,郑炀去参加这样的恩科,大大浪费了他本身的身份。

而且,更让郑熠震撼的是,郑炀的这一举动,完全颠覆了他原本对大哥的一些“阴暗”的看法。他想不明白,明明大哥已经占了上风,为什么他还要退出,转而去参加恩科?

郑盐官面白无须,保养得十分好,看上去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在官场中摸爬滚打的他,在短暂的失态之后,立即在儿子的提醒下恢复了正常。

这可是恩科武举,那些不能言明的内幕只能是心里知道而已,如果不欢天喜地地去迎接这个喜报,那就是辜负了圣恩,如果让人捅上去了,肯定对自己官声不好。

所以郑盐官走至宅外时,在送喜报的官差面前,已经满脸堆上了欣悦的笑容,做出喜不自胜的样子,恭恭敬敬接过了喜报,又着人打点了送喜报的官差。

回屋之后,又在宅子正厅的祖先牌位前,把这份喜报摆在八仙桌上,点上香烛告诉祖先。

而镇尾的吴举人亦接到了郑炀中了武举的消息,他的手捻着下巴上的胡须,脸上神色变幻不定,对来报的刘管家道

“郑大公子居然中了武举?不过这次是皇上开的恩科,可是统统要上海防前线的,郑公子难道不知道?”

吴举人好似自言自语,又好似在问刘管家。

刘管家半佝着腰,站在吴举人身边,不敢说话。吴举人自从回到柳都镇后,愈发喜怒无常。这次小姐进京参加选秀,主人似乎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但是郑炀的中举,似乎触动了主人的敏感神经。

看到吴举人手捻胡须的姿势,刘管家知道这是主人在深谋远虑的举动。

“这次一共两个人中了武举,这也是柳都镇头一回,还有一个是观羽村的钟武强。他的父亲在镇上开了个老钟武馆。而这钟武强和郑公子十分交好。”

刘管家尽力去搜集了情报,让主人自己去体会。

这也是钟武强的名字,第一次进入吴举人的耳朵眼里。

“快马进京,备一份厚礼给镇远大将军吴国逊。”

吴举人在捻断了两根胡须后,终于向刘管家发出了指令刘管家心里一跳,这镇远大将军吴国逊,是吴举人在京城的拜把子兄弟,这次正好主管海防前线之战,主人此时前去送礼,是有所图吗?

吴举人对着刘管家轻轻交待了几句,刘管家心里一“格登”,知道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印证。

看来,这一次主人是真地要抓住机会,展开报复举动了

“是,我马上去办,亲自进京。”

刘管家不敢怠慢,自己带了一个小厮,当天下午就快马加鞭往京城里赶……

十日之后,二千多名武举人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结束,喜报再次传来,钟武强获得武进士第21名,而郑炀则获得武进士的第63名。

同科同镇两进士,一时成为美谈。据称,就连当朝的皇上也亲自接见了钟武强和郑炀,和他们进行了亲和的谈话,了解柳都镇上的风土人情,似是好奇当地到底是什么灵山秀水,能一次培育出两名武进士来。

喜报再次传来,报喜的官差被请到钟家老宅上坐喝茶,钟老爷子更觉得自家宅第风水好得不得了,彻底打消了要去老大家时不时往来居住的念头。本文由";乡";";村";";小";";说";";網";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

而报喜的官差,自是奉诚无比,在乡邻的围观下,也略略介绍了武进士考试的项目,以满足乡邻的好奇心。

原来会试是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

而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

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

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赞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

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碟。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碟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碟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

听完官差的介绍,钟灵也不禁咋舌,她可没有想到三叔钟武强这次居然能过五关斩六将,二千多名武举中,只取前一百名作为进士,虽然因为恩科比以往录取的比例大大增加,但是仍然也是二十分之一的概率。

但由于这次这些武举录取主要用于充实海防前线,所以内场的考试占分的比重并不大,对整个考试近乎于参观的价值,还主要是考察外场,以武力值取分。

五日后,钟武强和郑公子一同返乡,跨马游街光宗耀祖不提,同时也在家中静养,等候皇上的差谴。

而钟灵家的香菇大棚,也开始进入了春栽阶段,钟灵用的是代料栽培早生种的办法,一般栽培完70到80天就会出菇代料也由刘老伯帮忙做好,春栽夏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之前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如今钟灵已取得了足够的菌种。

接下来,她便和富贵叔一起,带着几名工人,在菇棚里忙活开了,由于没有过去装底料的塑料袋可用,钟灵又想办法叫赵子获烧制了有孔的陶罐来代替,总共一直忙了三天,才算是把香菇一一种好。

同时钟灵也采取了精细管理的办法,尽量疏散菇袋,及时通风降温,要求富贵叔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平时也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等。

接下来,就是每日的观察,以防菇发生霉变等病。

钟灵还在菇棚边砌了三孔大灶,准备等菇成熟后,便现场进行烘制成干菇,利以保存出售。

一切都进行地井井有条,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香菇的发育都在正常可控的范围内。

“阿灵.你的菇棚还真地做起来了?”

钟武强带着郑公子,前来参观侄女的菇棚,见她在竹架边忙得有声有色地,不禁夸了一句。

钟武强现在有了进士的身份,气度上也和以往明显不同,眉宇间更是多了几分成熟和坚毅,看来,进京赶考见识了世面之后,也给他的精神气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边上的郑公子,一如往昔般散发着春天般温暖的微笑,和三叔钟武强不同的是,中了武进士,对郑公子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这也难怪,他是官宦之家,这次恩科的武进士对他来说,不光不是锦上添花,甚至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就连钟灵也想不通为什么郑大公子要去参加恩科武举。

难道他不怕被派往前线吗?此次恩科十分明了,九成都要充实到海防一线的,因为倭寇已经攻破了一崇武城池,正有条不紊地往内陆进犯,甚至永州都有隐隐被威胁之势。

见钟灵黑白分明的眼睛“古碌古碌”地打量着他,郑公子不禁摸了下鼻子,一笑道:

“难道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钟灵讪讪地收回对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算是放肆的眼神,笑道:

“没,我听说中举的人,都是有大气运的,我想看看你们俩头上是不是有东来的紫气。”

真是随便一扯都是个理由,郑公子倒也不介意钟灵这个无厘头的说法,气运这东西,他们是十分相信的,要不然,就不舍固守卧风山了。就连刘里正也不知道,整座卧风山脉,都是郑家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