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贩剑皇子,怒娶疯批公主
作者:狼夜叉 | 分类: | 字数:9.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章 直击问题核心
朱权根本没把李基的话放在心上。
见老朱追问,便继续说了下去。
“你们应该都知道,这朱元璋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这昏君,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跟着自己多年的手下都下得了狠手,不是让他们卸下手中的权利回家种地,就是找个罪名关在监牢里。”
“但是面对那些陌生的名门望族,面对那些才子文人,却选择处处忍让,这不是昏君是什么?”
听见朱权这番话,朱元璋眯了眯眼睛,这么听起来,儿子说自己是昏君,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沉思片刻后,朱元璋开口问道:“所以,你觉得朱元璋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对那些名门望族以及才子文人留手,才是昏庸的原因吗?”
朱权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其他问题暂且不说,光说这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名门望族和才子文人都在背后骂他,甚至那些大儒都约束门下弟子,不允许他们入朝为官。”
“面对这些人的做法,朱元璋不仅不处理他们,反倒是一直笑脸相迎,把脸凑上去挨揍。”
“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朱元璋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
他知道朱权说的都是实话。
毕竟他这个皇位是造反得来的,那些名门望族和才子文人都瞧不上他,还有那些大儒,都严令门下弟子入朝为官。
朱元璋本来也不想忍,但是仔细想想,若是跟这些人发生矛盾的话,受苦的还是百姓。
为此,朱元璋只好暂时保持笑脸,试图拉进自己跟名门望族以及大儒们的关系。
但是对方一点也不给面子。
这让朱元璋很是憋屈。
自己明明为了天下百姓,才憋着这股气,没想到这样的做法,却被朱权称之为昏君。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不怒反笑道:“小兄弟你说的有道理,这朱元璋确实昏庸,不过以你所见,这朱元璋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
闻言,徐达三人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一副仿佛见了鬼的模样。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了?
有人当着他的面骂他昏君,居然不生气也就算了,还笑眯眯的赞同对方的说法。
朱权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那些名门望族掌握着大量的钱,粮,人手,甚至是物资,其他三样先不说,毕竟朱元璋也不是强盗,但是这物资,他必须要先插手进行管控。”
“比如说盐矿这类重要物资,朝廷手中才掌握几个,那些名门望族手中有大量的盐矿,若是不加以管控,日后名门望族想要发难,那么整个明朝的盐就会供不应求,到时候百姓们可就没盐吃了。”
“所以只要处理好这个问题,那么那些名门望族便不敢再如此嚣张的跟朱元璋说话,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朱权虽说的这些,是他根据历史上明朝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的。
因为明朝时期,对于盐的管控并不严格,只收些赋税,到了后来,才重视起这个问题,严格管控起来,那时候那还有名门望族敢当跳梁小丑?
“嘶!”
李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刚才对朱权的不爽,逐渐开始发生改变。
朱权这番话可谓是直击问题的核心。
只要朝廷能够把盐矿掌握在手中,那些名门望族对陛下的态度就会发生极大的转变。
只是,那些名门望族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想要强行把盐矿收入朝廷的囊中,怕是会激起名门望族的反弹,到时候天下的百姓说不定也会被卷入其中。
李基眯了眯眼睛,慎重道:“小子,做的可比说的难,既然这些盐矿都是那些名门望族的重要资源,他们怎么可能又会轻易交出来?”
此时的朱元璋还沉浸在朱权刚才的言论当中,听见李基所说的话,忽然就反应过来。
是啊!
这事情想要执行的可能性很低。
若是一个不小心,自己刚刚打下的江山便会发生动荡。
朱权冷笑一声,说道:“当然没有这么容易,如果可以的话,先跟名门望族协商,他们若是不同意,那就把桌子掀了!”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永远都会是大明的病根,而且还会越来越严重。”
“我想,朱元璋既然能够打下这江山,应该不会连这点魄力都没有吧,要是真的没魄力,那干脆就把这皇位让有魄力的人来做。”
朱权的意思很简单。
能谈就谈,谈不了就打!
打到那些名门望族把盐矿交出来!
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连这都要顾及的话,朱元璋干脆趁早把皇位让出来算了。
徐达三人忍不住浑身一颤。
大逆不道啊!
这都是什么狼虎之词!
怕是杀十遍头都不够吧!
李基虽然在朝廷当中,但他也是大儒之一,本来还想反驳这种方式,结果却被朱元璋瞪了一眼,到嘴边的话,也被他咽了下去。
徐达仔细想想,这方法好像确实可行。
而蓝玉则是十分兴奋,期待的看着朱元璋,如果真的要打的话,那他可就有理由动手了。
早就看那些名门望族的嘴脸不顺眼了。
正好有借口能够教训他们一番。
朱元璋也是暗暗点头。
不愧是自己的儿子,看他这魄力,好像要比自己大多了。
朱元璋已经开始在思考,该如何将那些名门望族的盐矿抢过来了。
自己手中可是有军队的哪怕名门望族的人手再多,也不过是些家丁罢了。
只是抢过来以后,该如何让盐矿继续运转,又该如何降低并且消除那些影响。
看样子,回去以后要跟朝中大臣们好好商议一番这个问题。
想清楚以后,朱元璋拍手叫好,说道:“小兄弟这番话简直让我茅塞顿开,但是现在还有个问题,朱元璋该如何处置那些大儒呢?”
这才是目前朱元璋最烦躁的问题,几乎快变成朱元璋的心结了。
因为那些大儒一日不入宫做官,也就代表天下才子文人对自己这个皇帝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