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2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
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
发布于 2023-02-11 14:40 | VIP章节
华国加入到CERN成为会员国,这一消息的确让徐川挺惊讶的。
毕竟前世直到重生回来前,这都还是国内一直都在努力的事情。
至于为何这一世的轨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也想不明白。
不过这对于国家也好,还是他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好消息了。
送走了林师兄后,徐川也开始了工作。
他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正教授的职位,享受了普林斯顿带给他的福利,那么给学生上课和搞科研就是对应义务。
倒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终生研究员这一职位,并没有要求他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于这个全世界顶级的研究院来说,里面的研究员哪怕天天在“研究院树木林”中散步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能进入这所研究院,成为终身研究员的学者,基本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对于能进入这说研究院的学者来说,极少有人会这样浪费自己的时间。
来到书房,他打开了电脑,登陆了邮箱。
带学生和上课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必做的两件事,当然,很多正教授会将上课这件事丢给自己带的博士生或者助理教授。
毕竟一所研究型大学中,教授的还有个职责就是搞自己的学术研究。
由此还衍生出了米国教育制度中一项著名制度:“学术休假”。
这指的是通常大学教授在学校任职一段时间后,便有资格申请半年或一年的学术休假。
而在休假过程中,教授没有教学任务,可以全身心投入学术科研工作中。
且对于半年的休假申请,学校通常会全额发放半年的工资;对于一年的学术休假申请,则发放半年的工资。
这份待遇,可以说是顶级了。
打开邮箱,里面堆满的未处理信件让徐川有些头大。
在普林斯顿大学将正教授的应聘资料送给他后,便将他的信息挂在学校招生网站上。
然后,他的邮箱中的信件每天都在增加。
普林斯顿的开学时间分两季,一个是春季开学,一个是秋季开学。
春季开学的时间在每年的1-3月,具体时间不定,秋季开学基本集中在8、9月。
但是,受限于这所学校面对全世界招生,所以它的申请时间基本都要提前至少半年以上。
比如秋季开学,那么一般开放的申请是在头一年的九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
从一月底到开学的八月份这中间七八个月,是给普林斯顿挑选学生,进行面试考试,发放申请,以及给全世界的各地学生准备资料、签证等东西时间的。
而现在是十二月下旬,距离秋季开学的申请截止日期已经快结束了。
这个时间点,说实话,好的学生一般而言现在都已经被挑走了。
毕竟九月份就已经开始申请了,现在都十二月底了。
当然,对他来说,如果没有挑选到合适的学生的话,带不带学生其实都无所谓。
他一个正教授,如果带学生的话,基本也都是带phd,也就是带博士生。
而且对于他来说,秋季开学这个时间点已经晚了。
等待明年秋季开学,他估计都回国了,还带个P的学生。
不过考虑到普林斯顿能有个华人教授不容易,徐川还是选择了收两三个学生。
因为多一个华人教授,基本默认普林斯顿会多收一个华国的学生。
所以在这次普利斯顿的官网上,他特意让校方的工作人员写明了需要在学生能明年二月份之前就报道。
尽管他可能只能带这批学生几个月的时间,不过这并不用太担心会坑到带的学生。
毕竟读博期间导师被其他学校挖走了或者离职了,对于博士生来说是件挺坑爹的事情。
但那是对于其他人而言的,对于他带的这些学生,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首先是在他离去之前肯定会为这些学生安排好退路的。
对于这些学生,如果到时候愿意跟随他前往华国,他肯定很乐意。
如果不愿意的话,八九月份正是普林斯顿的秋季入学季,留在普林斯顿更换一位导师也不是不可行的方式。
这并不怎么会影响到这些学生在普林斯顿的学习。
读博期间更换导师的确是一件挺坑爹的事情,但也分情况。
如果是那种已经读了两三年然后突然被告知导师跑了的,那的确很坑爹。
但他这种,提前入学,然后正好赶上普林斯顿的开学季更换导师,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甚至换种角度来说,这是这些学生的机遇。
毕竟不是谁都能在博士期间跟随一名菲奖大佬学习的,或者说,不是谁都能跟随一位证明了七大千禧年难题的数学教授学习的。
前者可能还简单一些,毕竟这些年下来,菲尔兹奖得主的数量也有两位数了。
后者?纵观整个数学界,这样的顶级教授屈指可数。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六七个月的学习时间,完全可以看到一种额外的科研经历。
对于其他普通教授而言,如果自己名下的学生曾经跟随过一名这样的顶级数学教授学习过打工过,恐怕他都能乐开花。
一方面是这种科研经历的确很漂亮。
另一方面,说不定还能借这层关系和对方打上交道。
所以对于自己在明年可能会离开普林斯顿,徐川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也不担心自己的跑路会给招收到的学生带来什么太大的问题。
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徐川才将邮箱中的邮件处理掉。
尽管他已经临近普林斯顿入学申请末期才开始招收学生,但无论是普林斯顿的入学工作组送过来的学生档案,还是那些自己发他邮箱中的申请书,质量都高得离谱。
国外的学生申请米国的大学,就拿国内举例,一般是看GPA绩点、托福或者IELTS测试语言成绩、推荐信以及作品集(发表的论文、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等等)这四方面。
其中GPA绩点是基础,低于3.5的话,除非你有过硬的作品集作为打底,否则基本都会被普林斯顿、哈佛、耶鲁这类顶级大学刷下去。
普林斯顿工作组发送的到他邮箱的名单,GPA绩点全都在3.8以上,4.0的绩点也有好几位。
而那些自己发送到他邮箱中的申请书,GPA平均下来就稍微低一点,但也基本都在3.6以上,4.0的也不是没有。
换算一下的话,相当于高考总分750分的话,3.6的GPA就是675分,而3.8的GPA就是712.5分,4.0直接拉满。
这样算下来,基本都是妥妥的学霸。
徐川翻了翻邮箱中的申请单,然后拉了个表格,直接将GPA3.8分以下,且没有出色作品集的申请者直接排除掉了。
上辈子他在普林斯顿做了这么多年的教授,对于如何筛选学生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得心应手。
筛选这些申请者,就像是一家公司的HR招聘员工一样。
本科线(GPA绩点)就是分界线。
如果没有达到本科线,申请基本都会被扔到垃圾箱里面去。
不可否认,或许有极少数的人没有达到本科线却拥有着出色的工作经历,但这部分人终究只是极少极少数。
在海滩上淘金的效率远低于在金矿中淘金,且耗费的力气远高于收获。
所以设置一个标准线,对于HR来说是最方便的。
在筛选学生这一块也同理,如果绩点不达标,直接淘汰是最好的选择。
而经过筛选后,再看申请者的作品集,就能将大致想要进行面试的学生挑选出来。
如果数量过多的话,再看看推荐信都有谁差不多就能决定了。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徐川从邮箱中筛选出来了十二张申请书,准备明后两天对这些简历做一个线上面试。
反正现在的手机电脑做线上面试也很方便。
第一天的面试对象都来自华国,十二份简历,徐川留了六张给国内,从占比来看,妥妥的优待。
不过反正也没人知道,暗箱操作什么的,无所谓了。
第一个面试的学生叫做谷炳,从简历上来看,是闵行理工大学的博士生,目前二十五岁,看样子是直博的,不过GPA绩点并不是很高,3.8分。
当然,这个不高是相对于同一批的其他面试者来说的,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3.8的GPA简直是座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山。
放到高考中,3.8的GPA换算过来是差不多是省理科状元一个档次的,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
只不过一般而言敢申请普林斯顿这种高校的,大家都在这一水平罢了,所以显得比较一般。
上辈子他交换到普林斯顿的时候,GPA绩点是4.0,还有着在CERN发现新粒子的科研经验,哪怕是在普林斯顿这种地方,也是属于顶尖的一批。
当然,上辈子他也没走申请,在CERN时就被威腾内定为学生了。
相对于其他的简历来说,这个谷炳的GPA绩点并不算高,但徐川看中这份简历的原因并不在GPA,而在于他的工作集。
这位博士生有一些科研经验,参与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的科研,也发表过两篇论文,虽然都是SCI三区,但也挺难得了。
在众多国内的简历中,他比较看好这一份,因为这份简历符合他对于学生的要求。
他在明年下半年大抵就会回国,到时候物理和材料这两门学科将会是他的重点突破领域。
而参与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的科研,可以帮他打一下下手。
所以徐川将这个谷炳安排在了第一个面试。
电脑上,会议面试间打开。
等候面试的谷炳的身影映入徐川眼帘中,让他不由自主的愣了一下。
无他,这位叫做谷炳的学生的形象,和申请简历上的照片相差属实甚远。
照片上他有着一头乌黑的茂发,但面试时却颇有数学强者的风范。二十五岁年纪轻轻头发就已经后移的像太平洋了。
愣了一下,徐川反应过来,轻咳了一下,道:“请问你是谷炳吗?”
那头,听到询问声,谷炳紧张的差点站了起来,连忙道:“是我是谷炳。”
看到视频中紧张不已的面试者,徐川笑着安慰道:“不用紧张,只是做个简单的面试而已。”
“好,好的。”
虽然被安慰了,但这位谷炳同学依旧紧张不已。
不过这很正常,毕竟这场面试决定了他的未来。
他要申请的不仅是普林斯顿,更有徐川这位证明了七大千禧年难题的顶级数学教授。
抛开年龄来说,这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升斗小民突然有一天见到了自己省的老大一样,级别差距太大了,是个人都会紧张。
“用英语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徐川并没有给多少时间让这位面试者调节心态,毕竟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
对于他这种顶级的数学教授来说,学生上台做报告的机会是不会少的。
如果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那又如何能掌控全局?
不过只要不是那种顶级的社恐,正常人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他当年也是在威腾手下一步步的慢慢培养过来的。
闻言,谷炳像是上课开小差突然被老师点名了一下,身体一下蹦的紧直了,过了好几秒才开口道:“教授您好,我叫谷炳”
谷炳在那头做着自我介绍,徐川在这头听着。
шшш▪ ttκá n▪ co
虽然因为紧张有时候有些错顿,不过最起码这位面试者的英语还是过关的。
“我看了你的申请资料,伱学习的方向是代数拓扑和解析几何,请你讲述一下你对于光滑黎曼流形的理解。”
等待对方做完自我介绍,徐川开始提问。花费了十来分钟的时间,他对眼前的这个面试者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
基本功还算扎实,天赋在他看来中规中矩,不过挺意外的是对于数学领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没有愧对那逐渐后移的头发。
至于品性方面,暂时还看不太出来。
倒是推荐信方面,有一封来自日月大学的张伟平院士。
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品性方面应该不会太差,所以挂掉了面试后,他在简历上画了个圈。
这是留看的意思,表明这个面试者没有让他满意到即可下决定,但也没有即可被否认,中规中矩。
至于能否被挑选中,那就要看后面来自华国的面试者中是否有能超过他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