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错白月光之摄政王卑微追妻
作者:呼噜大脸猫 | 分类: | 字数:2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8章 不信任
拿到被子后,盈夏舒舒服服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阿柱在门外喊着她,“夏小姐,可以用早膳了。”
阳光从石头缝隙里照进屋子,盈夏伸了个懒腰 ,简单收拾一番,便随着阿柱去用早膳。
桌上摆放了羊奶,烤饼以及炙牛肉和羊肉。
盈夏坐了下来,宋昱将切好的烤肉沾上酱料递到了盈夏面前。
等她抬眸看过去时,宋昱已经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刚刚那件事像是极为顺手般。
嘉柔看着自家儿子悄悄盯着盈夏吃起面前的那盘肉,嘴角还扯起一抹笑时,觉得面前之人已不是他生的了。
随即又感到难受,因着宋云溪的事,早些年她整个人都是抑郁的,对他也没怎么关心,甚至见到宋昱就想哭,这导致他从小就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知道怎么爱人,从来没有试过对人用过真心,就是对她这个母亲,也是排斥的,看着随和,其实拒人千里之外。
也许他早就爱上了盈夏,但心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他发现时又早已将其推远了。
嘉柔叹了口气,将面前的烤肉夹了一筷子给宋昱和盈夏。
“多谢公……夫人。”这里提公主已不合适,盈夏改了口。
心中想着能不能找到黄师傅,盈夏不太能吃得下,没多久就放下了刀叉。
宋昱见状,将她吃剩下的肉拿到自己面前,“等我一起,我有话跟你说。”
见他吃自己剩下的,盈夏跟见了鬼一样,几个月之前,他还拒绝了父亲夹给他的菜,今日竟然主动吃起她剩下的饭菜。
这漠北的日子竟然这么苦,盈夏不觉又同情起宋昱。
没多久,宋昱吃完起身,盈夏同其他几人告辞后便跟了过去。
宋昱考量着茶叶不能让乌孙得手,否则他们就更难生存。
看着跟来的盈夏,宋昱打算先试探下。
“你知道拓跋生产玉石吗?”
盈夏抬头看向宋昱,点头,“怎么了?”
“你觉得银钱与玉器比哪样更划算?”宋昱停住脚步看向她。
“看情况,要是玉器足够好,纵使运输成本高了一点,亦是值得的。”
听她这番话,宋昱知道有交换的希望,但目前开采的均是玉石,还没打磨出来,不适合开口,要是她不愿意,难不成还要撕破脸皮?
为了稳住她,宋昱开口道:“黄师傅那边大致行踪已确认,过不了多久就能找到他们。”
抢货物的马队有很多,他不能明面带着他们来拓跋,否则就将拓跋置于风口浪尖。
但一面拖着他们,一面又护着,确实费了不少力,好在黄师傅足够机灵,躲开不少抢货物的马队。
那边的盈晚棠见自己被关了起来,很是气恼。
宋昱是一点也不信任她,身边的丫鬟侍卫没有一个人跟她讲话,所有的东西都是陌生的,她简直在这里快呆疯了,宋昱也从未过来看她。
听闻盈夏过来,她心里更是着急得不行。
拿钱打探了一番,却什么有用的消息也没得到,狠了狠心,她将最后一件珠钗递给一个平时很爱占小便宜的丫鬟。
“我想见夫人,麻烦帮我通传一下。”
丫鬟收了珠钗,便出门办事了,嘉柔体谅她一直没出门,便在第二日派人请她出来用膳。
宋昱没来,想到他昨晚说的话,盈夏用完膳后喊住小道上的阿柱,问道:“黄师傅那边是不是很难到乌孙?”
阿柱,“夏小姐,主子的事我不能透漏,但你要相信主子,他一定会帮你的。”
盈夏继续问了几句,阿柱也一直在打着马虎眼。
盈晚棠躲在后边,听见了乌孙,商队,虽不明白,但大致有了猜想。
待盈夏往回走时,她拉住盈夏,“你可知道世子为了我,对乌孙那边敌意很大,所有与乌孙有关的,他都很痛恨。”
她不知道盈夏去乌孙干嘛,不过只要是去乌孙,又去不了,她就能拿此当借口。
盈夏一听,脸色冷了下来,没有多说转身就离开。
见此,盈晚棠得意地笑了起来。
到了晚间,宋昱回来了,盈夏拦住要进门的他。
盈夏气狠狠地说,“你在拖延,根本就不想帮我办这件事情。”
宋昱不知她为何突然就不耐烦了,解释道:“我另有处置办法。”
盈夏道,“我指望不上你,我要自个走,你借我一匹马。”
“让你独自一人出去,遇到危险怎么办,何况你不熟悉地形,我不会让你单独走的。”宋昱冷了脸。
盈夏失了耐心,质问道:“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想囚禁我?我不需要你担心,我能出去,我还有我的亲兵,我让他们过来接我就行,你不要给我自作主张。”
盈夏气得直咬牙,她现在必须尽快联系到黄师傅,不然等到下雪,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宋昱进门,打算去找玉石给盈夏看,盈夏却以为他不想搭理自己,上前抓住他的衣袖。
宋昱看了一眼拽着自己的手 ,“你再等等,我会拿出玉石与你换茶叶,该你得到的我绝不会少你。”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不论是真心想帮她还是打太极,盈夏都已经没办法再问,便松开手,有些泄气地说道:“好吧。”
说完松开了他的衣袖,转身回去。
盈夏完完全全不信任他,宋昱知道解释再多也没用。
见她失望,宋昱心口一阵阵犯痛,他现在所处的身份地位太尴尬,受到太多掣肘,有些事不得不为之,否则等乌孙以及北匈奴再打过来,他们不知要死多少人。
等盈夏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后,立在门口的宋昱才关起门。
盈夏猜想着这批茶叶,他会不会全部掠夺走。
即使他不抢,要是不能和乌孙那边交易,叫那边人知道他们中途去了拓跋,日后黄师傅也就休想再去乌孙了,商人最怕失信于人。
难不成日后次次去拓跋,这西域小国,哪天就灭亡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