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追忆似水的未来

作者:吴岩 | 分类:科幻 | 字数:10.2万

第5章 破碎的时间之声3

书名:追忆似水的未来 作者:吴岩 字数:5464 更新时间:2025-01-24 01:39:10

早在上20世纪末,英国作家威尔斯就写出了人类与火星人斗争的小说《世界之间的战争》。故事中,来自火星的外星人乘坐三只脚的怪异机器,向人类发送氯气和死光。仅有火炮的地球人在强烈的攻击下只能退缩到城市中展开巷战。伦敦最先沦陷,然后是更多城市被占领的消息。

如果说威尔斯的小说更多想要考验人类在危难时刻的英雄气概和团结能力,那么美国科幻作家则不想逆来顺受。他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外星球发起强大的进攻。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中的“太空歌剧”类作品,就是这种类型的典范。在这类作品中,人类制造了功能强大的飞船,这种飞船向银河系的四面八方勇敢出击,并跟多种多样的外星智能生命进行面对面的火力对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脑科技、神经网络、生物技术和军事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关新武器的科幻小说也逐渐增加,而翌平的小说《病毒,正在扩散》正是这样的优秀作品。小说中所提到的用智能机器指挥无人飞机、将人脑跟电脑驳接、甚至把人类的中枢神经移植到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设备之中,达到全面强化武器打击能力目的,并用此与恐怖分子搏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科学幻想,这已经在一些国家部分成为了现实。

作为一部当代的战争科幻小说,《病毒,正在扩散》最大的特点,是写出了战争中的高速变化性。小说用精巧的语言营造的速度感,使读者能跟主人公一起进入了那种紧张和焦虑的状况。此外,作者还抓住了当代战争是一场信息较量这个重要的法则,把智能武器的核心“人-机智能”全面地展现了出来。而恰恰是因为人机系统存在着漏洞,存在着病毒入侵的威胁,才使故事得以发展,使情节起伏跌宕。小说中智能机器的相互关切,那种只有人类才有的互助的情感,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机器之间的拳拳爱心,这也最终让小说的结局感人至深。

除了上面提到科学构思上的一些精巧之处,还应该提到这篇小说跳出了普通科幻小说那种柔软的叙事语言,把军人的勇武与力量感灌注到作品之中。对任何爱好和平的人来讲,战争不是一种主动选择。但如果不幸被卷入战争,为了正义,就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信心赢得每一次较量。战争文学唯有通过文字展现出这种意志和信心,才能使读者完全信服。我们高兴地看到,《病毒,正在扩散》确实做到了这点!

读了《病毒,正在扩散》,让我想起中国空军研制新型智能战机的一些故事。笔者曾经在一次心理学学术会议上,跟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科研人员有过接触,听到过很多相关的有趣故事。例如,从第四代战机开始,飞机的智能整体性全面加强,外周已经有了“能感知”的皮肤。一旦哪个地方受到破坏,整个飞机便会出现类似人类皮肤撕裂时的疼痛报警,驾驶员也能通过三维立体结构图看到破坏的状况。这对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比如,飞机上所有与驾驶员接触的“人机界面”,都经过了认真调整,就连飞机的操作杆的粗细,都经过多次研究,让飞行员感到恰到好处,如影随形,不会因为工作环境的不舒适,影响战斗激情和操作效果。最有趣的一个故事,是寻找飞机遇到突发危险时的报警语音的过程。科研人员用多种不同的声音作用于飞行员,一次次地记录对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的影响,最终发现,唯有女中音的报警最能让男性驾驶员感到警觉。大概,新一代的战机只要配备的是男性驾驶员,都采用了这种报警提示。

我之所以讲这些故事,是想说,撰写科幻小说,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跟前沿科技打交道。希望作者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7 燃烧的星球

我到成都出差,身上带着一批正在阅读的中外科幻作品样稿。《科幻世界》的主编姚海军好奇地看了所有作品的名字,然后说,对他最有吸引力的,就是这本《燃烧的星球》。

姚海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幻阅读,90年代起辗转中国两个最大的科幻杂志《新科幻》和《科幻世界》,近年来更是主编了超过200部庞大西方科幻小说名着系列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可算是阅作品无数的老科幻人。他一眼就看到《燃烧的星球》具有科幻魅力,这着实让我感叹。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科幻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22世纪。在那个时代,人类为了获取能源而派机器人到月球上生产。于是,月地空间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全面战争。战争中,人类跟机器人之间调整了位置关系,达成了新的和谐。而此时,来自外星球的威胁也已经初露端倪。

我赞赏作家把故事设置在22世纪。这是一个保持科幻小说魅力的合理设计。近年来,随着21世纪的逐渐深入,读者对所谓描写21世纪的科幻作品已经失去兴趣。而科幻的那种前瞻性和引人入胜之处,恰恰是将目光投向更加遥远的未来。在这方面,翌平掌握得非常适度。故事距离今天超过百年,这对读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当前如此多的重大危机当前,我们能否生活过百年以上?百年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我感到作者对这些都做了一些全面考虑。至少,他将故事发生的时代及其相关的科技和政治背景都做了良好的契合。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作,是一种全面性的、将小说现实与未来现实的高度统一。

在大框架确定之后,小说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动物、人类、机器、机器人、人机结合体(通常称为“赛博格”)、外星人等多种族的复杂关系描述。科幻小说常常被诟病为不食人间烟火,主人公写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即便是当前最重要的科幻作家,在这些领域中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翌平在这本《燃烧的星球》中却比较好地处理了多种族的相互关系,人与动物、与人造物、与赛博格那种纠缠的关系,直观而情感化地表现在读者面前,也贯穿于故事之中。考虑到整个小说的读者对象是青少年,作者特别将他们的独特心理状态写入了作品。这其中,有年轻朋友之间的友谊,有跨越种族之间的关怀。我特别喜欢他设计的机器智能体和那些小动物,他们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记忆和思维特性,却有着跟人类一样的情感。我相信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必定会是这样。

从故事中我发现,人类即便到了22世纪,生存的危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能源争夺战不但发生在地球表面,还发生在月球、发生在地球跟月球之间的广袤空间。小说中所寻求的新能源氦3,是当前研究较多,也特别具有前途的替代能源。月球富含氦3,因此,导致了人类能源中心的转移和故事中为了找回自由和尊严而发生的地月之战。战争是小说的第二个看点。故事中的战争,是一种超越当代现实的未来战争。信息技术、人机体系、月地一体化的设想,这些都让整个战争显得非常具有前沿性。此外,作者把每一个场景都设计得视觉、听觉、触觉上逼真而紧凑,呼啸中带着战士们凝神而发出的轻微心跳和喘息,使整个小说成为了一部奇特的战争小说。

上面仅仅描述了《燃烧的星球》中的一些个人阅读感受。我自己觉得,这既是一本科幻小说,又是一本战争小说,既是人与机器、动物之间的生存观念的转换宣言,又是未来可能的生存、政治和战争的预警。

作者翌平对多数科幻读者来讲,可能并不熟悉。他来自纯文学和儿童文学的领地,两年前开始科幻创作的尝试。他一直期待将战争故事和未来发展植入科幻,且在更宏大的场面上表述当代青少年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也恰恰是他早期在其他领域的深入探索,使其作品在文学构造,人物关系,心理活动等方面获得了其他科幻作品所没有的深度。光看他给作品中主人公所起的名字,念出来的口感,就可以看出本书跟其他科幻作品之间的明显差别。而那种用文字构造气氛的能力,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当然,用科幻文学的分析方式来看,这个作品也还有一些不足。例如,我感到描写百年之后的故事,其中的科技外推和社会发展外推,都还前瞻性不够。回顾过去100年我们的社会和今天的差异,就可以立刻知道作者在这方面还是过分保守。此外,从小说中提到的病毒攻击、空天一体等战争技术,以及类似奴隶贩卖、集中营关押式的对待机器人的方式,还是感到无法脱离当前甚至已经被摒弃的过去。所有这些,在我个人看来都是一些小的瑕疵,相信作者在未来的科幻创作中会有更好的处理。

科幻作品是一种充满想象和创意的作品,它带给人的思考和启发、快乐和享受,是阅读其他作品所无法替代的。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科幻小说领域开始了一轮新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时代,期待更多像翌平这样的作家进入科幻文学的创作空间,去施展他们的想象才华。

8 通往冬天的地铁

我第一次听说地铁的事情是在70年代初期。那时部队里都在传,说地铁是一种战备设施,能让中央领导同志从中南海通过地下直接到达人民大会堂或天安门城楼。这样,即便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者扔原子弹也不会打到我们的领导人,领导人照样能够动员全国人民群起抗战。后来,我们得到了内部票,能去参观地铁。我大概参观过两次。大家最关注的是每个站上不同的大理石设计和壁画。几乎是过一站就发出一阵赞叹的惊呼。我们的国家太伟大了。但是,当时的地铁行进速度有问题,我总感到晕。而且,进出地铁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风特别厉害。所以,我每次参观地铁回来,都会高烧一次。

这就是我对地铁的一些早期记忆。多年以后,地铁开放给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现在,开行的速度也做了调整,修建了许多支线,对于地铁是“秘密武器”和不断使我发烧的记忆逐渐远去。直到我读了韩松的长篇小说《地铁》,那些忘却的记忆才又再度返回。

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时代吗?

那样的时代难道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返生活?

《地铁》是由一些没有人物关联的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的发生,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时代线索。在开始的章节中,诡异的地铁成为了平民主人公回家的方式。家对中国人来讲,永远是一种安全的驻留地,给人温暖和舒适。但是,主人公登上的回家列车,竟然开始进入了一段长路漫漫的奇异旅程,种种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先是看到空心乘客,再看到了奇怪的搬运。在这种种稀奇古怪的人与事物的出现中,读者仿佛体味到了造物主给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圆满性所制造的种种疏漏,它让中国与世界隔绝,从隔绝中产生恐怖,于是,末班地铁成为逃亡的唯一通道。第一章对我个人的意义,是一种通过地铁的历史发展时序,缅怀现代中国建立过程的艰难性并由此引导了当代生活和发展的种种困境。这其中,隐约蕴含着“他者”的强大作用,为未来的高速抢点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两章里,作者将地铁故事的发展投影为现实的虚像,人们从中读到了在他者的威逼之下自我超越过程的急迫性,并最终从这种急躁中展现了种种异常发展。作者是在设想一种毁灭的过程中将自己压入加速赶超之路的。而在这条道路上所发生的****和杂交、未婚先孕的快速的生长超出了理性,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期望引导出种种实验,并最终发展出没有历史深度的技术型国家。整体的畸形发展必然导致了种种微观怪异的产生。蔓生的“地铁之友”暗示了包裹着地铁发展之外的文化伪装。而人鼠之间的种种争斗,则把发展经济体内部的种种对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对抗可以是左和右的对抗、上和下的对抗,更可能是精英和百姓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世界发生了惊变,而地铁的异形突破,则震撼了整个世界,重塑了世界格局。

小说的第四章描述了****发展后的遥远未来景象。这一章可以被看成是地铁世界的未来,更可以看做是地铁存在本身的哲学和人类学解读。在这个最终的章节里,作者探讨了****发展的起源和内容,研究了中国问题的外部环境和中国人对异族的态度,分析了集体主义的起源和中国面对当前发展的战略起源,他还从人类学和生态学角度探索了异族灭亡还是自我毁灭的两种可能性。最终,作者还跳出民族\/国家这个束缚人的既定视角,打乱内外差别,观察了异族、鼠族等不同种族的未来前景。作品是以家园毁灭为结束的。换言之,乘坐地铁的回家之旅,最终演化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恐怖现实。

《地铁》是韩松式科幻现实主义的典型创作,跟他过去所发表的《红色海洋》等作品如出一辙。但与《红色海洋》相比,《地铁》缺少前一部作品所包含的史诗特征。如果《红色海洋》外表给人的感觉是现代性中包含着的古典主义,那么《地铁》则更强化了后现代式的多义和多疑。然而,之所以会产生多义与多疑,主要是因为作者对作品和现实之间进行了多点投射。所谓多点投射,我的定义是作品跟现实不具有一对一的直接关系,而是可以一对多地进行相关投射。小说中的经济巨怪是当前的哪个大国?小说中的异族是当前世界上的哪个种族?你能从小说中找到当前中美关系的影子吗?你能从小说中找到刺激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痕迹吗?故事中那么多跟现实对应的词语,什么市长亲切会见外宾、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抗病毒稻种、什么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光荣负伤,这些不是确有其事?那些为了躲避造假风波或逃到地铁世界的人是影射谁谁吗?那个“绿岛咖啡厅的门面改造工程”谈到的又是什么?

阅读韩松的科幻小说,必须眯起眼睛,以一种写意的方式窥探作品背后的神奇的世界。在这种恰当过滤了枝杈信息之后的阅读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从作品蔓生出的奇异感受。对我而言,这些感受是严峻而真实的,它包含着一系列课本上所没有的边缘知识甚至界外知识,包含着科幻式的反射性思维,包含着曾经被刘妮研究过的时间谜团、被飞氘阐释过的佛教无常观和日本式物哀感。我还要加上一点,我从中能读到晚清中国科幻小说的强烈影响。但是,韩松的小说确实不是这些东西的简单组合,它超越了古典主义的美感黄金定律,颠覆了现代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它是回归感觉性的。这种回归是放弃理论家那种对世界的简化,放弃政治家那种把复杂现实口号化的阐释,它让人重新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它能让观察者的身份凸现出来。我们不需要代言人,我们甚至不需要言语,需要的只有消除了地铁之友后的那种裸体的感觉。这难道不就是阅读科幻小说的乐趣?更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