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 分类:游戏 | 字数:127万

第85话 避而不战

书名: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字数:3842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0:19

“别一惊一乍的”张春来愤愤不平的回来。看到土堆上的爪印,他倒是不以为然。“这不就是老鼠爪印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废话”我呵斥道:“老鼠爪印我认得,你不觉得这个大小,不像是老鼠嘛?”。

张春来被我训得一愣,转瞬过去蹲下细细观察。爪印只有灯光横在土面高度才能显现,只怪这红色让人无法看清。堆积犹如小山,落在一角,和脚下细灰一样的浮土不同,一大堆土肯定来自上方某处。罐头瓶无法聚光,抬上去光线也照不远,完全看不见这些土从哪来。

“老鼠爪印是前四后五,而且即使再大的老鼠,也不能是这般奇怪”张春来道。

土上的爪印分叉,形似花瓣,无法分辨哪个是前爪后爪,面前的爪印样子,分明是趾爪形状。杂乱无章,根本分辨不出哪里的爪印能够匹配,单从一个印记就有半个巴掌大来看,肯定不是老鼠,它的个头和土狗差不多。

“这不用你说,你好好看看,爪印太大是一,二是那朝向后面的一根是什么,你别跟我说东北的老鼠没长趾爪”我说道。像是这种地下空间,有东西存在就很邪门,不管那是什么,千万别掉以轻心。

张春来也知道,有些传说里,墓葬当中一旦进入某种动物,受到墓中邪气影响,修炼得很邪门。

“别自己吓自己,咱们步步为营,搞不定就撤”张春来道。

“贴边走,始终保持背靠墙”我对张春来道:“就算是比牛犊子还大的老鼠精,凭着铁锹也能抵挡一阵”。

刚才上边看到藤蔓微动,八成是这留下大爪印的家伙。现在不知它在哪,只能先往前走,不然我一定到中间去一探究竟。别的东西还好说,在东北的传说中,以墓穴为居的黄大仙,真心招惹不起,一旦遇上得了道行的,想逃走都是奢望。

十几步远,前方石墙向左侧进去,两人停下脚步,按地形来说,张春来和我现在几乎处在这庙宇的一面墙中间。身边藤蔓密布,灯光根本照不进藤蔓当中,只有一团团灯光映衬发红的霉菌。张春来有些犹豫,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他手指方向的形制应该和这里相对应,对于庙宇来说,这个布局叫做‘里进’。用来放置佛家或道家真像的地方,正中间不是供台就是‘须弥座’。

“是先穿过去,还是直接往里进?”张春来问道。目前左边看不清形势,直穿到对面确定一下完全有必要,因为里进的变化太大,道家要有三清,佛家尊像虽然也多,但说到放置方法又各有不同。张春来的意思很明显,四周地形不确定一下,贸然闯到里进实在不妥。

“要我说,不如先进到中间那里去,刚才那声玻璃响动,我一直忌惮”我说道。

如果向前方藤蔓当中穿进去,结果和这边地形差不多的话,相信也是十多米后就碰到东墙。庙宇坐北朝南,如果左边是放置尊像的里进,那么咱们下来时候的那面墙应该是正门。

“你是怕那个活物犯忌,想先解决它吧!”张春来道。

那边是正门,下来之前藤蔓动向又是朝向那里,若是什么小动物真的走了,也就安心了。贴墙走到这里,离刚才微动的几根藤蔓如此之近,在土堆的位置看不到,这会儿那声碎玻璃的响声位置就在眼前不远,和我只有几大束藤蔓相隔。即使有什么意外情况,也能快速退回来。刚才不敢冒进,现在距离这么近,以我的路数当然是先搞定那可能存在的活物再说。

“如果是现在这样相安无事,咱们大可不必去招惹那个东西。如果里面什么都没有,咱俩快速从原路回去”张春来道。他的思路是避而不战,和我完全不同。

张春来的方法也对,破的不能再破的庙,还可能是个没完工的,不会有什么宝贝是定了。

“那就快进,一切你安排”我说着,轻轻拨开垂满里进前的藤蔓,墙体果然是垂直走向。右边空间的藤蔓长满其间,已然密不透风。灯笼举起,上方虽然看不真切,但顶部并不高,只能依稀看到一点石梁的影子。

空间狭窄,温度也更高,现在后背汗流不止。

张春来回头驻足,整体歇山到这就向内延伸,顶部高度下降,如果没猜错,里进后方十有八九是硬山设计。这要到外面去看才能确定,不过从里面来看,上边的石梁是横竖交错的抬梁样式。

紧贴石墙行去,几步之后出现一道券洞,一人多高,规整的石券结构,最里面一堆烂土。然而券洞深度却不大,根本放不进去什么东西。那些土和脚下的土质不同,颜色很浅不说,上方还有一块凸起的木头茬,整体看上去还带有摊开的态势,应该是个木质的东西腐烂而成,绝不是某种泥像。同样的券洞,张春来的那边再次出现一个,同样看不出那堆烂土是什么东西。

●тt kΛn●C O

张春来愣了很久,用沮丧的口气说道:“又是一个没落家族的祠堂”。蹲下身子不想动了,张春来这时候想起身回去。

佛庵道观都是尊像朝正门,按宗教传统固定不变,只有家族祠堂才会在里进侧开券洞。祠堂外观因地而异,但是里面也有规矩,这些烂土就是祖先牌位,被涌进来的水给腐蚀掉了,虽说木制器件需要水,但是这里面的烂泥积水,显酸性是肯定了,这股酸臭味就是这么来的。

“你起来”张春来被我的声音惊到,轻轻移开身体,去看他旁边的墙角。

张春来蹲的地方,在他屁股旁边,一枚清晰的小脚印贴墙印在土里。红灯笼的光根本无法看清,不是张春来蹲在我前面此时不会觉察。这枚小脚印的脚尖朝墙,前端十分突出。

很小的脚印又不像是孩子,中间的脚掌宽度稍大,应该是个小脚女人。脚尖朝墙,只有一只,边缘整齐,而且很像是刚刚踩上去,因为脚心不见一点浮尘碎土。具体是左脚还是右脚,分不清楚。

灯笼从衣扣上解下来,贴着墙边寻找,距离四米开外,又一枚脚印出现在面前土垄上。同样看不出左右,这道土垄是水流力量推成,向更深处形成一道弯,可想而知,涌进这里的水流来自东面,前辈打的探沟方向。

心里一阵暗叹,两枚脚印离得这么远,而且脚尖方向都朝墙,这种行走方式不对头!

慢慢贴着石墙前行,脚印接二连三出现,越来越清晰,都是脚尖朝向石墙,中间相隔远近不等。

张春来蹲在墙角,灯光举到前面。券洞已然经过第五个,前方最后一个券洞外一口红色棺木漏在外面一截,盖板横开。

“即使古代裹脚,鞋子也分左右”张春来道:“这两枚脚印看不出来,但是这距离就是个问题”。

古代女人裹小脚,限制骨骼生长,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长期被裹脚布勒紧包裹,大脚趾之外的四根被勒住,缩在脚掌下方,脚掌的足弓会高高隆起。大脚趾能够生长,但是却被裹脚布勒得向中间弯曲,大脚趾的脚尖,被掰弯在中间,所以小脚女人走路的姿势是两腿小碎步,身子不能向前使劲,那样脚趾会很疼。所以裹小脚的女人一上年纪,都是弯腰驼背,这是长期走路方式造成的。

“飞尸这个说法,你知道多少?”张春来问道。

我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飞尸一说,我爷爷曾经仔细查找过出处。虽然土贼当中传得神乎其神,但飞尸却只在古籍中存在。最早出现飞尸的古籍记录,是《旧唐书》中的一段:‘天保年,鲁南旱,十里殍(piao),贼人破长公墓,飞尸灾’。寥寥数语当中,出现飞尸二字。

张春来之所以这么问,因为脚尖朝墙的两枚脚印,中间距离较远。如果真是小脚女尸,也不像鼻子贴墙横着走,更像是鼻子贴墙跳!

告诉张春来,别自己吓自己!东北地区你知道的,对于这些古代的书籍,是多么匮乏,光是收集古籍,就是个不小的难事。《旧唐书》是什么东西,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后人并不是因为它‘实不可信’才去编撰《新唐书》。一本由五代十国当中的后晋史官,编撰的两百多年前的唐史,想想都知道,能有多少可信度。

然而,把‘飞尸’详细记录并且讹传的神乎其神的时代,却是清末。

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商人获准在广州开阜,一些新兴的行业发展起来。我爷爷在收集很多书籍的时候,也对一些刊物出现的年代详细归纳。1847年,广州同信书局首先刊发《太平广记》和《三遂平妖录》改编本,获利颇丰,洋夷在中国捞钱,不仅仅是靠不平等条约和烟土。这些东西属于志怪小说,在当时很有市场。

两本书中的故事说起来就多了,先别考虑这些,有时间我再和你讲,我爷爷为了查找这些书籍出现的先后顺序,还研究了很长时间书本装帧技术。

脚印落下的角度,使其难分左右,距离虽远,但也没啥好奇怪的。但是不管左右,距离相隔,都说明面朝向墙壁,这就不得不联想,踩下脚印的东西在墙边是什么姿势!

看过棺内再说!

拉着张春来退回券洞前。

土垄在大堆藤蔓下变高,正好将棺木挡住一点。小心翼翼靠近,张春来的铁锹握紧,灯光首先送进券洞里面。典型的枣红漆女棺,上漆十分考究,四角你见翘首,很像清中期的风格,即使在当时肯定价格不菲。红烛光照上去,使内壁微微泛奶黄色,券洞附近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味。一团锦被留在棺内,团成一团,但是泛着略显金黄的反光,居然是手工织锦。

但是棺材几乎在土层上方,并没有陷在灰土当中,显然是下面有铺垫。只有大半被放在券洞里,张春来说得对,这个深度的券洞,不是给棺木准备的。

“没有一点异味,白松”张春来道。

松木属棺材的上等用料,因为木质部里面含有松油,所以松木独有的松香味是女棺首选。金丝楠黄花梨,那些都是身份和财力决定的,松木才是小资阶级能承用得起的,必然是地主家买办。

“看盖板,东西先别动”我道。

盖板在券洞外,伸出下方的棺材一段,然后直接横开,棺木是头里脚外。显然是从里面先向外滑动,然后再横移。棺头位置的小巧藤枕,编制精美。藤枕里面的填充锦缎上,能看见一个很小的娃娃头。张春来说的没错,这是个小资阶级,有些财力。细密的编条,仔细看去绝不是普通的竹子等物,均匀细致的枝节颜色暗红,应该是是剡藤。

目光落在棺木内沿,上面一点落尘不见。两人四目相对,此时空气中细小的灰尘一直在飘动,木棺上沿一点没有,刚刚那声木料摩擦声响,是它无疑了。

在石梁上看到的那阵藤蔓响动,应该是这没见面女主!

土堆上留下爪印的家伙,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