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作者:苍穹之鱼 | 分类:历史 | 字数:168.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703.第701章 膏肓
第701章 膏肓
“江东生死存亡皆系之于襄阳也,万不可失,当此之时,当摒弃前嫌,与北府军同仇敌忾!”郗超急的嘴角上火。
都这个时候了,桓温还在武昌按兵不动,等于是将襄阳拱手相让。
“襄阳城坚,有朗子镇守,岂是须臾之间便能攻破的?我已下令北府军支援,王彪之、谢安皆以护卫建康为由拒绝了。”
桓温不是看不见形势之危机。
但此事恰好处在与建康朝廷的博弈之中。
朝廷想借襄阳之战,消耗桓温,桓温也想借此战,消耗北府军。
最终导致谁也不愿驰援襄阳。
而桓温心中还有一个隐藏极深的想法,那就是如果襄阳丢了,凭他手上的兵力,在江东依旧是不可动摇的势力。
如果扑上去,与梁军血战,最终两败俱伤,可就再也控制不住江东的局面。
为江东舍生忘死,落到什么下场,有祖逖、苏峻、周玘、陶侃、祖约等人的前车之鉴……
要么被气死,要么被灭族,要么退隐……
以桓温现在的处境,一旦没了手上的这两万人马,江东的那群人会立刻扑上来,将他生吞活剥了。
再退一步,即便失守,只要手上有兵,结果都不会太坏。
没办法,这就是两晋以来根深蒂固的权力规则。
桓温当年靠着这套规则坐镇荆州,最终掌握江东大权,如今同样受制于这套规则。
“明公不可糊涂啊,没有襄阳……江东休矣!”郗超终究只是谋士,不在其位,无法深刻感受到桓温的困境。
“一个月!只要朗子能坚守一个月,吾全力以赴,与梁贼决一生死!”桓温咬牙道。
现在扑上去,如同飞蛾扑火。
两边拉扯多年,桓温对李跃的脾性也了如指掌,焉知他不是在围城打援?
如今五六万黑云军南下,又占据上游之利,桓温这两万人马上去,会立即成为黑云军的目标。
除非长江下游的北府军能一统支援,不计前嫌,共同抵御梁国。
换做以前,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可能。
但现在,桓温正与建康陷入拥立新帝的分歧之中,正是矛盾最深的时候。
“此番梁主御驾亲征,声势浩大,只怕……襄阳难以坚守一月。”郗超一脸黯然。
郗家绑在桓温身上,桓温若是失败了,郗家必然衰落……
桓温默然的望着他,如果襄阳一个月都支撑不下去,那么他就更没有支援的必要了。
二人沉默许久,桓温忽然道:“大丈夫不能留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事不可为,吾当趋舟东进!”
自始至终,桓温惦记的都是建康朝堂上的那张御榻。
这话一出口,郗超已经明白对桓温而言,孰轻孰重,“晋室不过百年,却早已……病入膏肓……病入膏肓……”
声音中带着无限的落寞。
非但晋室病入膏肓,连周围的人也都病入膏肓,早已无可挽回。
即便此次击退了梁军,挽救了襄阳又能如何……
建康。
司马昱、王彪之、谢安、王坦之恰好也在商谈襄阳之事。
王彪之一脸笑意,“哈哈哈,他桓温也会有今日!” 这十几年来,桓温压得王家几乎喘不过气来。
шωш✿ tt kan✿ c o
如果说江东谁最憎恨桓温,肯定非王氏莫属。
当年若是没有何充的推举,王导的默许,一个谯郡三流士族,如何能有今日之势?
不过这事要怪还是应该怪在司马昱头上,何充推举桓温,侍中刘惔极力劝谏,认为桓温野心比庾翼更甚,建议司马昱督镇荆州,司马昱忙着清修玄谈,不肯上任,最终让给了桓温。
“以襄阳城之坚固,桓温、梁贼必两败俱伤也。”司马昱抚弄长须,眼角的皱纹上挂着一层喜色。
上一次梁国声势浩大的围攻襄阳,还不是无功而返?
唯有谢安一脸平静,“若襄阳挡不住梁军,又当如何?”
王彪之冷哼一声,“襄阳乃桓温老巢,襄阳丢了,桓氏也就穷途末路,我等大可效仿东吴,重建西陵、夷道防线,将梁国挡在长江以北。”
东吴凭借西陵、夷道、公安等长江要塞,在蜀国灭亡后,顽强抵抗了西晋三十载。
若不是东吴出了个暴君孙皓,完全还可以再抵挡下去。
总之一句话,建康君臣对桓温的憎恨厌恶,还在梁国之上。
这次梁国的战火烧不到他们头上,用不着他们担心。
反而是桓温,一步步紧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效仿司马家篡魏之旧事。
“还是以防万一为妙,此次梁军入寇非同小可,不可坐以待毙,北府军应当出手。”谢安说的很慢,仿佛在斟酌每一个字。
“安石莫非糊涂了?若桓温击退梁军,下一步,可就要行大逆不道之事,你我如何抵挡?”王坦之抛出一个更棘手的问题。
桓温得势,建康的这种权力格局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如今桓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若不是他顾及名声,早就行司马师司马昭之事……
一个对曹魏士族下手,一个当街弑君……
晋朝的顽疾,在它立国时,便已经深入骨髓之中,药石无医。
司马昱顿时感到脖颈后面凉飕飕的。
桓温拥立他为皇帝,分明就是将他架在火上烤,亡国之君的滋味,不是那么好受的……
“自然不是救援襄阳,而是扫平长沙贼武陵蛮,要防守长江,武陵长沙不可乱也,北府军既出,大司马岂能按兵不动?”谢安语气平缓。
要建立长江防线,至少先守住长江以南。
谢安算是提前布局,以免形势恶化。
保住长江以南,还能将巴蜀连接起来,即便襄阳丢了,江东还能稳住。
“安石真当时之孔明也!”司马昱赞赏道。
“若桓温长驱直入,反入建康?为之奈何?”王彪之扫了几人一眼。
桓温入主建康,最倒霉的肯定不是司马昱,桓温是司马家的女婿,也不会是谢安,在桓温面前,谢安常以臣子自居。
只有王家,一件衣服都没穿,每次都站在反对桓温的最前面,坏了桓温不少好事。
谢安和司马昱同时意味深长的望着王彪之。
“大司马爱惜名声,应当不会行此不忠不孝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