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
作者:铁流徐锦庚 | 分类:历史 | 字数: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是《共产党宣言》让我走到今天 4
延安吉被抬到军营后,一个当官的看看他,就骂刘班长:你抬来一个快死的人算什么?
刘班长急忙说:这不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嘛!
当官的挥挥手:那先送医院养着,好了再来。
几个兵把延安吉抬到医院,找人给他理了发,洗了澡,最后又把他抬到了雪白的病床上。接着有医生过来检查身体,开单子下药。
有天下午,忽然来了一个连长查房。查到延安吉的病床,他盯着延安吉的脸,反复端详了几次,最后拍拍脑门走了。
第二天上午,这位连长又来了,同样又是一阵端详。
延安吉开始莫名其妙,后来觉得这人面熟,就在脑海里反复搜寻,可一时记不起来。
连长突然开口了:你姓延吧?
延安吉摸不准他的来路,就故意咳嗽起来,不答话。
这位连长又说:我看你的样子……有点像我一个亲戚……
一句话提醒了延安吉:你是张小宝?
连长一把抓住延安吉的手,惊喜地说:表哥,怎么在这里遇上你了?你不是参加了革命党,进了黄埔军校吗?
延安吉笑了笑:说来话长啊!
张小宝道:那先别说了。你就在这里安心养病,一切有我呢!
有了张小宝,延安吉的待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延安吉病愈后,张小宝把他力荐给了王团长。王团长很高兴:好,现在正是党国用人之际。对了,他不是黄埔生么?咱们的宋教官有事出去了,下午就让你表哥先给士兵上堂课。
延安吉一堂课下来,王团长大着嗓门直叫好,他一拍桌子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少校副官。
延安吉刚要推辞,王团长就黑下脸来:怎么,嫌这官小?告诉你,可不要开小差!要是溜了,本团长拿你亲戚是问!
延安吉后来随着张学良部队参加了几次对日作战。1931年夏末,部队在安国县休整时,晚上王团长赌博赢了不少钱,一时兴起,就让延安吉回乡探亲,还给了他几百元的路费。延安吉寻找党组织心切,第二天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1931年仲秋,一轮明月挂在阳河上空的时候,延安吉在月色中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这个历尽苦难的汉子,站在延集村村头,热泪长流。
急于寻找党组织的延安吉,第二天就去了延春城家。只有延春城的儿子延宪孟一人在家,延安吉从他嘴里知道,延集村的支部已经瘫痪,延春城去青岛、济南一带寻找党组织,还没回来。
延宪孟才十五岁,年纪虽小,可也是村里的积极分子,他还带着一帮团员青年一直在活动。
延安吉只得坐等延春城的消息。
延集村小学被土匪刘黑七碰坏殆尽,延安吉决定把小学恢复起来。他打扫了院子、教室,维修了桌椅,没几天工夫,就开门纳学了。延孟宪也来学习。最初只有学生三五个,后来发展到百余人。延安吉见自己一人难以承担,又陆续聘请了几个教师。
有一天,延宪孟告诉延安吉,他爸爸回来了,让他去一趟。延安吉马上就赶到了延春城家。
延春城一见延安吉,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问:你还干不干共产党?
延安吉的脸一下子憋红了:我还干不干?我是豁出命来在寻找组织呀!我从东北一路走回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装在心里的那本《共产党宣言》!
延春城说:好!我马上再给你报上去,等着上级党组织批准吧。
延安吉点点头说:那我就等着组织的消息了,可要快一点呀!
如前所述,博兴暴动后,延春城被叛徒出卖,很快被捕了。延安吉也是危险重重。在这危急关口,他还是决定:除掉叛徒延佃滨。
延安吉有位族孙叫延金波,手里有支匣子枪。延安吉找他借到枪,当晚就把延佃滨叫了出了家门。
延安吉说:现在延春城坐了监狱,咱们两个得保持好联系。走,我请你喝一杯,顺便研究些事。
延佃滨也正想从延安吉口中多得到些东西,就说:镇上有家饭馆不错,我领你去。
月色朦胧,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一条长长的胡同。延安吉见时机已到,拔出手枪对准了延佃滨的脑袋。刚要扣动扳机,旁边一户人家的门突然开了。
听到声音,延佃滨一扭头,恰巧看到延安吉手中的枪,他不禁打了个机灵:你怎么有这家伙?
延安吉含糊地说:防身用的,听到开门声,我以为有情况呢。说着就训斥那开门的人:大晚上的,你开什么门呀!
延佃滨见势不妙,怔了怔,眼珠一转说: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来,今晚就得去办,咱们过几天再见面吧。现在风声紧,我也有危险,你这些年一直在外地,没什么事了,就在村里安安稳稳地好好教书吧,哪里也别去。
延安吉知道,这是延佃滨想稳住自己。果然,没出几天,就有一队便衣来到了延集村。
延宪孟正在村口,有个便衣问他:延安吉老师在学校吧?
延宪孟回答:不在,他到地里干活去了。
延安吉后来回忆:第一次来了十二个便衣特务抓我,是延宪孟跑来告诉我的。我赶紧从学校里出来,在校门口和便衣队的头头撞了个对面。那头头问我:小延老师在里面吧?我点点头:正在给学生上课呢,你们先进去吧,我去给你们打壶水。我看他们都进了院子,撒腿就跑。第二次来了一百多人,把胡同两头都堵了个水泄不通,我越墙到了另一家住户,从前边那条街逃走了。这以后,我就睡在村外的瓜棚里。没几天,县**派出了三百多人,把整个延集村都围了起来,拿着我的画像挨个排查。看来,敌人不抓到我是不甘心的,我就于1932年又去了东北。离开家乡的时候,组织上还没有批准我重新入党。
这年春天,延宪孟以全县第二名的总分成绩考进了广饶中学。几个月后,县城里的敌人准备设下圈套诱捕延宪孟,同时还要抓捕他的哥哥延海亭。
内线马上把这消息告诉了延宪孟,兄弟俩也双双去了东北。
1933年夏天,延安吉辗转到了吉林省抚松县。他没想到,在长白山脚下这座小县城里,竟意外地遇上了广饶同乡成肇基,从而终于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成肇基是1926年在青州读书时加入的共青团,后去了东北,在抚松县农会中学当教员。
他乡遇故知,两人都高兴万分。成肇基把延安吉拉到一家小饭馆,让店家上了几碟小菜,烫上了一壶老白干,两人边喝边聊。
几一杯酒落肚,成肇基问延安吉:你还干不干共产党?
延安吉说: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寻找党组织呀!
成肇基点点头:那太好了!在城南,有一家兄弟照相馆,掌柜叫张蔚华,是抚松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
延安吉迫不及待地说:你马上带我去一下。
第二天,成肇基就带着延安吉来到了兄弟照相馆。他对张蔚华说:这是山东的延安吉,大共产党。
大共产党,指的是共产党员的干部。
延安吉一把握住张蔚华的手,高兴地说:太好了,可找到组织了!
张蔚华1912年出生,时年二十岁,比延安吉整整小十岁。在抚松县,张家可谓一方豪绅。张蔚华父亲名为张万程,山东人,少年随父闯关东至此。开始,张家做些煎饼、豆腐等小生意,后日积月累,也有了些本钱。张万程从小脑子灵活,觉得自己不能小富即安,做大买卖才能赚大钱。他与朋友合伙开了个杂货店,名为“天成永”,注册资金有数千元之多。当时抚松地面上,其他商家注册资金没有逾千的,可见张万程的眼光和实力。张万程虽家有万贯,可为人正直、善良,在抚松县有口皆碑。
朝鲜最高统帅金日成这样评价张万程:张万程是位热爱祖国、主张维护民族权力的有良心的民族主义者。本来,他是可以不问世事、平安度日的,可是他同情为光复祖国而不辞辛苦,日夜奔波的革命同志……
张万程是中国人,他如何结识了朝鲜领袖金日成呢?
抚松县与朝鲜毗邻,日本人占领了朝鲜半岛后,很多朝鲜人涌到了抚松县,其中包括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金亨稷,也就是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与张万程相识、相交,后来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张万程把儿子张蔚华,连同金亨稷的儿子金成柱,即金正日,送进了抚松县第一小学读书。两位少年同班同桌,后来又成为同甘共苦的革命战友,结下了一段跨域国界的生死情谊。
1931年秋天,张蔚华购买了四十条步枪送给了金日成。在这之前,张蔚华已经给金日成提供了十二支手枪。十九岁的金日成在正安图县酝酿组建反日人民游击队,急需枪支弹药。张蔚华的枪可谓雪中送炭。
一年后的1932年4月25日,反日游击队正式成立,金日成担任队长兼政委。这支部队就是朝鲜人民军的前身。后来,4月25日被朝鲜官方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
1993年,金日成接见张蔚华后人时说:没有张蔚华送的枪,就没有今天的朝鲜人民军。说完这番话,八十高龄的领袖落泪了。
1932年,金日成介绍张蔚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支援抗日队伍,张蔚华在抚松开了“兄弟照相馆”和“兄弟书局”。
这两个地方,都成了张蔚华为抗日部队提供各种急需物资的据点。
延安吉到抚松后,经张蔚华介绍,在一所小学当了教师。因他身材瘦小,大家都称他小延老师。延安吉主要负责交通和情报,为便于开展工作,张蔚华出资,让延安吉开了一家“丰顺来客栈”。
这时,延宪孟从通辽给延安吉寄来一封信,诉说自己寻找党组织的艰难境遇。延安吉马上写信,让他赶到抚松。延孟宪来到后,成了丰顺来客栈的一名伙计,暗地里干交通员的工作。
延安吉对张蔚华影响很大。张蔚华毕竟年轻,入党时间也晚,延安吉就常给他讲《共产党宣言》。后来,他还设法找来一本《共产党宣言》让张蔚华看。
张蔚华很感动,对延安吉说: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就像在熔炉里锻炼了过一样,意志更强了。
两人情谊也日渐笃深。张蔚华和妻子都把延安吉视为亲人,平日里以兄长相待。
情报站成立不久,延安吉就和张蔚华争取了警察署长孙凤祥。
有一次,日本人让孙凤祥率骑兵队运送一批军火,孙凤祥却有意将军火送给抗日联军。延安吉听说后,立即让交通员把情报送到金日成部。金日成马上派出一个连进行伏击。
中午,马队进入伏击圈,枪声就响了起来。按照预先约定,骑着白马的孙凤祥就势跑进了北边的树林子。一个班的战士纵马追了过去,边朝空中放枪边喊:抓住大汉奸孙风祥,抓住大汉奸孙凤祥!
战斗很快结束,抗日联军得枪支数千,子弹近百万发。金日成亲自签署命令嘉奖了延安吉和张蔚华。
抚松县虽不大,却是长白山的战略门户,除了驻扎着日军守备部队外,还有大量的伪满杂牌军。
1936年8月,抗日联军一军西征,总部决定攻打抚松,这样可以钳制一批日军,减小一军的压力。
战斗前夕,延安吉就和其他人先摸清了敌人的布防,延安吉又亲自把情报送给了作战部队。
攻城部队除了联军各部部分兵力以外,还调动了抗日武装义勇军万顺部、李洪滨等部。二军六师师长金日成担任前线总指挥。
延安吉觉得自己对抚松县地形熟悉,又有着一定的军事知识,就参战了攻城战斗。
8月17日凌晨,整个抚松县城被密集的枪炮声覆盖了。
战斗一开始,作战计划就被打乱,李洪滨部提前吹响冲锋号,而万顺部却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
见形势逆转,金日成马上实施第二套作战方案。一声令下,攻进县城的部队迅速撤了出来,并很快在既定地点东山和马鹿沟一带设下了伏兵。
抚松日军指挥官佐雄见对手溃逃,不禁大喜,下令乘胜追击。
天已近拂晓,天地间浓雾弥漫,进入联军包围圈的日军悉数被歼。
8月18日中午,等日军大批援军赶到抚松时,抗日联军已经踪影全无。
后来,金日成将军说:抚松一战,一举两得。既打击了日军,又吸引了一批追赶一军的敌人,一军可以大松一口气了。
延安吉参加了抚松战斗,身份暴露,不能再做地下工作了。张蔚华把他送到了金日成部队。金日成见到他俩很是高兴,连声说:你们可立大功了。
张蔚华说:延安吉同志为此暴露了自己,不能再待在抚松县城里,我把他送来参加你的队伍。
金日成握着延安吉的手说:小延老师,欢迎你!
多年之后,金日成在他的著作《与世纪同行》中这样描述:他(张蔚华)带来的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小延老师,原来是教员。他在我们部队进入白山头地区活动的时候,在密营里的树干上写了很多的标语,如今还留在密营里。
金日成主席提到的这段历史,是延安吉给金日成当秘书以后的事。
延安吉参加部队以后,感到部队战术意识差,作战就靠猛打猛冲,这一点他在抚松战斗中就深有体会。
有一次,金日成决定攻打南岗,并很快就做出了战斗部署。
延安吉听说后马上找到金日成,他开门见山地说:金指挥,这仗不能打!
金日成浓黑的眉毛蹙了起来,有些不悦地问:小延老师,怎么不能打?
延安吉道: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据我了解,南岗情况很复杂,我们对敌方一无所知,怎么能盲目决战呢?我觉得,打仗要有勇有谋,谋略为先。要是只有勇,那就是猛张飞了,打起仗来会吃大亏。
金日成盯着延安吉,一时没有说话。延安吉觉得自己因为着急,措辞有些激烈,金指挥肯定是不高兴了。他正不知所措时,金日成抄起电话,下达了暂时停止攻打南岗的计划。
延安吉如释重负。
金日成回过身来,一把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小延老师,没想到你还懂军事!
延安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平时也注意研究一些军事。
金日成连声说:好,好!你看这样行吗?从今以后,你就担任我的秘书,多给部队的领导干部讲讲古今军事谋略。
这之后,行军途中,延安吉常给金日成等师领导讲解《孙子十三篇》等军事著作。
1937年夏末,金日成部队奉命转移。出发的第一天,延安吉就感到自己腰酸腿软,头晕目眩。他摸摸自己的额头,有些烫手。
部队进入茂密的森林后,延安吉越走越慢,渐渐落到了队伍后面。金日成对掩护班的王班长说:一定要保护好小延老师!
王班长不敢懈怠,带着几个战士陪伴在延安吉的左右。
延安吉对王班长说:虽然敌人主力被咱们甩掉了,可警察的鼻子比狗还灵,他们四处寻找,专门抓咱们这些掉队的人。人多目标大,你们先走,前边就到宿营地了,我休息一下,就去找你们。
王班长觉得有理,就把延安吉的身上的东西都扛到自己肩上,带着几个战士先行走了。
延安吉坐在树桩上休息了一会儿,想站起来,可头晕得厉害,两腿就像嵌进了地里。他只好再歇歇,可不久竟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等他再睁开眼皮时,夜色已经降临。他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一声响,从身后传来。
肯定不是自己人!
延安吉一下子警觉起来,脑子也清醒了许多。他想马上站起来,可双腿就是不听使唤。
与其落入敌手,还不如滚到坡下去。延安吉想到这里,就地滚了下去。
这一滚,延安吉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他才知道,王班长率领战士来回找过他几次。为此,金日成还严厉地批评过王班长。
夜晚寒气逼人,延安吉爬到一棵大树底下,把落叶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下,然后又抓了一些叶子放在自己胸前,很快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上午。几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头落在了身上,他觉得温暖无比。
晚年时他回忆道:早晨的太阳透过森林照在我身上,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那样舒适。太阳移动,我也随着移动……太阳落山了,慢慢地,又是一个夜晚到来了。
这天晚上,延安吉升起了篝火。他坐在旁边烤着,直烤得大汗淋漓,通体舒泰。
延安吉后来跟金日成这样描述那天晚上的情景:我忽然听到有树枝的响动,声音从远而近,好像是人的动静。我的病一下子减轻了不少,精神也高度紧张起来。我把手枪顶上子弹,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情况,看看到底是敌人,还是我们的人。这时黑影近了,原来是两个警察。他们站在在火堆前四处查看,一个人道:倒霉!跟踪了一天也没抓到一个掉队的,这肯定是猎人点的火。走吧,小心让野兽打了咱们的牙祭。
警察走后,延安吉又回到火堆旁。不知不觉天已发亮,他感到口渴,想找水喝。在不远处,他找到了一条水沟,水很清澈,两旁像针样的嫩草争着向上长,青蛙在高声歌唱。延安吉喝了几口水,觉得饥饿难忍,想着要吃点什么,忽有一只青蛙从草中跳了出来。他猛地扑了过去,因为用力过猛,额头都磕破了。他哪里顾得上这些,还是奋力捕捉这只肥大的青蛙,最后终于抓到了手里。
延安吉观察了下地形,见不远的地方有个石洞,附近有不少的干柴。他就生了火烧起青蛙来。吃完了这只青蛙,延安吉觉得身上增加了不少力气。
那个阴沉的早上,延安吉走出了很远,也没有走到森林的尽头。他出发时做了记号,走了很久,却发现又回到了原地。
茂密无边的森林,犹如辽阔的海洋。迷失了方向的延安吉,像一叶小舟随波逐流。
从1937年8月到11月,延安吉在森林里足足被困了三个多月。他单薄的身体,经受了无数次的风雨,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更难熬的是饥饿,还有令人恐惧的野兽和可怕的孤寂。
在森林里转悠的日子,延安吉能吃的都吃过了。开始,他身上有火柴,可以烧东西吃。后来火柴没有了,他就钻木取火。可是遇上连绵的雨天,费了很大的力气也难以取到一点火星。
延安吉饿极了,只得生啖老鼠。他闭上双眼,一口咬了下去,瞬间一股血腥味弥漫了整个鼻腔。他哇哇吐了起来,好像整个胃囊都要吐出来。
延安吉告诉自己,要想活着走出去,要想继续革命,就得把老鼠生吞下去。为减少咀嚼的时间,他用匕首先把鼠肉切成肉丁,等胃中平息下来,他屏住呼吸,抓起肉丁塞进口里,直接吞了下去。等把这只老鼠全部吞进胃里,血腥味又蹿了上来,延安吉一时难以控制,赶紧抓起一把泥土咽进了肚子。
吃完老鼠,延安吉又出发了。走累了,他就抽出匕首在粗壮的树干上刻下几行字。
解放后,他对战友们说:看了这些字,我就有了力气,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伐木工人在林中发现了这些刻字。刻有字迹的树木,足有三百株之多,惊动了当地公安和党史部门。他们发现,每株树干上字体依然清晰可辨,什么“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是每一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些标语,有的是《国际歌》的内容,有的则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这就是朝鲜领袖金日成主席后来所提到的“密林标语”。
1937年11月5日,延安吉在密林中遭遇了一只巨大的黑熊。
他正用刀划破树皮取水喝,忽然有两只手搭在了自己的双肩上。
延安吉心想:糟糕,这下遇上敌人了!
他用余光一看,见肩上是毛茸茸的爪子,马上意识到是黑熊。他就势倒在地上,闭上眼睛,屏住了呼吸。
那黑熊在延安吉的脸上嗅了嗅,见没有反应,又伸出爪子在他的脸上扒拉了几下,悻悻地扭头走了。延安吉觉得脸上疼痛难忍,用手抹了一把,手上全都是血。
一位蓄着长须的老猎人恰巧经过,见延安吉躺在地上,满脸是血,急忙把他拉了起来:年轻人,你这是怎么了?
延安吉见是一个老人,不禁一阵惊喜——他已经几个月没有见到人了!唯恐老人跑了,他紧握住老人的手回答道:被黑瞎子挠的。
老人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瓶,往手里倒了些面粉状的东西,然后撒在了延安吉的伤口上,血一会儿工夫就止住了。
1937年11月20日,这位可敬的老人终于把延安吉送出了茂密的森林。抬眼看看晴朗的天空,连绵的山峦,还有透明而又温暖的阳光,延安吉泪流满面,他向老人深深鞠个躬,踏上了新的征程。
当延安吉还在茂密的森林穿行的时候,张蔚华走上了不归路。
1937年10月的一天,共产党员郑学海突然来到了兄弟照相馆。他和金日成、张蔚华是小学同学,彼此之间都很要好。郑学海和张蔚华说了一会儿话,似乎随意地问道:成柱的部队最近在什么地方?找个时间,咱们应该去看看他。
金日成当时名为金成柱。
张蔚华随口说:我知道,前几天我刚给他送过物资。
张蔚华刚要说出金日成部队驻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马上改口道:但他们很快就转移了,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
郑学海不动声色地说:那,以后再说吧。他话头一转,又随意说起了别的事。
郑学海已经投敌叛变。
张蔚华为人真诚老实,又缺乏警惕,竟没有觉察到可疑。两人分手后,他在照相馆里,同往常一样忙碌着为客人照相。
第二天下午,伪满警察突然把张蔚华带走了。
金日成在《与世纪同行》中回忆道:他推诚待人已成为习惯,作为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他过于天真老实,缺乏警惕性,这使他变成了被五花大绑的囚徒。敌人妄图通过张蔚华查出我们司令部的位置,发现能够一网打尽抚松地下组织的线索,对他施行了种种严刑拷打。
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花钱把张蔚华保释出来,但日本宪兵队队长相田给了张万程一个条件:保释期限三个月,继续交代抗日联军去向,宪兵队随传随到。相田嘿嘿干笑着说:千万不要想着逃跑,你们中国有个成语株连九族,还有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张跑了,不仅拿你们全家问罪,周围的住户一个也跑不了!
张蔚华听说后痛不欲生:爸爸,你糊涂呀!你不应该保释我!日本鬼子这是一箭双雕,又拿了钱,还要诱捕金成柱!
张万程长叹一声:我这也是爱子心切……咱们再慢慢想办法吧。
张蔚华欲哭无泪:爸爸,我连累全家了,儿子对不起你们。他给父亲深深鞠了个躬,随后一脸凛然:我不会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的。
张万程看着儿子的神情,着急地说:孩子,咱们可不能做傻事!
1937年10月26日,张蔚华在自己的照相馆里枯坐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地下党员宋庆泽来到了照相馆,他握着张蔚华的手说:听说你出来了,我赶过来看看你。
张蔚华说:正好,你马上替我送封信给金成柱。
说完,他匆匆写道:郑学海叛变,敌人正派特务秘密侦察朝鲜人民军司令部所在地,万望从速将司令部转移别处为要。
宋庆泽走后,张蔚华打开装满**的瓶子,仰头喝了下去。
**学名***,有剧毒。只一会儿,张蔚华就感到自己腹部疼痛难忍,双腿也慢慢没了力气。他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刚到店里的伙计王三见状不好,连声问张蔚华怎么了。
张蔚华用手指指桌子上的瓶子。王三明白了,马上跑去告诉了他的家人。
张蔚华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很快都赶到了照相馆。
张蔚华已气息渐弱。看到儿子痛苦的样子,张万程捶胸顿足,老泪纵横:儿呀,儿呀!你让我们全家还怎么活!照相馆里哭声一片。
张蔚华低声说:你们都不要哭了,用我一个人的命,换取金成柱和抗日联军的安全,值!我遗憾的是,没能拿起枪和金成柱一起去杀小鬼子……
宪兵队队长相田带着军医官闻讯赶来。军医官上前查看了一番,走到相田面前摇了摇头。相田大怒,骂了声“八格”,扭头就走了。
张蔚华慢慢闭上了眼睛。
张蔚华自尽的那天,他的妻子王雅清发现照相馆里的桌子上有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生死”二字。
这一夜,张蔚华内心该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煎熬!
得知张蔚华自尽,金日成泪流满面,连续几夜都未能成眠。后来他在回忆中写道:接到张蔚华自尽的噩耗,我一连几天都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我感到空虚,仿佛苍天哗啦一声在我身边崩塌下来。我感到胸口郁闷疼痛,好像重重地挨了一闷棍。我神魂游荡,犹如从万丈悬崖坠入无底的深渊。在那悲痛欲绝的日子里,在我胸中不知响起几百遍悲愤凄咽的挽歌。
日军侵略中国,在很多地方推行了“保甲制”,一般十户为一甲,一旦有人犯事,不仅株连全家,还会连带其他人家。张蔚华自尽后,日本人大为恼火,准备实施甲内制裁。张万程倾尽家财打点,日本人才罢休。
1937年初冬,延安吉回到抗日联军后,开始兼任两个连的指导员,后在一个名为全光的人领导下编《晨光》报纸。
这期间,延安吉在《晨光》上发表了数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在官兵中反响极大。
1939年的一天,延安吉在转移途中听到了延宪孟牺牲的噩耗。
后来延安吉回忆:我听说他死得很惨。他率领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任务完成后,因过度疲劳掉队睡在路旁,被敌人俘虏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受尽了酷刑,可什么都没有招。敌人砍下他的头颅挂在电线杆上示众,后来被我们的同志偷偷取下来,埋到了松柏苍郁的松花江江岸。
1941年的春天,全光叛变,带日本人去捉拿延安吉等人。延安吉率领几个战士边打边撤,最后落入敌手。日本人枪毙了一大批人,延安吉中弹后,奇迹般没有伤及性命,被猎人从死人堆里救出,背回了家中。
伤愈后,延安吉又踏上了寻找党组织的路。
1946年的冬天,山东渤海区八路军受命改编第六纵队,不久就开赴东北。
一天下午,正在路上寻找组织的延安吉遇上了六纵队。这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整整九年的汉子,立即参加了这支队伍。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东北,因为很多区域还在国民党手里,我军一些战略物资和部队需要从朝鲜境内经过。东北野战军特地派出特使赴朝鲜协商,曾经担任过金日成秘书的延安吉也是其中一员。
当延安吉出现在金日成面前的时候,金日成微微一怔,随后和延安吉紧紧拥抱在了一起。金日成连声喊着:小延老师,小延老师,我的兄弟,你可好呀?
两人相拥相视,都热泪盈眶。
谈起张蔚华的时候,两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金日成沉默了良久说:将来有机会,你要去看他们,我也一样。
延安吉点了点头:我们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牺牲的战友……
是啊!多少年来,金日成没有忘记张蔚华,延安吉心里一直没有放下张蔚华。
1949年5月的一天,延安吉来到抚松,他手提礼品,穿过几条街道,直奔张蔚华的老宅。
多年过去了,周围的一切几乎没有变化。延安吉远远看到,张宅门前的那棵老柳树已经绿了,在春风中摇曳着。
延安吉走进院子,他还像当年那样喊了声“弟妹”。
一个女人应声走出来,她打量了一眼延安吉:你找谁?
延安吉问:这是张蔚华家吧?
女人点点头。
延安吉又问:那王雅清呢?
女人疑惑地看着延安吉:我就是呀!
延安吉一下子怔住了,这就是张蔚华的妻子王雅清吗?当年的王雅清可是一个风姿绰约、衣着得体的女人,现在,她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看上去有五十多了,衣着陈旧,举止还有些木讷。
女人此时也在反复端详着延安吉,看着看着,眼里忽然闪出了一丝喜悦:你是延安吉吧?延安吉说:是我!
女人的泪水迸涌而出:大哥,我可把你盼回来了!说着扑在延安吉的怀里放声大哭。
几个孩子从房里跑了出来,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延安吉禁不住两眼一热,泪水落了下来:弟妹,你们怎么过成这样?
王雅清哭着说:大哥,受穷我不怕,我只盼着能给蔚华一个说法!过去和蔚华在一起的那些人都不在世了,我就天天盼你来,头发都盼白了呀!
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听到声音走了出来:是小延老师?
延安吉急忙迎上去,老人一把握住延安吉的手:老天有眼呀!我家蔚华可有人证明了……
王雅清从房子里拿出一本保存完好的笔记本,双手递给延安吉。
延安吉打开一看,扉页上方写着几个大字:《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下面是几行娟秀的文字:这是我读《共产党宣言》的心得,偏颇之处,留待将来和延安吉大哥交流。
延安吉向后翻了翻,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字迹一丝不苟。
延安吉只觉得两眼一热,泪水落在了纸面上。他说了句“我的兄弟啊!”就泣不成声了。
日本鬼子投降后,伪满**也轰然倒塌,抚松县的国民党也活跃起来。作为抚松名士的张万程被推荐当了临时**的县长,他的长子也成了国民党抚松县党部委员。
父子俩硬被推上抚松县的政治舞台,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都为张蔚华的历史蒙上了阴影,也为他以后的待遇平添了障碍。随着当年同张蔚华一起共事的几个地下党员相继离世,再也没有人为张蔚华证明了。
1946年1月,抚松县开展了“反奸清算”斗争,张万程一家也受到冲击。让张家不能接受的是,没人承认张蔚华是共产党员。
这也正是金日成所担忧的。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每逢回忆起张蔚华,我就想到他的父母妻子。……我在想,张蔚华虽然是立了很大功劳的革命烈士,但因为他是主要搞地下工作的人,群众能把他这个大富家子弟不当反动派或叛徒看,而看成是共产主义者吗?
延安吉离开张家的时候,对张万程和王雅清说:你们放心,我会为蔚华兄弟的事找组织的。你们家境困难,就让我把金禄带走吧,我来供这孩子读书。
当时,延安吉在沈阳某部工作,张蔚华的女儿金禄跟着他生活了很长时间,这给困难时期的张家帮了很大的忙。
抚养烈士女儿的同时,延安吉也在为张蔚华的事奔走呼吁。
1953年,辽宁省人民**确定张蔚华为革命烈士,并向他的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
面对着这份迟到的证书,张家人喜极而泣。
不久,张万程离世。临走时老人说:这下我可瞑目了,九泉之下,也可以面对儿子了……
共和国******期间,已经转业到吉林省实验中学担任总务主任的延安吉,担心张家境况,又把张蔚华的孙子张琪接到身边生活。这时延安吉年已六十,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延老师。张琪年仅七岁,为给他补充营养,老人专门买来一只羊饲养,小张琪每天都能喝上新鲜的羊奶。
延安吉少时,父母给他定下过一门亲事。因为是捆绑婚姻,他对妻子并没什么感情。后来有人说:你就干脆离了吧,再重新找一个。延安吉摇摇头说:我们那里大都是离婚不离家,那不更苦了她了?延安吉没有像某些战友一样,进了城换老婆,可他也没和自己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几十年形单影只,孑然一身。
后来,他见张家孩子都长大成人,日子也如芝麻开花,就对王雅清说:你嫂子这辈子不容易,我亏欠了她,我该回去和她团聚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延安吉回到了老家,老夫妻相见,平静如水。你可回来了。老伴只有这句话,就默默地给延安吉端上洗脸水。延安吉从妻子的话中听出的是喜悦,虽然里面还有淡淡幽怨。延安吉感动之余,心里也升起了深深的歉疚。
广饶县有关部门,很快就把延安吉安排到了老干部休养所。这对风雨老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晚年的延安吉,听说县里博物馆收藏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就执意要看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这本书捧到他面前的时候,老人激动得难以言表:这不就是我们当年学习的那本《共产党宣言》吗?多少年了啊!
老人不胜感慨。
第二天,延安吉托人找来了一本《共产党宣言》。这以后,他每日必坐在案前用毛笔抄写,雷打不动。不出一年,延安吉书写了《共产党宣言》的全部内容,字体皆为小楷,端庄、凝重、厚实。
有老板闻讯后,欲出高价买来收藏,延安吉大怒:我无意于书法,这是我的灵魂,岂能卖你?
1985年4月的一天,延安吉从电台中听到了朝鲜金日成主席接见张蔚华遗属的消息。
他说了声“好”,泪水溢满双眼。
一年后,延安吉病重卧床。他对孩子们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要走了……
延安吉果然在八十四岁这年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