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天下
作者:绝路V | 分类:历史 | 字数:48.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章:路在何方
连日阴雨,一夜放晴。晨曦透过窗阁,映入大殿。
赵顼缓缓睁开双眼,挣扎着坐了起来。
“这个身体真是虚弱!”赵顼无奈地摇了摇头。
“圣上,你醒了。”向皇后揉了揉双眼,迷迷糊糊地问道。
看着这个在他床头守了一夜的皇后,赵顼一阵感动。
赵顼在后世也结婚了,还有一个女儿。他的妻子是一个军医,两人相恋三年。后来他进入特种部队,妻子从军中退役,转入地方医院,两人便结婚了,并且有了一个女儿。
只是他长期执行任务在外,关系也就慢慢冷了下来。一次回到家里,妻子竟然要和他离婚。而他也听到了许多不好的传言,有一个公司的老总和妻子关系密切。
为了女儿,为了一个完整的家,赵顼假装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并且不同意离婚。毕竟是自己冷落了妻子。但自己是孤儿,二十多年一直是国家养活的,服务国家不应当因为家庭而懈怠。
本来那次任务不是由他组队的,为了回避冷漠的家,不愿和妻子争吵,他又回到了部队,并且自请执行那项任务。没有想到,一去不复还。
不知道妻子会怎么想,或许很高兴吧!离婚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女儿是不用担心的,作为烈士家属,应该会受到国家厚待。不管怎样,后世的一生,赵顼始终感觉非常失败。
看着皇帝傻愣愣地看着自己,向皇后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始终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在后世,还只是一个高中生呢。
“嗯。谢谢。”赵顼开口道。
向皇后,双眉紧凑,因为她听不懂赵顼在说什么。
看着向皇后的样子,赵顼恍然大悟,自己讲的这是普通话,现在大宋讲的可是开封府的官话。虽然说都是汉语,同属北方方言,但说得快了,听不懂也是很正常的。
赵顼连忙用那不知道是熟悉还是陌生的开封府官话道了一声谢。
随即,向皇后又召来两名宫女,为赵顼更衣。接着便是洗脸刷牙。
赵顼在后世时一直很好奇古代的人怎么刷牙?现在总算是知道了。
非常吃惊。牙刷是用木头做的,前头有两排钻孔,植有马尾。和后世的牙刷,相差不大。牙膏是一盒子粉末,赵顼知道哪些是由多种药材研磨而成的,主要药材就是茯苓。
两个宫女端着一个铜盆放在了木架上,赵顼用清水拂面,又把头埋进盆里,顿时感觉清醒了许多。用力搓了两把脸颊,接过向皇后递来的毛巾擦干了脸。
北方人与南方人洗脸的方式不同。南方人是把毛巾打湿了,拧干,后擦脸。而北方人是先用手洗脸,后用干毛巾把水渍擦干。
赵顼后世是南方人,现在却是北方人,还真是有点不适应,感觉怪怪的。习惯与习惯碰在一起,总是让人无所适从。
洗漱过后,开始用早膳。一个人吃饭,一群人围着,还都是女人,赵顼很不自在,不像后世在部队,几千人一个食堂,吃起饭来狼吞虎咽的。
早膳清淡,就是一大碗加了不少滋补药材的稀饭,也挺好吃的。赵顼吃了几口,便无所顾忌地狼吞虎咽起来。
宫女黄门都很吃惊,却不敢在脸上露出异样,向皇后却是很开心,一脸灿烂的笑容,双眼闪着泪光。
吃罢早饭,在李向安的引领下往文德殿而去。新的一天开始了!
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后休息的地方,也是皇帝看书练武的地方,处理朝政大部分时间也是在那里。
赵顼想要去那里的尚武房锻炼锻炼身体,身体总是这个样子可不行。
赵顼想走着去,顺便打量打量这皇宫大内,记忆里的东西,特别是别人记忆里的东西,总是不够亲切。
不料没有走几步,内侍黄门张若水已经带着一帮小黄门抬来了龙辇。龙辇大气豪华,上有毛皮,看上去很舒适,赵顼有意想享受一番皇帝的待遇。
“不行。”赵顼在内心警醒着自己。
记忆中的王安石是从来不坐轿子的,说那是以人为畜。古人尚且如此,自己这个后来者,怎么能坐呢?
“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只有用苦难磨砺自己才能激发向上的信念。当兵就是多流汗,少流血。”当兵的时候指导员经常交代这些。
“你们下去吧!朕自己走过去。”赵顼挥了挥手。
“圣上身子虚弱,不宜过度劳累。”内侍黄门李向安建议道。
赵顼同样挥了挥手,便自个向前走了。
福宁殿与文德殿之间隔了个垂拱殿,算是比较远的了。这不是后世的蜗居生活,这里是皇宫。做饭的地方离睡觉的地方都有三里路。那文德殿就有这么三里,如果去宫门口左掖门,那就是五里路了。
北宋皇宫比起唐朝来说要小了很多,但终究还是皇宫不是。北宋皇宫略呈正方形,居汴京中央,略偏西北,周长近二十六里。
比起唐朝的皇宫来说,小是小了点,但紧凑而奢华。地板砖都全是大理石的。
看起来比较厚实,毕竟下面不可能先铺一层水泥。板砖之间缝隙很小,不知道用什么粘合的。
赵顼走得很慢,李向安、张若水带着一班小黄门抬着龙辇跟在后面。赵顼想着是不是搞个水泥发明,具体怎么生产水泥不知道,但大概的理论知识还是知道的。
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经过生料研磨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这是最基本的,至于更好的水泥,还有立窑生产等具体的运作,赵顼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如果搞起来,要花多长时间?
按现在工艺技术,还有交通状况,即便是做了出来,造价估计也高得惊人,最后极可能成为奢侈品。
奢侈品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
要不要酿酒,把蒸馏技术搞起来?北辽,苦寒地带,最需要的就是烈酒。
恐怕也不行,粮食问题不好解决。这个时代,粮食不仅是基本物资,也是战略物资。国无粮不稳,古代搞酒类**,不单单是为了增收,也有控制酒类生产,保持粮食稳定的因素。
还有什么呢?机械。***炮。赵顼对枪炮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放在后世,赵顼私造,也是可以造出来的。
可这是在古代,在宋朝。钢铁的质量问题,产量问题,机床的问题,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恐怕都没法解决。
枪炮的基本原料在后世可以买得到,即便买不到,拿普通生活中的东西改造也是可以的。
放在大宋,不仅买不到,普通生活中的东西也和后世的完全不同,根本没法改造。
任何技术都是整个社会工业体系的一个环节,让赵顼个人在大宋搞出工业体系,恐怕几辈子都做不到。光是培养人才,都不是百年能完成的。
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其他生产环节的支撑,一个方面的突进是非常不现实的。
况且赵顼也就是知道一点基本原理而已,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加武夫,不是专业的科学家。
就算是顶尖的科学家,知道整个技术的发展过程,恐怕也难于完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假,可是没有相配套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和工业体系一样,都是一个整体,从来没有生产技术是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还是古代的可能。
就算能搞出先进的技术,这个时代的人们能接受吗?
清末,西方的先进技术可有不少涌入中国。可是,即便是坚船利炮打到了家门口,中国都很少有人在乎西方的先进技术。
短短的几里路,如果是放在后世,赵顼十分钟就能搞定,现在却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除了打量这皇宫大内,赵顼一直在想着自己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怎么让国家强大起来。
不断地想办法,也不断地否定想出的那个办法。
不图什么现代化、工业化,只求能够避免被蛮夷所灭。就是亡于农民起义,大臣叛变,也比被外族所灭要强得多。
功业富贵不过过眼烟云,只有文明传承不断,才能流传万世。宋朝如果不被外族所灭,那么至少在后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争论了。
即使强如汉唐,也不过史书的记载而已。权威盛世,凌驾万邦,都是过眼烟云。
康乾盛世又如何?中华文明还不是走了下坡路?
哲理有言:人不当希冀富贵,应当避免痛苦。富贵快乐是一时的,痛苦窘迫是长久的,也是现实的。
这句话对于国家同样适用。要不怎么说多难兴邦呢?只要痛苦和磨难,才能让一个人,一个国家清醒起来。
想起后世物欲横流的中国,到处充斥着“最后的大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内超过美国”之类的话,赵顼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清醒的中国人应当知道自己国家的处境,脚踏实地,谨慎小心,而不是好高骛远,沾沾自喜。
“多想无益,先锻炼好身体再说吧!”赵顼望着眼前的文德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那个样子显得非常孤寂。是呀!后世至少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而现在只剩下赵顼一个人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要敢于亮剑,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下了下决心,赵顼走进了文德殿,推开尚武房的大门,一股霉气迎面扑来。
记忆中的赵顼还真是没有来过这个房间,不只是赵顼,就是前两代的皇帝都没有来过。大概只有太祖太宗皇帝时常待在这里吧!
李向安、张若水,一脸的煞白。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到这里来。
原来的赵顼喜读书,特别是法家的书,意图变法图强。所以,御书房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可这里已经荒废了好几代,也难怪这些太监宫女不愿意再收拾了。
“咳,咳。”赵顼别过头去,咳嗽了几声。
“奴才死罪。”李向安、张若水等一干小黄门(太监)跪伏在地,心里忐忑不安。
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是要被处斩的。
“好了,都起来吧!不关你们的事。张黄门,你带人把这里打扫干净,该添置的物事都添置好。”赵顼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声,随即折向御书房。
李向安、张若水,不由得摸了摸头额的冷汗。伴君如伴虎,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不清楚皇帝的喜好,就等着洗干净脖子挨刀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