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作者:浙东匹夫 | 分类:历史 | 字数:424.6万

第363章 跑官不成就开喷

书名: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作者:浙东匹夫 字数:3451 更新时间:2025-01-16 14:11:09

李素看完了赵云这儿最紧要的情报之后,忍不住继续往下读,把那些略有线索价值的东西,也事无巨细看了一遍,不觉天色已晚。

还是邓芝帮他秉烛,李素才被烛光所惊醒,收回了思绪。

“我竟看了一整天么,不必再添蜡了,我看到点完这根蜡烛就好,让人传晚膳吧。吃完之后,点油灯就行。”李素合上手头的卷宗吩咐。

饭食很快就传来了,依然有鲟鱼和豚鱼,只不过鱼是中午杀的,晚上这顿就做成了炙烤,免得不新鲜。

吃饭的同时,邓芝点了两盏油灯,加足了灯油,确保蜡烛烧完后,油灯还能点一晚上。

赵云是很简朴的,因为夜里读书的需求很少,平时用的都是油灯。这两天是为了招待李素,作为高级文官需要保护目力,才备足了蜡烛。

华夏人用蜡烛,最早是战国末期,只有楚国贵族用,连秦始皇用的都是油灯为主。到了西汉初期,随着陆贾说赵佗,蜡烛才作为南越王给刘邦的贡品。(《西京杂记》记载是:赵佗向刘邦臣服的那一次,进贡蜜蜡五石,成品蜜烛二百根。刘邦自己留下一部分,给开国列侯每人赏两根)

经过两汉三百多年里渐渐普及,至今还是比较贵的,也就荆南和交州出产,长沙郡算是产地之一(蜡烛的产地往往也是蜂蜜的产地)。

所以后来西晋初年,王恺石崇斗富时,才有王恺家用饴糖水洗锅、石崇就要用蜡烛当柴烧来压过对方。直到那时,蜡烛都是贫穷官员舍不得点的奢侈品。石崇当过荆州刺史,他很容易就想到就荆州特产的奢侈品炫富。

不过在李素看来,赵云的俭朴自律并没有太大意义——蜡烛珍稀,应该鼓励荆南山民多养蜂多收蜂蜜和蜜蜡才对。

应该把脑子动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上。比如未来几年,在目前的租庸调法基础上,把边郡给朝廷中央均输的物资再细分调控、设置一批合理的兑换指导价,把蜂蜜蜂蜡都纳入“一般纳税物”的范围,就可以官民两便。

有空可以好好琢磨一下这事儿。

……

当天用完晚膳,李素又稍微看了会儿卷宗就歇息了。

此后几天,他才捡起第一天就本该做的事情,浏览宜都、武陵、长沙各县今年的治绩,顺带看看新归附人才的履历,寻找将来可以外放到零陵、桂阳去的人,掌握当地局势。

李素已经是尽量对事不对人,力争公允,但谁让他是穿越者呢,遇到史书上见过的人,还是会免不了先入为主。

三四天的卷宗梳理,李素着实发现了几个本该大名鼎鼎的家伙,现在都乖乖等着他拔擢呢。

首先是他在赵云募集的长沙新军中,发现了一个投军不足半年、因为表现不错暂居屯长的小军官,正是魏延。

一看到魏延,李素就忍不住联想到黄忠,可惜经过了解后,才发现黄忠已经在刘表的侄儿刘磐帐下了,是刘磐的部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黄忠已经四十出头了,年纪资历摆在那儿。刘表当荆州牧之前,黄忠就算仕途再坎坷,好歹已经是荆州本地的一名曲军侯。刘表来了之后,让侄儿刘磐驻扎江陵招兵买马,肯定会立刻给本地军官加赏,黄忠只要不是卖主求荣之人,就没那么好挖。

而魏延不一样,史书上没有记载魏延的出生年月,但比黄忠年轻好几十岁肯定是有的,李素看魏延履历的时候,发现他还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是今年刚刚当兵的。赵云能看在他武艺不错、而且擅长整顿纪律的份上,给他当个屯长已经算是非常任人唯贤了。

除了魏延之外,武将方面李素发现的唯一认识的人,就是霍笃霍峻兄弟俩了——他俩是宜都、南郡周边的地方豪族。霍笃是去年冬天,带了本家几百名乡勇投靠赵云。

初平年间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曹操那边的许褚、李典投靠曹操,也都是如此。

因为是“带资进组”,自然可以高配官职。所以霍笃入职就是别部司马,带领本部私兵自成一部,霍峻才十六岁,是跟兄长一起来的,目前也在霍笃下面当个曲军侯——这官职已经比魏延还高了。

除了这魏、霍,其他赵云募兵所得的都是些无名之人。

“魏延倒是可以一用,可惜还太年轻,又没有军功,怕是几年内都到不了都尉。霍峻也一样需要历练。要找可以担任太守的人选,就只能从年高德劭的荆南名士里选了。

否则,难道要把董和、向朗、李严那些已经投靠两三年的文官移封到零陵?可惜这些人籍贯不是宜都就是南郡、襄阳,会不会被荆南人排斥呢……

荆南最南面两军,还是汉越杂处,非常排外的啊。要是刘巴没有被大王留在中枢,原本倒是可用,刘巴是荆南第一名士,又是零陵人。”

李素心中如是总结,决定再有点耐心找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仔细翻阅来投的文士履历后,也挖掘出四个认识的,而且大部分年龄也相对适合,没有武官名册里魏延霍峻那么年少。

第一个是韩嵩,字德高,二十七岁,赵云接任长沙太守时,命其为益阳县令,扼守潇水零陵方向。李素对此人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演义里那几句事迹:

历史上在刘表没有下决定该投靠曹操还是袁绍时,韩嵩劝刘表别派他出使许昌,还说如果他去了朝廷授予官职,从此就得忠于朝廷,“不复为将军死矣”。刘表坚持派遣,韩嵩也果然被授官投曹。回来后刘表大怒欲杀,最后被蒯越提醒“韩嵩有言在先”才放过。

后面两个人物,年纪资历都稍长一些,分别是零陵郡人赖恭、长沙郡人吴巨。作为演义上都出场过的人物,李素当然也略有所知。

赖恭如今已年近四旬,历史上为刘表所用,曾在交州刺史张津死后,刘表试图把势力范围伸入交州,表赖恭为新任交州刺史。后来刘备平定荆南,赖恭也投靠刘备。

虽然没什么值得写进演义的功劳,但也算是老资历的吉祥物了,最后是史上《汉中王劝进表》的十一名联署人员之一,署名排在关张马黄和诸葛亮许靖等人之后、法正李严之前。

至于吴巨,今年大约三十岁,史上最出名的作用就是在刘备兵败长坂坡、遇到鲁肃的时候,托词说“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作为刘备方面的一张要价底牌,引诱鲁肃主动说出“吴巨兵微将寡,难成大事,不如与孙讨虏联盟”。

由此也可以看出,吴巨至少跟刘备是老朋友有交情了。这一世虽然形势变化非常大,但吴巨还是在关羽入宜都、赵云入长沙时,多次表达善意。

李素反复验看了他们的资历是否够深,最后心中暗忖:如果刘度、赵范双双不识相想要抗拒,或者是拒不配合改革,需要杀鸡儆猴的话,那就把赖恭、吴巨顶上去吧。当然最好是刘度、赵范只有一人作死,那样不用太大动干戈,又能杀鸡儆猴。

全是鸡太浪费,但全是猴也不利于立威。

尤其今年是刘备的改革之年,每个州找一只鸡做反面典型还是很合适的。

心中有数之后,再看其他年轻人的履历就轻松了些,李素粗略一扫,剩下叫得出名字的就只有来敏、廖立二人,都很年轻,李素对他们的印象也都停留在“狂士”层面,所以没打算立刻挪动,想观察观察。

廖立如今才十七岁,历史上刘备死后,他可是觉得“除了诸葛亮以外就属我最牛,连李严都算个屁”,最后喷遍诸葛亮以下,被诸葛亮废了。

来敏二十八岁,也是以发表不和谐言论着称于史,诸葛亮废来敏之前有一句话叫“来民乱群,过于孔文举”,意思是来敏这人发表反动言论比孔融还多,我只废他而没杀他,已经是很仁慈了。

(无独有偶,孙权也说过“曹贼杀得孔融,孤岂杀不得虞翻”,所以孔融、祢衡这些人,当时都是被当做嘴臭狂士的计量单位了。)

只不过,廖立、来敏这些人狂归狂,历史上被废之后倒也安贫乐道,活得都挺久。

廖立活到姜维被提拔为镇西将军时(诸葛亮已经死了十年),依然精神矍铄风采不减。

来敏更是活到九十七岁,刘禅投降前两年才死,活得比三国时以长命着称的东吴吕岱还多一岁,交趾士燮都得甘拜下风。

……

李素把人事资料整顿好之后,当然也不便赏罚由心,所以还要给出升迁拔擢的依据。

他做这些工作的同时,赵云也已经弄好了讨伐零陵、桂阳的军事准备,就亲自来问李素,是否已经解决了“如果敌人抵抗,备用太守人选”的问题。

李素表示马上可以搞定:“子龙不必急切,一两日内,我就能有决断。”

赵云当然等得起,而李素即将“寻找零陵、桂阳太守备胎人选”的消息,到了这一刻也不再是荆南军中的秘密,不少人都觉得机会来了,就算当不上太守,被放出去提拔一下,当长史、郡丞、县令也好。

所以李素这儿差点门庭若市,有些人旁敲侧击想来求官。

一些自命不凡的狂士也坐不住了,认为李素都快决定“南下干部”人选了,居然还没找上自己,于是主动上门。

赵云出征前一天,一大早,李素刚刚起床洗漱用膳完、办公了没多久,邓芝就进来通报,说是名士廖立来访,应该是求官的,问李素见不见。

看在对方诚意来投,而且有点学问名声,李素也不介意见一见,就让人放进来了。

廖立果然够狂,见面第一句,就直接说:“汉中王何无容人之量耶?天下诸侯任人唯亲,于汉中王为甚矣!右将军何不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