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丝路大亨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历史 | 字数:178.6万

第七章赖账

书名:丝路大亨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2052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6:42

“四五兄!”周可成皱了皱眉头,不解的问道:“我看这双屿上也有不少弗朗基商人,光是他们的庙宇便有好几栋,显然势力不小,这人又不是为非作歹,不过是讨还欠账,他们怎么会眼看着同伴受人欺辱呢?”

“呵呵!”陈四五笑了起来:“周兄弟,你这就不知道了。不是那些弗朗基商人不肯帮同胞主持公道,而是这事情没法帮,也帮不了!”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解释了起来。原来由于明朝的海禁政策,除了极少数有朝贡资格的官方商人,其他的所有外国商人都无法通过合法途径与明国贸易。由于能够运到双屿的货物有限,因此不少外国商人便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或者出钱委托中间商去内地收购其必须的货物、或者将自己的货物交给中间商让其代售。而担任这一角色的往往是沿海当地缙绅豪强,相对于这些地头蛇来说,不远万里而来的外国商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拿了银子不给货,拿了货拖欠货款的时有发生。即便是双屿岛上的大弗朗基商人,也拿这些沿海地区的缙绅豪强没有什么办法。那个弗朗基商人却是给了某个自称有渠道可以买到上等南京丝的二道贩子五百两银子,可时间过了好久也没有看到半点丝来,只好跑到当时签约的钱铺索还货款,却不想那钱铺不认账,说拿银子的并非自己的人,让那弗朗基商人去找正主要钱去。

“四五兄,你这话可就差了,虽说拿到银子的并非那店铺,可毕竟他在当中,就有一份责任吧!”

“呵呵,兄弟你不知道这江湖上险恶呀!”陈四五笑道:“这双屿岛上可是做番货买卖的,哪有一个善茬?那个骗钱的家伙要是背后没人,钱刚到手就被人丢下海里喂鱼了,只怕那个钱铺当时就知道结果如何了,现在又怎么会给钱?”他说到这里,看到周可成脸色不太好看,笑道:“周兄弟你还是心太软,你觉得那个弗朗基商人会白白吃亏?那些蛮子乘船万里乘风破浪而来,都是豁出了性命的,哪里有一个好相与的?在这岛上是守法商人,出了海就翻脸成了杀人越货的强盗,他又岂肯白白亏了这五百两银子?若是我料的不错,肯定会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的!”

“找补?怎么找补?”周可成不解的问道。

“还能怎么找补?”一直没有说话的吴诚冷笑道:“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随便找头肥羊宰了呗,天底下哪里不是强凌弱?大吃小?弗朗基人就算红毛绿眼,还不是一样?拿骗了他们银子的人没法子,拿沿海的百姓和商船可有办法!”

周可成这才明白过来,脸上不由得泛出一丝苦笑,看来自己适应这种无秩序状态下的古代社会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他想了一会儿,问道:“四五兄,你能找到那个骗子吗?”

陈四五也是聪明人,立刻便会过意来:“怎么了?周兄弟你想插一手?”

“不错!”周可成点了点头:“这事情若是我们不管,其害有二:奸人得利,坏了我们大明的名声;弗朗基人折了本钱,必然会在四处劫掠,祸害我大明百姓。若是我们相助其取回货款,一来可以惩治奸人,二来无形之中也保护了沿海的百姓,三来我等也可以从弗朗基商人那儿得到一些报酬。可去二害而得三利,四五兄觉得如何?”

“嗯!”陈四五点了点头:“周兄弟说的是,这双屿岛上做这个勾当的就那么几个人,倒也不难打听到,只是人家肉已经吃到肚子里去了,要想其吐出来可就难了。”

“呵呵,那就要看咱们的本事了!”周可成卖了个关子,笑道:“再说就算是不成了,你我也没什么好损失的!吴兄弟,你觉得呢?”

“我反正是个逃军,手上已经有了好几条人命,官府拿住了就是个死,一条命是死,十条命也是死,倒是无所谓。”吴诚点了点头,他看周可成的目光微变:“看来俺先前倒是小看你了,敢情你这人力气不大,脑子却好使的很!”

周可成见陈四五和吴诚两人都点了头,心中暗喜,赶忙对小七道:“既然二位都同意了,那就事不宜迟。小七,你带我去找那个弗朗基商人,陈兄、吴兄,你们先把这些瓜菜处置了,我联络好了那个商人便回来这里找你们。”

啪!

酒杯在地上摔得粉碎。看着上被摔得粉碎的酒杯,米兰达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的胃里好像盛满了的胆汁,口中苦涩难言。像当时的许多西方冒险家一样,德米兰达是一个贵族的小儿子,依照法律家族的产业为兄长继承,自小就被送进了军校之中,成年后被派到北非丹吉尔抵抗凶狠的摩洛哥异教徒,他的运气不错,发现了一条搁浅的摩洛哥商船,按照当时的法律身为军官的他获得了商船上十分之一的财产,发了一笔小财。他退出现役,用这笔钱与人合股包了一条船,又在果阿准备了一批货物:印度棉布、一些香料、还有一百支火绳枪,十套半身甲,来到传说中出产丝绸和瓷器的东方,想要大捞一笔。但当他抵达双屿才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容易:明国人根本不需要印度棉布,松江布的品质即使不是更好,也至少不亚于著名的印度棉布,考虑到运费和时间成本,只有降价出售;香料的销路要好一些,但还款期至少要一年,也就是说他至少得明年的这个时候才能拿到货款;至于他最寄予厚望的那一百支火绳枪和盔甲,干脆没人购买——明国在大皇帝的统治下,居民享受着漫长的和平,战争已经是几代人以前的事情了,根本不像印度、东南亚和欧洲的国王、酋长们要么担心遭到自己的邻居侵犯,要么图谋征服自己的邻居。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谁又会把钱花在购买武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