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丝路大亨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历史 | 字数:178.6万

第两百四十四章美名

书名:丝路大亨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2264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6:42

“爵爷呀!”

周可成的叹息打断了众人的笑声,人们赶忙屏住呼吸,向米兰达投以艳羡的目光,无论是东方西方,对于旗开得胜都会给予首功的重赏,而米兰达则赶忙挺起胸脯,准备接受丰厚的赏赐。

“你叫我怎么说你呢?”周可成的声音里满是惋惜:“难道你忘了吗?临别时我不是希望你把曾一本引到外海来的吗?”

“怎么了?”米兰达闻言一愣:“我正是依照您的命令,将海贼引到了外海,才大获全胜的呀!”

“可是你引到外海的只有一小股海贼!”周可成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我只给你几条单桅和双桅纵帆船,就是不希望暴露实力,曾一本躲在内海不出来,最后不得不让三层甲板大船进入内海冒险。你这一仗打赢了是好事,可这样一来要想曾一本来外海就更难了!”

“那我们可以封锁贼人的出海通道,然后——”米兰达话刚说了一半,就停住了,对于兰芳社来说这些船不但是武器,还是维持运转所必须的条件,为了进行这次远征,周可成已经尽可能的抽调了淡水到礼成港、淡水到堺港、淡水到佐渡以及南千岛群岛的船队,这对兰芳社的营收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如果战事拖延下去,兰芳社现有的财政能力是无法维持的。

“长时间封锁是绝对不可能的!”周可成道:“这不光是时间的问题,我们的船太少了,也太大了,这一带有太多我们不熟悉的浅滩礁石,我们没有能力执行封锁计划。明天早上就进入内海!三天内解决战事!”

“请原谅!”米兰达上前一步,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周可成打断了:“不要说了,战争不是戏剧,不可能总是依照剧本进行,我们必须随机应变。我的爵爷,我希望你能够记住我付给你一年两千五百金杜卡特不只是让你做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士,你还需要考虑一些战场之外的事情!”

“是的,大人!”米兰达惭愧的低下了头。

“先生们!”周可成拍了两下手掌:“现在你们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明天我们的舰队即将进入内海,与海贼们做最后的战斗。现在我们必须勤奋的工作,确保明天早上前一切都准备好!”

“是!”众人齐声应和,纷纷离去,很快长须鲸号的艉楼已经空空荡荡,只剩下周可成和吴伯仁两人。周可成向对方投以含有歉意的笑容:“吴公子请见谅,我方才事情太多,怠慢了!”

“无妨!”吴伯仁满不在乎的笑道:“周大掌柜,我这趟还真是没有白来,昔日读《左传》、《史记》里面大战之前调配诸将的章节,我总是叹息不能像左丘明、太史公一般著青史,留名于后世,今日得见,算是了却了平生的遗憾了!”

“哦?这么说来吴公子是打算要将我这次的事情著于史帛了?”周可成笑道。

“不错!”吴伯仁得意洋洋的从袖中取出一份小册子来,递给周可成:“您看,这是我这些日子来的手抄,每日都有,回去后我加以编著之后,便是一篇好文章。”

“嗯!”周可成接过那小册子翻开一看,不由得暗自点头,只见上面用一丝不苟的蝇头小楷记下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周围环境如何,后果如何。文字精炼,往往寥寥数语便将情况描绘得生灵活现,自己这个当事人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将来只要稍加整理润色,便是一本很不错的战记,看来这吴伯仁刚刚弱冠之年就能考中举人绝非仅仅是运气好,光这一手字和文字功夫都是十多年的功夫。周可成将这小册子交还给吴伯仁,肃容道:“周某百年之后得以不朽,皆为吴公子之德。吴公子此书若是成了,雕版印刷之费用包在周某人身上!”

“呵呵,那就多谢周大掌柜了!”吴伯仁他家资殷实,印书的费用他也没放在心上。其实他写这本书一方面是由于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扬名。到了明代中叶,虽然朝廷采用了一切尽可能的办法来加强科举的公正性,但各种考试外的因素还是越来越深的影响了科举。士名就是其中之一,享有盛名的士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中占有很大的优势,考官也希望将这些拥有盛名的考生揽入自己门下。因此许多士人都前往两京、江南等文风鼎盛的地区与其他士人交流,以博取盛名。而若是吴伯仁这本书印刷出来,他除去可以得到文名之外,还可以得一个知兵的名声,毕竟他可是亲眼目睹了周可成平定大寇曾一本,要说有“赞画运筹”之功也不是说不过去。眼下倭寇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有了这个“知兵”的名声,不光是科举可以占便宜,就连将来授官,升迁都是一条好路。

而周可成则想的更多一些,他前世没少和人在军事论坛上打嘴炮,大家吵到最后都会说“拿干货”出来说话,这个“干货”就是原始史料。这样一来就是有写回忆录的一边占便宜了,说白了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在史书里面也只有短短几句话而已,具体的细节是不会有的,只能倚靠当事人自己留下的回忆录,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或多或少都会采信回忆录里面的内容,何况有些年代久远的史书早已散失,后世的史书只能把流传下来的内容照抄一遍。于是就出现了能打的不如能写的,能写的不如有笔杆子替他写的。

比如汉武帝时代最出色的将领无疑是卫青和霍去病,但有太史公这个大文豪粉丝,飞将军李广的名声远远凌驾于这两位之上;曼施坦因的那本《失去的胜利》从头到尾可以“一切都怪小胡子”这七个字来概括,因此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也得了个“曼不群”的雅号。这一点在古代西方将领倒是有渊源,将领身边无不带个书记官,替其整理材料下野后就写战记流传后世,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就带着一票知识分子,留下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后世阿里安就是根据这些材料写下了《亚历山大远征记》;小西庇阿的密友兼书记官就是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他的著作《历史》里面就把第二次和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的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吹上了天;笔杆子好而且有时间的干脆自己操刀,其中的翘楚就是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色诺芬的《万人远征记》、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算得上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