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寒门崛起

作者:朱郎才尽 | 分类:历史 | 字数:2.9万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谋逆之心

书名:寒门崛起 作者:朱郎才尽 字数:2159 更新时间:2024-10-29 23:21:22

倭国成为了大燕国朝堂上的热词,所有官员们都在讨论倭国的情况,仿佛这个之前众人不屑一顾的番邦小国,如今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所在。

倭国国主的遭遇,很是让人心酸,幕府将军的跋扈,让文官集团四处宣扬前辈们的先见之明。

哪怕被外敌揍的满地找牙,也得提防武人乱政,这样的行为一下子在正确性上就有了最好的证明。

看看吧,看看倭国现在是什么鬼样子!

幕府的将军就是乱臣贼子的代表啊,幸亏咱们大燕国防备的早,才保住了皇帝的权柄,才没给那些武夫机会!

至于说,文官上下其手,高高在上的官家说话也不怎么管用这回事,是没人主动提起的。

对于两支使团,满朝官员也在使用何等的礼仪接待上争了又争,反正这种事情不管胜败,都无伤大雅,大家都是为了大燕国的体面和实惠嘛!

至于先前疯狂攀咬攻击赵亨义的山东大族出身的官员,此时则明智的闭上了嘴。

实际上,什么礼仪礼制,没人比这些大族出身的家伙更懂,但是他们就这么冷冷的看着朝中官员相互对喷,仿佛自己才是胜利者。

等到大家争出了一个章程来之后,山东大族出身的官员们才终于开口。

诸位争论该以何等礼制接待倭国来的两支使团,可是你们想没想过,那幕府将军压根就没有资格派遣使团来我大燕国朝贡啊!

这喵的,才叫于礼不合,与礼不符!

而当时在倭国的臣工,可只有琼州侯靖海大将军赵亨义啊!

按照红翎急使送来的消息,这两支使团在出发之前非但获得了赵亨义的首肯,甚至连来时的路上,都是搭乘琼州团练的海船,所有一切蔑视礼法的根源,实际上是在赵亨义身上!

毕竟,倭国乃是番邦小国,他们懂得什么?

还不是那赵亨义仗着咱们大燕国的威望,在倭国作威作福?

赵亨义乃是琼州侯,倭国人不懂得礼法,他还能不懂得?

出现如此不合礼制的情况,那赵亨义必然隐含了深意在其中!

幕府是什么,幕府将军又是什么?

再转过头看看,那赵亨义又是什么?

狗贼赵亨义,分明想做我大燕国的幕府将军啊!

这番胡言乱语一出来,顿时惊呆了朝堂上的一众大臣!

你们山东豪族未免下手也太狠了吧?

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一张口就是一顶天大的帽子扣了下来,哪怕最终朝堂之上没人相信,这赵亨义有不臣之心的印象,终究是留在了众人的心底啊!

尤其是,官家会如何想?

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但凡表面上朝廷内部稳定,皇权都是不容染指的。

尤其是外臣,但凡敢表现出一丝这方面的企图,怕是都会被皇帝猜忌,从而没有好下场。

当然,这玩意也分人,比如内阁那几位老大人,全都在官家少年时期在詹事府讲过学,便是今上见了也得叫一声师傅,这等人对官家说,皇帝尽管在后宫玩乐,朝中事务交给我等就行。

这等话,上纲上线的话,扣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都足够了。

可是官家该如何回答呢?

有劳几位师傅了。

可赵亨义毕竟不是内阁大臣,也没给当今官家讲过学,另外,他是武将。

大燕国忌惮武将的传统,足有二三百年,堪称立朝之初,就已经被朝廷上下认可了。

经过文臣集团这么些年孜孜不倦的推动,已经发展到无可用之将的地步!

张朝阳自刎于永固城头,堪称大燕国武将的绝响!

自张朝阳之后,再无真正意义上的武将!

赵亨义别说对这狗日的朝廷和皇帝毫无忠诚可言,即便有,怕是如今也要被逼死或者逼反了!

可一旦有人提起提防武人乱政,那就是政治正确,哪怕朝中众臣恨不得把盘踞在山东的世家大族尽数屠戮,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捏着鼻子保持立场一致!

还好,此前各大政治派系和山东豪族斗的不可开交,甚至把其他地方大族也拉下了水,终究不愿意让对方这么容易遂了心愿,争斗的结果是,等到倭国的使团到了京师之后,将那倭国国主的使团单独召见,仔细询问这里面的内情,再对赵亨义做出惩处。

是的,被山东豪族这么一闹,不管这倭国两支使团的是非曲直究竟是何等情形,赵亨义都要被惩罚,一个失察之罪,他是跑不了的。

官家的心思没人能猜明白,或许赵亨义经此一事,就会沉沦不起。

也或许,所谓的惩处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敲打。

大胜的武将,通常都会面对如此的待遇,乃是圣上的爱护之意,以免武将功劳太大,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坏了君臣的情分。

可在众人翘首以盼,等着倭国使团早日到京师的当口,后宫里的陈妃娘娘,终于动手了。

以后宫内眷的身份,陈妃直接派人去见鲁国公,言称琼州侯对于令嫒一往情深,本宫有成人之美的念头,不知鲁国公如何?

鲁国公平日里与人为善,人人都说是个面团性子,可却人人又都知道,那幺女襄城县主是鲁国公的心头肉,但凡事关襄城县主,面团性子的老好人也会吹胡子瞪眼!

可特意被派出宫,仅仅是传个话的内侍却瞧见鲁国公听闻这消息之后,丝毫没有惊讶,而是嘴里嘟嘟囔囔,说来的太晚了……

连陈妃都不敢贸然行事,只敢提前派人来探鲁国公口风的亲事,竟然很快就定了下来,甚至鲁国公反倒让内侍催促陈妃娘娘,赶紧把事给办全乎喽!

陈妃何等人物?瞬间就明白了,人家两家早有默契,之所以等到现在,完全是求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陈妃当即都感动了啊!

赵亨义即便不去剿倭,即便不在倭国做下如此多的事,替他做个媒,本宫也是愿意的啊!

反倒是送走了内侍的鲁国公,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十个指头伸出来不停的掐算。

算算日子可不宽裕了啊,赵亨义那小子做事怎么如此拖拉?

再有两个不到,自己就该做外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