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凤舞隋末

作者:隔壁老黄哥 | 分类:历史 | 字数:170.2万

第五百四三章 彼长此消

书名:凤舞隋末 作者:隔壁老黄哥 字数:2204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33

那么,在黎阳仓城之前仅仅一壕之隔的隋军营中,这个冬天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描述,那就只能是惨了!

对于这场并非突如其来的寒流冰灾,你要说李密他们早有准备肯定是胡扯,甚至这个时代的人都没有此类的意思,更逗的是在刚刚下雪的时候,一帮土著们居然还欢呼着什么“瑞雪兆丰年”,便是李密也还在半夜赏了赏雪景,然后吟诗一首。

你还别说,李密这家伙还是有些诗情的,如他在《淮阳感秋》里就写道: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但这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翌日一早,当他从暖帐之中起身出门,看着营中四处白雪皑皑,远处的黎阳仓城还有更北一些的群山(也就是太行山)也被白雪覆盖,感觉整个世界突然在一夜之间就大变了模样,颇有一种什么舞银蛇、什么驰蜡象的感觉,正要高歌什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时,却得了麾下急报,报称昨夜雪大,营中帐幕多有垮塌,士卒光是冻伤不算,冻死也有百十人了,顿时也被震了一惊。

李密的瓦岗军虽然早前属于流寇部队,但在打下长安之后倒也补充了不少的正规的军辎,可以说是初步完成了制式装备的换装,军队的武器、甲胄、被服还有行卧辎重都是隋军的装备,相对来说也算不错了。

此时李密军中,一般军卒使用的帐篷多采用加厚的麻布作为帐幔,而军官的帐篷则多用牛皮制成,另外被服也装备了一些较厚的御寒织物,但仅是这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抗这种古人常识里甚至都不存在的极寒恶劣天气。

虽然李密得知了消息后,立即下令对冻伤军卒进行救治,也让人拿出军辎中的被服给大伙御寒,更让人在营中各处烧起篝火,可到了当天夜里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冻伤。

然而,天气就是这样的天气,而御寒的手段也就只有这些手段,两者彼长此消之下还是摆不平问题!

也就在李密也束手无策的时候,黄娜却是适时命人送来了柴薪和饲草,并且派出一个营的天凤军提出要来教授和帮助隋军搭建抗寒防冻的地窝子,虽然李密在愕然之下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有马上开口拒绝。

说起这个地窝子,搁在后世肯定不算什么高科技,但搁在隋朝人眼里可就新奇了。

得益于从幽幽谷开始,黄小刚就专注于对天凤军的土工作业能力的训练,基本地窝子的搭建技术和战壕的搭建技术是属于师出一脉,所以源流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简单点说,天凤军目前掌握的地窝子搭建技术,又被称为“侵入式简易野战临时工事”,具体的参数是在合适的地面开挖一个长宽各四米左右的池型地窖,以木梁、皮革为顶,加盖稻草为棚,内设火墙和火道与烟囱,可供一个伍的士兵在内生活居住。

当然,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开挖更大规格的地窖以供居住更多的士兵,但太大的话就会有换气还有燃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里就以班用型号来作为例子好了。

首先,地窝子的窖池深度不宜过深,基本上也就入地五尺到六尺左右也就足够了,用夯土法把地面和四边墙壁都夯实之后,可以用木柱子在两边和中间建起支撑的梁柱,然后把能够防水防雨的油布或者皮革帐篷搭成屋顶,然后再用茅草铺在顶上,用粘土来作为填缝剂粘合剂把缝隙都塞好,这第一步的保温措施也就完成了。

至于取暖,并非是直接在地窝子里烧火就成了,因为你只要有空气流通就必然会有冷热气流的交换,所以在地窝子里面烧火塘肯定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壁炉以及火墙,还有就是采用一种被称为“火洞”的特殊方法。

壁炉和火墙这个当然也不用多说了,倒是“火洞”可以多一句嘴,这“火洞”又称德克塔火洞(Dekota Fire Hole),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野外生火方式,在野外生火时既可以做到无烟、高效、快捷,并且也非常节省燃料,把它安排在地窝子里以后,通过预设进气洞和排烟洞后,可以做到室内外空气的外循环,而不会出现冷热交换,只需要保持一个低热度的火堆就能维持室内的温度。

(这个德克塔火洞的具体制作方法还是只得一学,各位看官可自行度娘搜索。)

须得知道天凤军的一个营可是有五百人,而修建一个地窝子也根本用不上一个排的人,所以来帮助隋军修建地窝子的天凤军士兵都是以班为单位(天凤军的伍为六人,班为十二人、排是四十人),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隋军营中修出了大小三十六座地窝子,小地窝子自然是以伍为单位的最小型号,而大地窝子最大也有四丈长、六丈宽,按照隋军规制住进去一个小队(五十人)也是绰绰有余。

而且,随着地窝子里面的篝火升起来后,顿时里面就是温暖如春,可比原本四面都透着风的军制帐篷舒服多了,以至于在天凤军的人离开后,李密手下的兵卒们为了抢着住进这些地窝子,险些打破了头去。

而全程保持着微笑,但实际上根本处于懵逼状态的李密,也在亲自进入一间地窝子体验一下,便毫不客气的占了下来自居,虽然早前他住的也是将领专用的牛皮大帐,并且帐里帐外都烧着火盆,可保暖的程度却远远不如。

李密倒也不是混人,翌日便也去信对黄娜表示了感谢,而黄娜的回信倒也客气,在信中直言道:“你我为战,不过胜负意气之争。若任由士卒冻饿而亡,乃为将者之耻也!”

至此,李密也才相信黄娜又是送来柴薪和饲草,又是派人来帮忙修建地窝子,是出于完全的一片善意。

这然后嘛!

这天气越冷,人心也就越热,乘着天寒地冻打不了仗,李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便与黄娜弄起了书信来往,一开始便拿出了他写檄文的水平给黄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扯起了什么天下大势、英雄得失,谁知道却是被比他还要博古通今的黄娜给贴着脸给怼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