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作者:淡墨青衫 | 分类:历史 | 字数:2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九章 疯狂大参
“这两天有什么新闻?”方少群大刺刺的坐在刘知远的对面,身侧是另一个幕僚,专门负责替刘知远搜罗近来京师发生的新闻和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南熏臣昨天搬出去三百多具尸首。”幕僚道:“算是最少的一次了。”
“天气回暖了么。”方少群道:“京兆尹真是废物,这一冬怕是死了五千人都不止,思之令人愤恨。”
方少群还是有些头巾气,旁边的幕僚不禁有些感觉有趣,甚至是好笑。
京兆尹潘致美是刘知远一力支撑扶持才得以上位,京兆尹的地位相当特殊,算是刘知远拔下来的第一个重镇,其有重要的意义,至于能力如何,操守如何,当然不在考虑之列。
“还有呢?”
“南安侯世子昨晚入京,老相国去睦亲馆见了其人,后来直接就走了,今天一天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南安侯世子去见了大宗正韩国公,韩国公说数日之内,袭爵可以办理,由于世子屡立大功,一些必要的考核直接免除了,算是朝廷酬功的一部份。”
“他和吴国公有没有什么往来?”
“没有。”幕僚突然笑道:“听说他们在睦亲馆门前还吵子一架,真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方少群十分粗鲁的道:“徐子诚那蠢货不知道受了谁的怂恿,跑到京师来想奏请留京,真是不知死的货色,徐子先明显比他聪明多了,赶紧办袭爵考锁厅试,完事就离京,你还在想为什么?还有什么事?”
“蒲寿高进京。”那个幕僚见惯了方少群这种桀骜跋扈的姿态,忍气吞声的道:“其第一时间就去了左相府邸。”
“这人是为了林斗耀和韩炳中来的。”方少群呵呵一笑,说道:“韩钟不会救韩炳中,罗公度,但是会救林斗耀。这事情也只能做到如此地步,我们想在其中攻韩钟一把,几千人的海盗滋事,未曾攻破州县,份量太轻了。”
刘知远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方少群的看法。
和回府之后换了轻松便袍的韩钟不同,哪怕是在自己的书房之内,刘知远还是头戴镶嵌碧玉的软脚幞头,穿着御赐的紫袍,腰间的金鱼袋也是一丝不苟的悬挂着。
对刘知远的这种打扮和作派,方少群私下有些比较刻薄的评价,刘知远知道以后气的摔了好几个杯子,当然,最后还是忍耐下来。
方少群的敏锐和敢言非普通幕僚所能及,在这种关键时刻,刘知远对方少群的依赖也不是普通的幕僚能比。
“破局之法到底在哪里?”刘知远略显焦燥的道,方少群那么轻松写意的大刺刺的坐在自己对面,也令刘知远大为不满,当然,也得将这种情绪强行按捺下去。
“刘公要稍安勿燥。”方少群不以为意的道:“韩钟方寸快乱了,咱们用御史不停攻他,三司使在财赋上不配合他。明年张广恩七十了,他不致仕,我们就攻他恋栈无耻。张广恩一走,枢密院也倒向咱们这边,韩钟再不走,得考虑会不会真的激出京师变乱……到这种地步,其实就是收官了,棋子不能乱,更不能急,以在下看来,韩钟两年到三年内必定会真心请辞,在此之前,右相,枢密,全部会换人,官家当然会换上刘公心仪的人选,但在下要提醒一句,刘公对别的位置可有可无,吏部尚书在一两年内,一定要换上自己人。待到那时候,左相其实已经是孤家寡人,或走或留,无关紧要了。”
刘知远获得天子的欢心,并且与韩钟的争斗,基本的路线图,包括北伐战事的提出引发的大政潮,一次次都是出于方少群的设计。
虽然缓慢,但确实相当有效。
韩钟已经在不断的丢城失地,在天子心中越来越厌烦专门给他唱反调的韩钟。
而刘知远的调门也是越来越高,引起了朝中大量主战派的鼎力支持。
在这种情形下,确实是如方少群所说,下得人心,上得天子的支持,韩钟撑不了太久时间了。
“可是北伐之事又如何?”刘知远道:“枢密院已经向各路征调将士,分别在云州和京师,蓟州,平州一带集结,预计要出动三十万兵,在夏秋时出兵,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刘公真的要北伐?”方少群有些诧异的道:“在下替刘公进言时有言在先,现在军伍士气,将帅,兵力,甲胄,兵器,床弩,粮草,还有敌方情形都未曾熟谙了然,北伐只是拿来与韩钟争斗的大义名头,难道刘公真有意于此?”
“北伐已经势在必行了……”刘知远有些颓然,但眼中还是充满沉毅之色,他缓缓道:“天子连续召见我数次,都是谈及北伐之事,天子之意坚决,韩钟不欲北伐,天子才决意要换他……就算是我,也是要借北伐建不世功业,岂能半途而废?”
方少群张嘴愕然,北伐之议确实是他提出来的,但他真的没有想到,竟然是自己放猛虎出柙?眼前的刘知远,显然是要借北伐大事,统合地方军政力量,真正的掌握住朝局。大战一起,地方需得全力配合中枢,各路的军政财大权都归中枢管制,而主持北伐的大臣,必定能在其间施展权术,将各路的军政大员洗涮一遍,然后在中枢也需要两府的全力配合,各部寺卿的势力,也基本上能掌握在手。
除了权力之外,方少群这时也才感觉到刘知远真正的野心。
是的,刘知远是真的想要北伐。
权力,欲望,使自己更加强大,名垂青史,摆脱韩钟的阴影,取信天子,获得最少二十年的荣华富贵和无上的权力,这都是刘知远要北伐的原因所在。
刘裕当年的北伐极其成功,在北府军的支持下,刘裕一路杀到关中,恢复长安和洛阳,如果不是私心作祟回江南篡位,刘裕完全可以真正占据关中和中原,北伐其实已经成功。
后来的功败垂成,令人感觉扼腕痛惜,刘知远知道,如果他主持的北伐能够成功,虽然他还没有想过如刘裕那样篡夺大魏天下,但最少会使得他站在一个相当高的高度,高到连天子也无可奈何的地步。
青史留名和实际的权力声望,这两样东西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刘知远的野心。
“北伐未必会失败……”刘知远对方少群解释道:“有李国瑞为帅,岳岐,李友德等诸多名将跟随,禁军出动一百五十个军,而不是此前的一百个军,加上厢军一百个军,五十万大军推出关外,一路自山海出关,一路北上……”
刘知远脸上露出狂热之色,他接着道:“北上一路,复饶乐都督府,定襄都督府,居延都督府,松漠都督府。西去一路,为大军主力,击东胡主力,复营州,设辽西府,平辽府,怀远府,带方府,昌利府,沿平州至营州,设卢龙军,平卢军,怀远军,保定军五府四军,再设汝罗,燕郡,怀远,巫间,襄平,渝关六守捉,阳师,三合,泸河等十六寨,沿途设四十驿站,燕之襄平,唐之营州都督府,一旦成功,北上诸都督府便可筑城而守,再可复贺兰,云中,呼延诸大都督府,再北上设瀚海都督府,北庭都督府,若功业至此,盛唐气象,可于我手中再复,此千秋功业也!”
刘知远已经陶醉于自己所畅想的前景之内,一时间难以自拔。
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刘知远要恢复的可就不仅仅是沿着渤海弯一线往辽东攻击的线路上了,北上的定襄,饶乐,居延都督府都是盛唐时所设,就是后世的蒙古喀喇沁牧区和察哈尔人的地盘,此前是突厥,室韦,契丹,奚人的地盘,盛唐时华夏强大到难以想象,后世蒙古人所占的牧场区域大唐在此设都督府,设州军镇守,而且一直北上到瀚海都督府,那里是后世外喀尔喀诸部所在地方,瀚海都督府管理着至瀚海,也就是后世贝加尔湖的地方。
而北庭都护则管理着后世卫拉特蒙古,也就是新疆至外蒙包括俄罗斯境内的大片土地,从荒漠到草原,到戈壁,到水草丰美的天山脚下,俱是北庭都护的管理范围之内。
无数部落匍匐在盛唐时大唐的铁骑之下,争先恐后的向大唐效忠。大唐天子的一道诏令,可驭使数万乃至十几二十万胡人骑兵为大唐作战,哪怕是以强汉著称的两汉,虽然陈汤也能驭使数万胡兵,但在两汉最盛之时,也不曾在草原和北方的高原,戈壁,沙漠地区能驭使那么多的部落,动员那么多的兵马,唐天子也就是天可汗,才是真正的华夏之主,也是诸部落之主!
当然,也有战争和鲜血,阴谋和背叛,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开始无可奈何的走向衰落,经营多年的各大都督府都护府被迫放弃,也是包括旧燕襄平,大唐的营州和诸多的军府和都督府。
刘知远的想法就是毕其功于一役!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动员五六十万人的大军平推出去。
大魏禁军甲胄比东胡精良,一直忙于防守而疲于奔命,按刘知远的想法,数十万大军平推出去,东胡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再加上二十到三十万人的厢军,沿途构筑军寨城池,西面和北方一路防御,东胡就算打不跨,日后想再绕道自北而南的入侵,也就相当困难,几无可能了。
至于北虏,自太祖开国前后击跨其之后,虽未能在北方建筑统治,北虏也一直南下打秋风,但规模俱是不打,二百多年下来,北虏的战斗力在持续下降,现在已经不足为患。
这一次北伐,算是真正的倾国之力的大战,估计前期就得动员六十万人,战事打开之后还得动员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民夫。
如果真的能打成刘知远设想出来的效果,五府四军诸都督府设立,这真的是千秋万世的大功,哪怕千年之后,刘知远仍然是为人传颂一时的华夏英杰,比起卫青,霍去病,李靖等人,功业也不遑多让,甚至犹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