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锦衣血途

作者:飞花逐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204.8万

第802章 京城纷扰

书名:锦衣血途 作者:飞花逐叶 字数:2544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1:19

(各位,有票不投非君子哟!赶紧投过来吧!)

永治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五,京城。

在这冬季,气温已经降得很低的,整个京城都被银装素裹。

皇宫大内虽一早就有人清扫,但却扫不掉大殿屋顶的积雪,往日金光闪闪变成了今日白茫茫一片。

整个皇宫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便是皇帝所在的玉虚宫,此刻屋顶仍是金色一片。

宫人们看了都觉得神奇,便往外传这是皇帝修道有成,已经能炼化积雪了。

但实际上的原因却是,皇帝宫殿内炉火温度足够高,让雪根本积不起来。

修道炼玄,整个玉虚宫大殿烧了各种炉子,有的炼丹有的焚香,这里已彻底变成了宗教场所。

相比于一个月前,朱瑜隽更瘦削了几分,但他眼神却更炯炯有神,这都是最近吃丹药才有的转变。

此刻,朱瑜隽正坐在道榻上,翻阅着朝臣们递上来的奏章。

最近的事让他很心烦,凉州镇守太监汪海勾结胡人,竟想颠覆灵泉府守卫。

幸好灵泉府守将发现及时,捣毁了汪海的阴谋,随后由凉州巡抚将情况上报给了朝廷。

这道奏折进入内阁,随即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灵泉府是西北防务的一块飞地,保住他虽然对大明朝有弊无利,但却是政治正确的事情。

可即便朱瑜隽已提前从锦衣卫处得到了消息,但前后也不过两天时间,让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布置。

以至于现在,整个朝局物议纷纷,朝臣们一致要求严查,如今朱瑜隽面前摆放的奏折,几乎全都是说这件事的。

汪海乃是宫里派出去的人,代表的是皇帝意志,他做出了这种叛国之事,对皇帝的权威来说也是巨大打击。

如今全国清查税务,可都是东厂的太监在镇压局面,汪海此举很可能影响到如今税收的大好形势。

拿起不知道第多少份奏折,朱瑜隽才看了开头后,便忍不住将奏折扔出老远。

只见他大怒道:“严查严查……别的事没见他们上心过,宫里出点他们就跟狼一样扑上来了!”

汪海的事朱瑜隽本想着冷处理,但被朝臣们闹得沸沸扬扬,让他已呈骑虎之势。

“刘谨忠来了没有?”朱瑜隽冷声问道。

俞培忠送了奏折过来,便被皇帝挥退了,如今跪在道榻下的是姜合,就是传旨释放陈啸庭的那位。

姜合叩首余地道:“回禀皇上,刘公公已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

姜合立马出去传话,待在这里的每一刻他都觉得难熬。

没一会儿,刘谨忠便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位凶名赫赫的大太监,老老实实叩拜在皇帝面前。

“奴婢叩问圣安!”

朱瑜隽根本没心思回答自己安不安的问题,只听他道:“朝臣们这两天闹得厉害,对此你怎么看?”

作为皇帝用来弹压清流大臣的工具,刘谨忠思考问题就得基于这个身份,所以他便答道:“奴婢以为……这事儿或许可以压一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慎重,他刘谨忠虽然得皇上信任,但在关键时刻说错了话就可能削弱这份信任,直接等于削弱了自身权力。

“压?你压得住吗?”朱瑜隽反问道。

此刻他已经不想让刘谨忠猜自己的意思,于是他直接答道:“既然是东厂的人出了事,你说该由谁去查合适?”

除了东厂之外,皇帝便只有西厂和锦衣卫能用,交给刑部和三法司他更不放心。

而西厂和锦衣卫之间,也有请疏远近之之分,其中自然是西厂更让皇帝信任。

只不过西厂同样是太监,很难让朝臣们闭嘴,朝臣们更想让三法司去查,然后好进一步打宫里的脸。

面对皇帝问题,刘瑾忠谨慎在心中组织语言,在殿外等候时他就知道皇帝想问什么,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应对之道。

只不过他的应对知道,掺杂了自己的利益在其中。

比如,是否可以借此打压东厂的人,提升西厂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事实上,西厂非常设机构的属性,让刘瑾忠心中总是有紧迫之感,所以他必须要拼了命的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只听刘瑾忠道:“回禀皇上,还是让锦衣卫去查为好,毕竟锦衣卫不是宫里的人,也就不会遭人非议!”

这话可有一石二鸟之效果,首先刘瑾忠把西厂从其中摘了出去,接下来便可从容在里面搞事情。

非但如此,他这话还埋汰了锦衣卫,说他们不是宫里的人,等于变相说这些人不可信任。

皇帝的纠结,在刘瑾忠说出这话后截止,此刻他决定让锦衣卫派人去做此事。

“那好……就让锦衣卫派人去!”朱瑜隽沉声道。

紧接着朱瑜隽又道:“你去给锦衣卫的人传令,也不必大费周章,就派……一个总旗带队去,把人带回来受审!”

“遵旨!”刘谨忠小心答道。

就在刘谨忠要退出大殿之际,却听朱瑜隽问道:“你说派这么点儿人去,路上会不会出意外?”

这话坐实了刘谨忠的猜测,皇帝之所以派这么少的人去接汪海回来,就是想要他在路上意外身亡。

所以这时候,刘谨忠笃定答道:“回皇上,如今天下太平,怎会出什么意外!”

可这时,或许是出于不放心的缘故,朱瑜隽又道:“或许可以提醒锦衣卫的人,要防备路上……出意外!”

这话的意思就看怎么理解,朱瑜隽自己的意思是,干脆让锦衣卫在路上把汪海给做了。

刘谨忠便答道:“奴婢明白!”

刘谨忠办事,朱瑜隽还是放心的,于是他便挥手让刘谨忠退下。

宫里出了事,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笑话,这件事压只会更加抹黑宫里的形象,所以必须要大大方方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安排完了这件事后,朱瑜隽正想让小太监把奏折全都拿走,却见俞培忠从外面走了进来。

“皇上,这是东南送来的奏报,是陈啸庭送来的!”俞培忠向皇帝行礼后说道。

“如今东南战事正起,里面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朱瑜隽问道。

俞培忠大致看了一遍,随即笑道:“托皇上洪福,陈啸庭送来的是好消息!”

这些天朱瑜隽收到的都是坏消息,所以听到俞培忠这话之后,便开口道:“说来听听!”

今天已经看了太多奏折,所以朱瑜隽干脆让俞培忠说。

“陈啸庭在江南,挖出了与倭寇勾结的本地豪商,查抄了大量白银字画古玩珠宝,折合白银约有六十万两!”俞培忠简明答道。

听到六十万两这个词,朱瑜隽一下来了兴致,心情也好转了不少。

只听皇帝正色道:“细细说来!”

随后,俞培忠就将详细情况说了一遍,让朱瑜隽是越听越满意。

最后他赞许道:“陈啸庭这个人,果然没让朕失望,交给他的事情全都办得妥当!”

俞培忠也连连称是,但同时说道:“这都是皇上用人得当,而且还对他鼎力支持,有功也是皇上的功劳!”

“我看往后,还得给他加加担子!”朱瑜隽笑着说道。

再加担子?看样子陈啸庭再进一步,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了。

“陈啸庭的折子你放在这里,等会儿朕亲自来批!”

俞培忠自然遵旨而行,就在他把奏疏放下之际,却听殿外敲起了钟。

这时,只听皇帝沉声道:“该进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