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权臣
作者:红尘贼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85章 学生
刚刚爬上树梢的月亮又大又圆,泼洒下温柔的光芒。
不远处的稻田中刚刚收获过,在月光的照耀下,堆砌起来的稻秸子仿佛一个又一个的小型营垒。
空气中弥漫着焚烧稻草的味道,这种味道让赵苞感到熟悉而又亲切。
以前在泗州老家的时候,每到这样的时节,就会和父亲一起拎着“鞭拍子”通宵达旦的在打谷场上忙碌。
晚稻收获之后,一定要尽快脱离、晾晒、储藏,若是遭逢一场大雨,可就遭殃了。
父亲挥动着“鞭拍子”捶打稻穗的形象在赵苞的脑海中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那有节奏的捶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着。
贫寒的家庭养不起闲人,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就跟随父亲下田耕种,尽可能的分担生活的压力。
这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生活状态,男孩子上了十几岁之后就必须开始沉重的劳作,只有少数少年能够继承父辈的手艺,成为泥瓦匠、铁匠或者别的工匠。
若是能够到县城里去做学徒,则有可能成为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不过那终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
虽然赵苞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走州过县的商人,最终却事与愿违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士兵。
参军入伍不是赵苞的本意,但却是没有法子的事儿。
官府的差人要抽丁,作为家里的长子,赵苞有必要顶替父亲来服役。
“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是最传统的观念,若不是被逼的实在没有法子,谁也不想做丘八。
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当中,说不准哪天就战死沙场身死异乡了,说不得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呢。
好在赵苞的运气还算不错,在军伍当中遇到了本乡本土的老兵,赵苞赶紧和这个老兵攀起了交情,尊其为“族叔”,得到了不少的关照。
但是现在,他却必须“关照”一下这位“族叔”了。
当初“泗州兵变”的时候,“族叔”老桑受伤了,被削下了三根手指头。
虽然不是多么严重的伤势,却会对战斗力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这种人会被转为辅兵,不仅要从事更加艰苦沉重的劳作,各方面的待遇也会急剧降低。
作为在一个锅里使马勺的兄弟们,众人都在竭力帮着族叔老桑隐瞒受伤的事儿。
但是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过去,能隐瞒到月底就算是很不错了。
作为这一群降兵的首领,老独眼儿已经帮他想好了一条不错的出路:“老桑啊,只要坚持到月底,我就有办法给你报一个因战负伤,到时候就好说了。”
族叔老桑的手指头确实是在和辫子兵激战的过程中被削下来的,这是事实,但是他受伤的时机不对。
他受伤的时候,还没有正式投降,应该算是清军而不是明军。
大明朝的王师凭什么给一个清军“因战负伤”的待遇?
若是再打一场的话,就说是在归降之后受的伤,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月光照耀之下,老独眼儿那半张满是伤痕的脸孔显得有些恐怖,但大家却觉得分外亲切,他正在小声的叮嘱着手下的降兵们:“洪承畴已是笼中之鸟瓮中之鳖,扬州那边早就打的不知道谁是谁了,我估摸着洪承畴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想办法往咱们这边跑。”
洪承畴能不能顺利的突围,淮扬大战的最终结果究竟是什么样子,都不是这些人应该关心的问题,他们只关心一件事而,那就是老桑的待遇问题。
“老桑这后半辈子能不能过的安稳,就看咱们爷们儿的嘴巴是不是足够严实了。”老独眼沉声说道:“老桑受伤的事儿,谁也不能说出去,只要再打一场,咱们就咬死了说是新伤,好歹给老桑挣个因战负伤的待遇,我听说毅勇军的待遇,那是相当的不错呀。”
毅勇军对待死伤将士的待遇确实相当的不错,简直堪称“奢侈”。
最大的问题是,老独眼、老桑、桑德子他们这一批人直到现在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毅勇军。
作为以前的清军,投降过来之后算不算是毅勇军呢?
这是一个问题!
上面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这些人到底是不是属于毅勇军,还是说只能算做是反正的清军?
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好在最底层的厮杀汉们从不关心这个大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影响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被动接受。
一轮圆月升上了中天,鼾声渐起,降兵们进入了梦乡。
“寻营,寻营!”
睡眼惺忪的赵苞是被老独眼一脚踹醒的,急急忙忙的披上号褂子跑出来列队,连绑腿都顾不得扎好。
外面已经列出了好几支队伍,全都和赵苞他们一样衣甲不整,有些甚至连武器都没有拿就跑出来了。
赵苞远远的看到一群人举着火把,好像还有几个当官儿的。
当那几个穿着军官服色的人走过来的时候,老独眼儿他们纷纷行礼,赵苞也跟着打了个军礼。
第385章 学生
当官的巡营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常例而已,不过是说几句“战备期间,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之类的套话,或是训斥或是嘉奖几句而已。
但是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那个当官的走到族叔老桑面前,看了看他握枪的那只手,专门问了一句:“负伤了?”
因为太过于匆忙,来不及做过多的遮掩,老桑手上的伤还是被发现了。
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心中暗道:“完了,全他娘完蛋了,老桑要被打发去做辅兵了。”
“回上官的话,皮外伤不要紧。”
“把手伸出来,给我看看。”
“长官,真的不要紧。”老桑不仅没有伸出手来,反而下意识的往后躲了躲。
旁边的那个新附军参将立刻就大吼起来:“大帅让你伸手,这是军令!”
大帅?
这个年轻人是大帅?
能用这个称号的,也就只有张启阳一个人了。
降兵们根本就不认得张启阳,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毅勇军的缔造者,直到现在才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名动天下的勇毅公张大帅。
“张大帅”这三个字,似乎有着某种神秘力量,登时就让包括老桑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心理压力,就好似顶着一座高山,那股无形的气势压的他们根本就不敢抬头看张启阳一眼。
通身的汗水一下子涌出来,族叔老桑就好像是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下意识的伸出了那只受伤的手掌。
“什么时候的伤?”
“大帅。”老桑不敢撒谎,甚至没有生出撒谎的想法:“在泗州反正的那天晚上,与辫子兵厮杀所致。”
“断了三根手指,丙级伤残,报上去没有?”
“没……还没……”
“尽快报上去吧,不要耽搁了。”张启阳的态度和蔼的让人不敢相信:“不论你在哪个营头,只要是为国杀敌,都是有功之人。按照我的规矩,你能得一顷四分的次等田,你若是还想在军中效力呢,可以录功一级,转入内务营寻个差事。”
一顷四分,相当于二十亩,虽不是上等的水浇地而是次等的沙壤田,若是用心耕种差不多也足够一个人的衣食用度了。
在这个时代,田地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绝对比赏赐些银钱更具诱惑力。
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几千年来所有升斗小民的梦想,同时也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待遇,虽然算不上是一步登天,也可以算是“步入小康”了。
这样的条件,还犹豫什么?当然会立刻答应下来。
老桑跪拜于地,已激动的语不成声:“谢大帅,多谢大帅!”
“这本就是你应得的东西,谁都不用谢。”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张启阳又看了看老桑身旁的赵苞,很随和的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大帅的问,我叫赵苞,大家都叫我小苞子,十七了。”
张启阳面带微笑的看着年轻的士兵,神态和语气愈发的随和了:“以前是做什么的?
“以前我就是当兵的。”
“军户?”
“不,大帅误会了,我……我以前是清兵……是鞑子兵……在泗州反正了。”说完这句话后,赵苞赶紧又专门补充了一句:“我杀过一个辫子兵,亲手杀的。”
“迷途知返为国杀敌,好兵。”张启阳笑着问道:“家里是做什么的?”
“种田的,冬闲的时候就烧窑出砖。”
“原来还是个良家子。”张大帅依旧面带微笑:“认字吗?”
“不认字,但俺能算账,俺爹出砖的时候都是俺算的细账。”
“不用这么拘谨。”张启阳很随意的拍了拍赵苞的肩膀。
“家里还有什么人呐?”
“俺爹俺娘俺奶奶,还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
“你是长子?”
“是。”
“那怎么想起出来当兵了?”
若是个有心计的,面对这个问题,一定会说出些冠冕堂皇的豪言壮语,但赵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更不敢在恍若神明般的张大帅面前撒谎:“官府抽丁,俺顶了俺爹的名额。”
“原来是代父从军,是个孝子啊。有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
“以后?”赵苞是个直肠子,怎么想就怎么说了:“等俺的役期满了,就回去种田,跟着俺爹烧窑出砖。”
“就没有想过别的出路?”
“咋没想过?俺想做点小生意,却没有本钱,而且嘴拙人笨,没有人愿意收俺做学徒。”
对于赵苞这样的农家少年而言,除了耕田种地之外,学一门手艺也是条出路,至于说成为商人,则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张启阳笑道:“没人收你做学徒?那是他们不识货!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学生哇?”
做张大帅的学徒?
这是什么意思?
张大帅有什么手艺吗?
还是说他会做生意?
看着少年赵苞迷茫的眼神儿,张启阳笑着说道:“江南有一座新华军校,多是些你这样的少年人,那里边全都是我的学生。你要是愿意去呢,可以报个名。”
从新华军校里边出来的人,全都是张大帅的学生,是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想不说那些学生个顶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光是不可限量的前程就足以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
时下这个世道,要是出人头地,就得寒窗苦读,虽不敢想金榜题名那种事情,中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而言也是顶顶了不起的人物了。
就好像科举是文人最好的出路一样,新华军校隐然已是武人心目当中的“圣地”。
新华军校在整个毅勇军体系当中占据着极端重要的地位,只要是从里边走出来的人,必然会得到重用,前途不可限量。
但新华军校却不是那么好进去的。
只有毅勇军的子弟,或者是父兄辈在毅勇军体系之内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旁人想进去学习也没有那个机会。
赵苞虽然很憨,但却一点都不傻,立刻就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跪倒在张启阳的脚下:“大帅,大帅,俺愿意做您的学生,只要能进军校,大帅让俺做啥俺就做啥。”
“起来,起来。”张启阳的神态依旧十分和蔼:“想做我的学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具体的你可以到军务司那边去问个明白。”
“是,是,小人一定去问。”
张启阳离去之后,不仅赵苞进入到了一种莫名的亢奋状态,连老独眼他们也全都兴奋异常:“大帅对咱们不赖呀。”
“老桑有了好结果,小苞子也有了希望。”
“泗州反正,或许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儿。能遇到这样的长官,是咱们这些个丘八最大的福分!”老独眼儿说道:“明儿个大家都到军务司那边帮着问问,若是赵苞真的能进了吴山军校,不光是涨咱们这些人的脸面,说不得以后还要跟着沾大光呢!”